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市场基础知识》考点分析(三)
第一节 债券的特征与类型 #
一、债券的定义、票面要素和特征
(一)债券的定
债券所规定的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包含4个方面的含义: #
第一,发行人是借人资金的经济主体;第二,投资者是出借资金的经济主体;第三,发行人必须在约定的时间付息还本;第四,债券反映了发行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且是这一关系的法律凭证。 #
债券有以下基本性质: #
1.债券属于有价证券。
#
2.债券是一种虚拟资本。债券有面值,代表了一定的财产价值,但它也只是一种虚拟资本,而非真实资本。在债权债务关系建立时所投入的资金已被债务人占用,债券是实际运用的真实资本的证书。债券的流动并不意味着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也同样流动,债券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
3.债券是债权的表现。
(二)债券的票面要素
#
债券作为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一般以有一定格式的票面形式来表现。通常,债券票面上有4个基本要素。 #
1.债券的票面价值。 #
2.债券的到期期限。 #
发行人在确定债券期限时,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
(1)资金使用方向。 #
(2)市场利率变化。 #
(3)债券的变现能力。 #
3.债券的票面利率。 #
债券利率亦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 #
(1)借贷资金市场利率水平。 #
(2)筹资者的资信。 #
(3)债券期限长短。一般来说,期限较长的债券流动性差,风险相对较大,票面利率应该定得高一些;而期限较短的债券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小,票面利率就可以定得低一些。 #
4.债券发行者名称。
此外,债券票面上有时还包含一些其他要素,如分期偿还时间表;包括附有赎回选择权条款的债券。 #
(三)债券的特征 #
1.偿还性。
#
2.流动性。
流动性首先取决于市场为转让所提供的便利程度;其次取决于债券在迅速转变为货币时,是否在以货币计算的价值上蒙受损失。
3.安全性。 #
债券不能收回投资的风险有两种情况:
#
(1)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即债务人不能按时足额按约定的利息支付或者偿还本金。
(2)流通市场风险,即债券在市场上转让时因价格下跌而承受损失。其中较重要的是市场利率水平影响。 #
4.收益性。
#
二、债券的分类
(一)按发行主体分类 #
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债券可以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
(二)按付息方式分类
#
根据债券发行条款中是否规定在约定期限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利息,债券可分为零息债券、附息债券、息票累积债券3类。 #
(三)按债券形态分类 #
债券有不同的形式,根据债券券面形态可以分为实物债券、凭证式债券和记账式债券。 #
三、债券与股票的比较
#
(一)债券与股票的相同点
#
1.债券与股票都属于有价证券。 #
2.债券与股票都是筹措资金的手段。
3.债券与股票收益率相互影响。总体而言,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则债券的平均收益率和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会大体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其差异反映了二者风险程度的差别。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证券市场上一种融资手段收益率的变动,会引起另一种融资手段收益率发生同向变动。
(二)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
1.权利不同。
#
2.目的不同。 #
3.期限不同。
#
4.收益不同。 #
5.风险不同。
#
#
#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