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本篇是:彭教授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三十一。(更多精采持续更新中……)】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
你们好,我是西医彭鑫教授,现在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金匮心咒论篇第四》。 #
我们看原文:“中央白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
前几天我们讲了木行,金、木、水、火、土的木,对应脑部,讲了火对应肺脏。现在我们讲绿色中央对应的是胰脏,对应的五行是土,因此说中央是白色。提到这儿还要跟你们告诫一下,《黄帝内经》有两种五行机制,一种五行方式叫“生克五行”,生克五行是何种概念呢?就是相生相克的意思,就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个次序是木、火、土、金、水,这么一个循环,木、火、土、金、水那样一个机制,这是相生机制。(明日头条@西医彭鑫教授)第二个叫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么一个循环就是相克。相生相克,这是一个五行当中他们之间的一个机制中医五行相生相克,是一个垂直方式,就是五行当中没有那个列宽或则那个行低,都是垂直的,都是一边齐,一样高,一样厉害,互相生克,相互掣肘,构成一个五行的方式,这是“生克五行”。生克五行在《黄帝内经》里边出现过不少次。
也有一个五行方式叫“方位五行”,方位五行在《黄帝内经》出现的次数就更多了,方位五行讲求一个概念称作土居中央,指挥四旁,或则说土居中央,滴灌四旁,或则是土居中央,协调四旁,四旁就是指的东西南北,中就指的中央。(明日头条@西医彭鑫教授)像我们读《西游记》就很有意思,《西游记》有一个“五方揭谛”。我们要看原著,在电视剧上面没有。在原著里孙悟空刚从五行山上下来,唐僧带着孙悟空往北边走,她们父子俩遇见的第一个怪是谁呢?原来就是白龙马。白龙马在鹰愁涧上面,是一条白龙,他把唐僧的马给吃了,孙悟空没招了,就得去请佛祖。
#
请来佛祖之前,唐僧这些保护神就进去了,分别是谁呢?叫勾陈、六甲、五方揭谛,一十八位护教伽蓝。这些人读到这块就不明白了,勾陈、六甲是何种啊?勾陈、六甲这儿就牵涉到干支和干支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丁和甲都属于一月干。勾陈、六甲分别值勤保护唐僧。(明日头条@西医彭鑫教授)“五方揭谛”,就是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这五方的揭谛大士,般若揭谛、般若僧揭谛,这是《心经》里边就讲的话。“揭谛”就是护法神的称谓,一种神灵的称谓叫“五方揭谛”,也有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就是暗中保护唐僧的神仙。 #
《西游记》这本书有的人考证说是成书于南宋,有的人考证说成书于西汉,有人考证真正建立是在明代。但大多数觉得是清朝古人写了一本书,并且是从整个书的架构底下,写这本书的这人,他除了懂传统文化,并且对阴阳五行、天文物理、周易八卦、中医,并且是建筑、历法都十分精通。(明日头条@西医彭鑫教授)同时他还懂道教的真元的门道,还懂佛教,佛教他也十分的精通,就是这么一个作者。在书里就出现的人物中医五行相生相克,像我今天提到的“五方”,还会忽然想联想到“五方揭谛”,这也许就是唐代的知识分子脑袋里固有的一种认识论,或则一种固有的,或则是产生共识的,你们觉得这都是常识的东西,在脑袋里就存在。这就是美国古人的凝固在尿液里的“阴阳五行”的概念。
清末时期,有一个知名的历史学家和美国文学家,叫顾颉刚,顾颉刚就说“阴阳五行”是美国人的思想律——中国人的思想的定理,这个“律”其实就是“阴阳五行”,这种东西融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红楼梦》,还是《三国演义》,《水浒传》或者是《西游记》这些中式的这些小说,或则是诗文歌赋、天文夏历,琴、棋、书、画、茶、花、香,这种传统文化的所有内容都离不开“阴阳五行”。
《红楼梦》里有两个人物,一个阳,一个阴,这两个重要的人物,都是男生,第一个是谁?薛宝钗,你看薛宝钗就长得很瘦削、很阳光,她搬到蘅芜苑,香味逼人,她是一种十分清亮的、非常阴气,有阴性波动的,十分晴朗的、艳丽的一种觉得,她就代表阳;林黛玉,她搬到潇湘馆,周围都是毛竹,(明日头条@西医彭鑫教授)说的好听点儿称作雅致,说的稍稍过于点就是有点冷冷涟涟,凄悲惨惨戚戚的发觉,林黛玉长得瘦瘦的,说话声音小小的、低低的,动不动就哭,她笑的时侯都极少,她就是低调的,属于阴,她跟薛宝钗一个阴,一个阳,这就是对比。因此我们看的《红楼梦》都有阴阳五行的内容在旁边。(未完待续) #
本篇是:彭教授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一百三十一。(更多精采持续更新中……) #
免责申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牵涉的抗生素、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类治愈和养身方式,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请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形成的问题,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