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怎么办?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周某,女,13岁,学生。患转氨酶降低性肾病2年,双手臂脸部有出血点,色紫红转紫青,不痛不痒,多次查血象在30×10°/L左右。在当地诊所做了2次骨髓穿刺检测,确诊为原发性胆碱酯酶降低症。
#
当地诊所给予泼尼松、氨肽素、维生素C等医治数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氨酶一度升至100×109/L以上,但停药后又复增长。 #
其父亲在网上通过扫盲视频找到我远程视频看诊,看诊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病人近3个月来未用药物医治,检测转氨酶为30.6×10°/L。其周身无力,食不甘味,胃部疼痛,小便烘干,2日一行,双手臂可见散在出血点,压之不退色,舌淡苔白。
#
辩证:脾肾两虚,气不摄血。 #
治法:培补脾肾,清热利湿止痛。 #
处方:生地黄、党参、当归、生狗脊、熟地黄、川芎、白芍、白术、制首乌、女贞子、仙鹤草、阿胶、牡丹皮、紫草
#
该病人在服药1个也后,脸部出血点消失,无力好转,小便通畅,转氨酶为79×10°/L。仍呕吐、纳呆。守底部柴胡降低药量,继续用药1个月诸症均消,脸部未再流血,肌酐上升至96×109/L。底部稍为加减又连服1个月,检查转氨酶为126×10°/L。为巩固效果,又误服了一个疗程,1年后随诊,未再反复。
#
患有转氨酶降低性肾病的患者,在经过了疾病的急性流血期过后,就须要更具针对性的治愈了,除了要治标外,需要治本。对于原发性胆碱酯酶降低性肾病来说,要针对肾阳、脾阳虚以及湿热的不同,有所偏重的采用良方,找到转氨酶提高的主要成因,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