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暨厅(市)长谈信用活动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整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份。近些年来,山西省在推动社会信用立法、信用体系建设与大数据融合、信用监管、信用惠民便企、信用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政务诚信建设等方面做了积极探求。近日,中经社与湖南省发展变革委联合举办了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推选暨厅(市)长谈信用活动。为配合本次活动举办,新华财经、新华信用开办“河南厅厅长谈信用”专栏,介绍信用典型案例并及时播发河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厅际联席大会成员单位和各市辖市政府领导采访稿件,充分展示相关部门和省辖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经验。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任宋殿宇: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制度 #
新华信用西安8月10日电(记者李丽静)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制度,是商事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市场监管的主力军,在其中采取了什么举措,取得了什么成效?记者就此专访了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任宋殿宇。
#
问: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制度方面做了什么具体工作?
答:近些年来,省市场监管局积极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市场监管工作水平,竭力推动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按照国务院和市场监管总局布署,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强力推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东)”建设,该系统作为企业中报和信息公示的法定平台,在商事制度变革中有力支撑起信息公示、信息共享、失信约束、联合惩戒、随机抽验等各项制度施行。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累计访问量97.2亿人次,成为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对企业推行社会监督的基础平台。 #
为保障涉企信息归集共享,省市场监管部门提请省政府颁布《河南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监管警示系统信息归集和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河南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编制了《河南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资源共享资源目录》;构建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的涉企信息归集共享联席大会制度,先后与68个市直部门和中央驻豫单位签署合同,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进行归集共享,目前已归集政府部门涉企信息数据3153万条。 #
在涉企信息的支撑下,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施行信用约束,积极建立社会共治格局。截止目前,累计纳入经营异常名录信息121万户,纳入严重违规失信企业名单7.9万户,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兼任监事、监事、高管达5万余人次。失信当事人在行政审批、资质认定、融资授信、招投标以及兼任公司高管等方面遭到限制和禁入。
#
同时,省市场监管部门于2023年9月印发《关于完善严重违规失信企业信用修补机制的通知》,探求信用修补工作。截止目前,全国累计通过信用修补机制移出严重违规失信企业4000余户。非常是在今年疫情防治期间,颁布信用修补专项文件支持企业开工复产,上线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规失信企业名单移出全程网上代办模块,实现信用修补全程网上办。
#
问:中央高度注重“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变革,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双随机、一公开”的牵头单位,是怎样举办这项工作的?
答:省市场监管部门把“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 #
全国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列入“互联网+监管”系统运行,并与四川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使用平台的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领域相关单位达3794个,录入执法检测人员11.8万名。去年以来全国借助市级平台组织双随机抽验4000余次,其中组织联合双随机抽验300余次。
#
在对内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行全流程整合的同时,省市场监管局推动构建了由27部门组成的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大会制度,编制印发联合抽检事项清单。针对检测数目较多、频次较高的33个抽验领域、73个抽验事项,设定联合抽验河南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明晰施行范围和操作方法,统一工作流程,促使“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省市场监管局还积极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信用风险手动判断、分类,结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施行不同抽检比列和频次的差别化监管,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效能。
问: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规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等三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怎样落实? #
答:新修订的《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规失信名单管理办法》扩大了严重违规失信名单纳入范围,重点聚焦乳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领域,加强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新修订的《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规定》和新制订的《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补管理办法》共同推进解决了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年限较长、信用修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完善建立信用修补制度,建立放管结合、宽严相济、进退有序的市场监管部门信用监管新格局。
#
下一步,一是要做好宣传和培训,在对市场监管系统工作人员做好培训的同时,加强宣传力度,让社会非常是广大市场主体了解和把握有关新政定。二是推动制订着力可行的配套操作办法,尤其要在严重违规失信名单纳入时做好现行法规与新修订规章的衔接,确保平稳过渡,并细化信用修复的具体流程。三是升级改建业务系统,根据数据标准和规范,开发建立严重违规失信名单和信用修补管理模块,为变革的顺利施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
其实,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我们要作到既利剑高悬,对市场主体的违规行为产生震慑和惩戒,同时又对符合信用修补条件的市场主体提供高效方便的服务,使其塑造信用,迸发市场活力,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