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严重过敏反应,还是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硫酸氨溴索作为喘气系统的黏痰溶化药,适用于伴有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性、慢性喘气道等疾患。因为其抗炎作用强,且毒性小、耐受性好,因此近些年来在临床的使用展现较快的下降趋势,为临床使用的主要止痛药。
#
然而药三分毒,氨溴索也不例外氯化钠注射作用与用途,近些年来关于氨溴索造成的严重湿疹反应也屡见报导。
#
请看来自于丁香园峰会的一则请教帖:
话题讨论
@39***2:我院发生一起氨溴索湿疹,病人因支食道炎在急诊打针,第一组予以青霉素曲松2.0(皮试阳性)+100mL硫酸钠肌注液静滴,第二组氨溴索30mg+100mL5%樱桃糖肌注液静滴,键入50mL时病人出现呕吐,压抑焦躁,头痛,全身疼痛,气短。予以心电监护:窦性早搏,轻微T波改变,检测血糖190/110。 #
处理举措:立刻更换液体、输液器,吸氧,氯霉素10mg静推,非那根25mg注射,5分钟后血糖升高到140/70,病人疼痛缓解,全身颤动,再度予以非那根25mg口服。转往上级诊所。 #
站友请教的问题是:病人出现的反应,是氨溴索严重湿疹反应,还是新的不良反应?
#
以此话题,我们来了解哪些是严重药械不良反应与新的药械不良反应。 #
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方法》(卫生部令第81号): #
严重药械不良反应是指因使用药械造成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新的药械不良反应是指药械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则速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则更严重的,根据新的药械不良反应处理。
#
在了解了以上定义后氯化钠注射作用与用途,再去查阅氨溴索说明书中关于不良反应的记录,就不难理解该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当归于氨溴索的严重湿疹反应。
#
氨溴索静滴:不良反应知多少? #
接下去,我们就氨溴索肌注液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临床应用时的留意事项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时的规避举措进行整理,供临床借鉴。
NO.1
#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
n #
文献报导,氨溴索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瘙痒、寒战、过敏反应、发热、畏寒、高热、过敏样反应等致湿疹样病症较差。
#
有一篇关于825例硫酸氨溴索肌注液致ADR/AE的文章对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剖析,主要以脸部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为主。见右图:
现在,硫酸氨溴索肌注液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模式还在研究中,也不能排除与药液中的不可溶微粒可导致湿疹反应或热原貌反应有关,建议临床平缓滴注,仔细观察病人反应。 #
NO.2
#
不良反应与溶煤
n
说明书中对于氨溴索肌注液的用法药量有如下说明:
可见,氨溴索肌注液可与硫酸钠肌注液、葡萄糖肌注液、复方乙酸钠肌注液等进行配伍。
说明书还有规定,硫酸氨溴索肌注液不能与pH>6.3的其他碱液混和。
美国药典规定乙酸钠肌注液的pH为4.5~7.0,樱桃糖肌注液的pH值为3.2~5.5。有研究显示,当硫酸氨溴索与pH>6.3的0.9%乙酸钠肌注液配伍后,氨水的明净度、不可溶微粒随着pH的提高而改变推进。
然而,氨溴索肌注液在配制时留意选择合适的溶媒,防止因溶媒选择不当出现不良反应。
NO.3
不良反应与合并服药
#
n
文献报导,硫酸氨溴索肌注剂用无菌肌注用水溶化后pH值为5.0,不能与pH>6.3的其他碱液混和,因pH降低或许造成其形成游离碱沉淀。
#
临床上氨溴索肌注液主要合并服药为药物,其中以红霉素链霉素类药物最多。由于抗生素类、头孢类、磺胺类、巴比妥类等的谷氨酸钠基本都为偏酸性,与硫酸氨溴索存在配伍禁忌。
#
有报导显示,硫酸氨溴索与抗生素类、头孢链霉素类直接混和或则在打针中序贯滴注,在更导尿物时两药接触后出现混和时,会出现红色片状混浊、沉淀。若在抗生素序贯使用时,不采取冲管等举措,则存在配伍禁忌的抗生素在打针管中混和后,影响硝酸氨溴索肌注液的稳定,因而在键入病人体内后或许会发生不良反应。 #
NO.4
#
不良反应的规避举措
n
#
1.医务人员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严苛根据说明书规定使用。 #
2.建议服药前具体打听病人服药史、过敏史等状况。
3.服药后增强监护,留意观察使用中病人的病况变化,及时发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确保病人服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
4.在硫酸氨溴索与常见的抗生素类、头孢类药物、中成药剂型等多种抗生素进行联合服药时,要注重抗生素之间的配伍禁忌。防止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连续键入病人体内,以免抗生素在打针管中接触或混和,因而使其发生不良反应。
针对形成抗生素配伍禁忌的内在成因可采取相应的举措,详细如下: #
(1)更换打针时后边用空白打针进行冲洗5~10min或30~50mL;
#
(2)更换打针管道;
#
(3)后边使用无配伍禁忌的其他抗生素等,保障临床服药的合理智与安全性。
5.考虑到药典规定的0.9%乙酸钠肌注液pH上限为7.0,当硫酸氨溴索与0.9%乙酸钠肌注液配伍时,应留意其pH值的状况。为防止此状况发生,建议生产企业在药械说明书中对此应有明晰警示,以保证临床服药安全。 #
排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