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医药考试 > 执业药师 > 考试动态 >

RDC/TMD分类及诊断标准(forTMD,RDC)

2023-06-1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本文发表于:中华口腔医学刊物,2023,52(6):374-376

#

DOI:10.3760/cma.j.issn.1002?0098.2023.06.010 #

颞下颌髌骨失调病(,TMD),国际上已有诸多分类方式。1991年,在台湾国立牙科研究院(of,NIDR)捐助下,台湾芝加哥学院F.和Linda博士负责起草了TMD研究用分类及确诊标准(forTMD,RDC/TMD),并于1992年即将发表,被国外外专家普遍接受。该分类包括两部份颞下颌关节紊乱分类,轴Ⅰ为临床确诊,轴Ⅱ为头痛、功能障碍和心理状态评价。这一分类将临床罕见的部份确诊,如腹肌疾患的肌抽搐、肌炎和肌痉挛等排除在TMD此外,这种胸肌疾患的症状、病理模式和临床表现均与TMD有较大不同,现在尚无准确的确诊标准。 #

国外最早于1962年,张震康和曾祥辉在治疗和小结166例TMD的基础上,提出将TMD分成两大类:一类为颞下颌肘部功能性疾患,包括肌功能紊乱、肌抽搐、肌痉挛等若干型;另一类为颞下颌肘部器质性疾患,包括骨肘部炎、风湿性滑膜炎、髁突良性肥厚、髁突骨瘤等若干型;并分别于1973、1977、1997和2005年进行修订。2005年马绪臣和张震康参考R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结合其课题组研究结果、临床经验以及我国TMD临床工作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我国TMD分类及确诊标准。 #

2000年后,国际牙科研究学会(for,IADR)多次召集专题座谈会对RDC/TMD进行修订,非常是2010至2012年其间;最终于2014年公布了基于病症问卷和临床检测的常见TMD分类及确诊标准(forthemostTMD,DC/TMD),即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英文版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以及相应评价工具由笔者和美国专家UJin.Yap共同主持翻译完成,并于2023年在RDC/TMD国际联盟网站(?/)公布,供专家免费下载,其中确诊评价工具包括TMD病症问卷、临床检测表、检查指令、诊断标准以及轴Ⅱ的慢性背痛等级量表、下颌功能受限量表、患者健康问卷9(忧郁情绪)、广泛性恐惧症量表(?7,GAD?7)、患者健康问卷15(躯体化病症)等评价量表。现将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简略介绍如下。

#

一、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 #

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将TMD临床确诊分为两大类。第Ⅰ类为头痛性疾患,包括胸肌痛(局限性肌痛、肌肌腱痛、牵涉型肌肌腱痛)、关节痛和TMD呕吐。第Ⅱ类为髌骨疾患,包括可复性滑膜盘移位、可复性滑膜盘移位伴绞锁(简称髌骨盘绞锁)、不可复性滑膜盘移位伴开口受限、不可复性滑膜盘移位无开口受限、退行性滑膜病和肘部半脱臼。 #

1 #

头痛性疾患:

#

(1)腹肌痛(敏感度0.84,特异度0.95):病程或病状为左侧或右侧颈部、太阳穴、耳内或耳前区域头痛,下颌运动时(如张嘴、说话、咀嚼、咬牙等)肿胀加重。临床检测确认吞咽肌部位肿胀,胸肌触诊或最大开口时吞咽肌部位有熟悉的背痛。胸肌痛还可逐步细分为局限性肌痛、肌肌腱痛和涉及型肌肌腱痛:①局限性肌痛,头痛局限于受压区域;②肌肌腱痛,头痛表现为放散痛,即头痛放散至受压区外,但不是涉及痛(头痛不少于该胸肌边界);③牵涉型肌肌腱痛,头痛表现为涉及痛,即头痛扩充至该腹肌边界外的其他部位。

#

(2)髌骨痛(敏感度0.91,特异度0.96):病程或病状为左侧或右侧颈部、太阳穴、耳内或耳前区域头痛,下颌运动时(如张嘴、说话、咀嚼、咬牙等)肿胀加重。临床检测确认颞下颌肘部区胸痛,肘部区触诊或下颌运动(大张口、前伸、侧方运动)时有熟悉的背痛。 #

(3)TMD疼痛(敏感度0.83,特异度0.86):病程或病状有包括脸部前额部位的疼痛,下颌运动时(如张嘴、说话、咀嚼、咬牙等)肿胀加重。临床检测确认颞肌区疼痛,颞肌触诊或下颌运动(大张口、前伸、侧方运动)可导致颞部熟悉的背痛。

#

2 #

颞下颌肘部疾患: #

(1)可复性滑膜盘移位(敏感度0.33,特异度0.94):病程或病状有髌骨响声,或检测时病人报告有髌骨响声。临床检测显示开闭口运动时均有弹响,或开口或闭口及侧方或前伸运动时有弹响。

#

(2)可复性滑膜盘移位伴绞锁(敏感度0.46,特异度0.97):病程或病状有髌骨响声,现在存在开口时一过性滑膜封住。临床检测开闭口运动时均有弹响,或开口或闭口及侧方或前伸运动时有弹响;若检测时出现髌骨绞锁,则在手法辅助下可以开口。 #

(3)不可复性滑膜盘移位伴开口受限(敏感度0.80,特异度0.97):病程或病状曾有过下颌封住或卡住(包括短暂的封住或卡住),现在有髌骨封住伴开口受限,影响排尿。临床检测被动开口度 #

(4)不可复性滑膜盘移位无开口受限(敏感度0.54,特异度0.79):病程或病状曾有过下颌封住或卡住(包括短暂的封住或卡住),之前有髌骨封住开口受限及影响排尿史。临床检测被动开口度≥40mm(包括牙齿覆HE)。

#

(5)退行性滑膜病(敏感度0.49,特异度0.86):病程或病状有髌骨响声,或检测时病人报告有髌骨响声。临床检测下颌运动(开闭口、前伸或侧方运动)时有磨擦音(破碎音)。 #

(6)髌骨半脱臼(敏感度0.98,特异度1.00):病程或病状曾有大张口后下颌封住或卡住(包括短暂的封住或卡住),没有手法帮助没法闭口。若检测时出现髌骨半脱臼,则需手法辅助复位。

#

二、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的临床适用性

#

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是一种基于病症问卷和临床检测的临床确诊工具,仅借助病程和临床检测(口颌功能)做出初步判定,不依赖影像学检测或其他辅助检测,所以适宜于广大口腔医师,非常是基层或医院的口腔医师。遇见TMD病人时颞下颌关节紊乱分类,可依据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作出相对精确的分类确诊。各项分类确诊的特异度较高,阐明当病人病程和临床检测符合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时,做出的确诊是靠谱的。

#

单凭临床查体,没有影像学资料,其确诊的精确性本来都会遭到非议。DC/TMD部份分类的确诊敏感度较低,如可复性滑膜盘移位的确诊敏感度是0.33,不可复性滑膜盘移位无开口受限的确诊敏感度为0.54,退行性滑膜病的确诊敏感度为0.49,也即有相当一部份病人可被漏诊。诸如,病人临床检测显示仅有开口弹响,按照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不能确诊为可复性盘前移位,需通过MRI检测能够诊断。再例如退行性滑膜病(又称骨肘部病),常通过X线影像确诊,临床依据是否有磨擦音或破碎音确诊,仅能发觉一小部份病患。为此,要精确全面确诊或最终确诊,有时应当结合照像学检测结果。 #

三、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 #

众所周知,有相当一部份TMD病人存在显著的心理问题,非常是吞咽肌酸痛病患。笔者近些年研究显示,TMD病人常常还存在与心理紧密相关的睡眠障碍问题。马绪臣和张震康指出,随着我国颞下颌肘部病学学科的发展以及愈来愈多的不同级别、不同专业的口腔医师都应当面对TMD的事实,早日推出TMD双轴确诊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在确定治愈方案前,应选用TMD双轴确诊方式对病人进行躯体癌症和精神心理情况的全面评估。这对患有慢性背痛、病程迁延的病人更有必要。但R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用病症自评量表90(90,SCL?90)评价病患精神心理情况,而SCL?90量表较复杂,需经过专业轮训,通常口腔医师很难胜任这项工作。实际上,RDC/TMD双轴确诊并未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而DC/TMD最重要的一大亮点,就是推荐了相对简略的几个量表取代SCL?90量表。用病人健康问卷9评价忧郁情绪,GAD?7评价恐惧,病人健康问卷15评价躯体化病症,口腔临床医师经过简略轮训后才能应用。 #

无论是心理评价、还是临床检测项目和确诊标准,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都比RDC/TMD更简略有效,以便临床推广,也更适于广大口腔医师,非常是非TMD专业医师。对于分类,同RDC/TMD一样,DC/TMD也不包括临床不常见的一些癌症,这更易被广大口腔医师接受和学习。其实,简略或许意味着不全面,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仅囊括了最常见的一些TMD问题,这从其法语全称中才能看出。 #

与RDC/TMD分类不同,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将TMD疼痛、关节盘绞锁、关节半脱臼单独列举。笔者觉得,将肘部盘绞锁单独作为一项确诊很有必要。临床研究显示,肘部盘绞锁病人生活品质可遭到显著影响;若出现髌骨盘绞锁,则TMD逐步发展的或许性将提高;一项髌骨盘绞锁的2年随访研究显示,29.6%的病人进展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因而,对于髌骨盘绞锁病人,非常是中学生病人,应给予紧密关注,针对性的治愈是必要的。

#

DC/TMD分类及确诊标准将胸肌痛逐步细分为局限性肌痛、肌肌腱痛和涉及型肌肌腱痛,临床医师能够作出这么精确的判定,这些细分对治愈计划有何影响,还值得讨论。TMD疼痛与颞肌区的局限性肌痛或颞肌区的肌肌腱痛,TMD疼痛与其他类别的疼痛怎样更好地分辨,也还需逐步明晰。

#

志谢上海高校口腔医学校?口腔诊所颞下颌髌骨病口鼻部刺痒治疗中心雷杰教授、刘木清教授,上海中学医学部外粤语教研室范晓斐讲师以及中国的Chai对所有DC/TMD相关文件的翻译工作

#

利益冲突无 #

(参考文献略)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