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财会考试 > 证券从业资格 > 专业辅导 >

2010年证券从业考试《投资分析》考点解析(8)

2010-10-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逻辑结构图:

#



  #

#

 

#

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与方法

#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

  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 #

  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

#

  4、了解中国股市表现和宏观经济相背离的原因。 #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

  1、总量分析法。

#

  总量分析法是对影响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进行分析,如GDP,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物价水平等。 #

  2、结构分析法。 #

  结构分析法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比如分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分析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关系。 #

  3、宏观分析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参照教材P60相关内容) #

  二、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 #

  重点把握各个变量的含义 #

  (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

  1、GDP与GNP

#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以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与GHP进行区别,判断)

#

  “一国常住居民”是指长期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只要长期在国内居住,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都统计在中国的GDP内,按照“属地原则”统计; #

  (2)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对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按照“国民原则”,无论居住在国内还是国外,只有具有中国国籍,其生产的劳务和产品都记入中国的GNP。

#

  经常采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公式是: #

  国内生产总值=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

  一般采用GDP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速度。 #

  2、工业增加值

#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是工业总产值与中间消耗的差额,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 #

  工业增加值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中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

  3、失业率——常考

#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人口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

  考生要注意,通常所说的充分就业是指对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但不是完全利用,因此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不可能达到失业率为零的状态。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也会存在一部分“正常”的失业,如劳动力结构不适应劳动力需求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一般而言,失业率达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就可以认为达到了充分就业。

#

  ——2007年10月考题,判断题“充分就业就是指失业率为零”的状态 #

  我国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即:

  #

#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要求就业、在登记就业部门登记求职 #

  4、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商品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一般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测算通货膨胀率。

#

  考生需要掌握两个问题:

#

  一是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有: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相对价格,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促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

#

  二是通货膨胀的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