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浒传》招安的悲剧结局及其启示
坛友互助群
扫码加入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 #
文学论文例文
[摘要]《水浒传》是在元末明初的现实背景下,由作者施耐庵在前人的基础上创作下来的,小说描述了一场农户起义由发生、发展、招安、到最后失败的全过程。《水浒传》作为一部惨剧性作品,招安以后水浒传结局,宋江等人的下场相当凄惨,并无法逃脱类似方腊的下场。这一惨剧性的结局,到底是对招安的肯定还是否定,确实令人深思。本文主要围绕“招安”这一重要情节,剖析并阐述《水浒传》中招安的外因和内因以及历史背景,以及接受招安后梁山泊英雄们的惨剧性结局及作品本身给人们带来的启示等。 #
[关键词]水浒招安缘由启示 #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户战争、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在我国唐代短篇小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水浒传》以历史和传说中的元代末年宋江起义故事为基本素材,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与创作水浒传结局,描述了一场农户起义由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小说起于高俅发迹,残害忠良,于是天下英雄纷纷揭竿而起举义于水泊梁山,尔后接受招安、征辽、平方腊。最后,梁山好汉总算被奸佞害死,魂聚蓼儿洼。《水浒传》作为我国一份优秀文化遗产,对后世形成了极为广泛的影响,《宋史》、《皇宋十贼寇要》等等都对其接受招安、征方腊等作了详略不同或互有歧义的描述,小说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剖析的地方。在此,笔者仅就其中的“招安”问题作一些剖析与剖析。 #
《水浒传》中仍然贯串着招安的线索,即所谓“酷吏赃官都杀尽,尽心感念朱集家”[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百回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12(2002.9再版)2002年9月第一版第三次彩印,第十九回“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