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这个开学季,我被一位“高人”圈了粉。
此“高人”年方14岁,之所以称其“高人”,一是由于他净高190cm,二是由于本该上高中的年龄,他却凭着实力,一步到位跨进了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北大园。
这真的不是天方夜谭!
#
直接免去高考和中考,本硕博连读(专科3年+硕士2年+博士3年),后有无来者我不晓得,但前无古人是肯定的,哦,直得一提的是,本次与“高人”一同被北大投档的,还有另一位14岁小学生。 #
唉,他人家的女儿总能变着花样震撼到我! #
算了,我们还是先科普一下“丘成桐物理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吧!瞧瞧你家的女儿是否具备减免四考(高考、高考、硕士生考试、博士生考试),直达人生颠峰的条件,万一呢?
#
丘成桐物理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
本着为未来物理及相关领域培养领军人才的目标,经教育部批准,复旦学院推出了“丘成桐物理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并于2023年3月创立复旦学院求真书院,由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家之一丘成桐兼任校长。
敲黑板!重点来了! #
1.获得入选认定且通过预科考察的大陆中学生无需出席中考,由中学参照保送生投档形式单独进行录取投档(高中中学生也可报考,入选后高考也免考了); #
2.每年面向全球招收不超过100名优秀学生,投档至复旦学院物理与应用物理专业; #
3.以丘成桐为指导的一流师资团队,由学术大师直接讲课,采用“‘3+2’+3”本博衔接,前两年数理基础课程学习,第四、五年科研训练(听说“3+2”阶段学习期间不得转到其他专业);博士阶段“3”,两年职业科学家学习训练。 #
4.招收对象为成绩优秀、表现出物理潜质和特长并有志终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全球学生。 #
5.作为“丘成桐物理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首次招生。复旦学院于2023年12月31日公布招生办法。截至于2023年1月19日,通过网上报考的中学生必须通过包括初审、综合测试、专业测试、体质测试、入围认定、确认和预科培养等后续选拔程序。2023年4月至6月间,获得入转认定的中学生到校接受预科培养,预科期间将对非中学结业年级中学生考察其对学院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考察合格方可申领投档手续。 #
丘成桐:我们不用中考,但实际上我们考试的难度要比中考高得多。 #
那位叫程大拙的14岁小学生正是经过了上述层层选拔,脱颖而出以后才被站在了聚光灯下,为大众所亲睐。 #
我们崇敬学神,更希望从他脸上寻到成功的蛛丝马迹,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儿子的学习指明方向。 #
2023年复旦学院最小大专生——程大拙 #
1.人如其名清华大学最小博士生仅18岁,名如其人
#
当听到“程大拙”这个名子时,我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儿子不够优秀,真的要从自己头上找缘由,你看,从取名开始,我们就早已输了。 #
《老子》有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后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
再瞧瞧我们给女儿起的名子,自然也是一个比一个响亮,恨不得把对女儿的所有期望都寄寓在名子上,张扬外显,有的甚至为了展现独到与个性,起的名子一言难尽!
#
例如那位姓王的女孩,真不晓得她的父母是期望她身披荣耀,王者归来,还是妈妈实在太痴迷这款游戏了?
#
他的老师表示,程大拙作为广州惟一被北大学院特招的中学生这一爆燃性消息早就早已确定了,但当事人对此表现得十分泰然和淡定,他谢绝了专访,继续勤于学习和研究。
#
果然是人如其名,名如其人啊!“大拙”,是真正聪明的人,不显现自己。
固然,名子只是代号,但却能一定程度上传递出父亲的三观和智慧。
#
智慧的父母和良好的家训,才是能托举女儿走得更高更远的起跑线!
2.天赋在左,努力在右
#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泪水!” #
后来据传说还有后半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
且不论爱迪生是否说过这后半句话,总之我觉得,能取得这么惊人的成绩,与超群的天赋一定是密不可分的。 #
这么兴趣、天赋和努力这两者对于成功的影响分别是哪些呢?
浅显来讲,天赋就是与生俱来在某个方面比普通人更容易做得好的能力,人们应当会对自己天赋较强的领域表现出最初的兴趣。 #
努力是兴趣的外在表现,天赋是努力的能量来源。 #
努力是每位人都能看见的光亮,天赋是让它发光发热的动力。
大拙从小就十分喜欢物理和数学,9岁就杀进“华杯赛”和“希望杯”深圳赛区八强,并入选特等奖,随后出席全省比赛也是得奖不断。 #
因为热爱,初三时他选择了数学大赛,在学习中发觉须要应用到许多高等物理的知识,于是开始自学高等物理,在以后出席的物理比赛中获得三等奖。
广州市耀华实验中学数学大赛教练王超在专访时表示:他各方面能力都十分强,不光是物理,他的数学大赛成绩在全北京都是数一数二的水平。他思维非常敏捷,学习能力非常强,一张一个小时的数学试题,他2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
#
化学大赛教练黄诗登也说,大拙有比其他同龄小孩更强的定力,外界诱因干扰不了他的学习,他就能独立的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做,也能独立自己学习很长时间。
#
由此可见,天赋与努力是外在与内在的关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二者的结合就是天赋,天赋越高清华大学最小博士生仅18岁,努力就越大。天赋总是与他努力的程度成反比。 #
找寻“高人”的成长足迹,为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
1.冯天芳老师的评价:大拙学的时侯拚命学,玩的时侯也拚命玩。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李大钊的儿子李星华写的《我的父亲》:
每逢见到儿子们学习,我都会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小儿子做哪些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要学就学个塌实,要玩就玩个畅快。”
打小就晓得的道理,能真正做到的却是极少数。这儿不但考验专注力(定力),更须要高度的自律。而程大拙正是最好的弘扬者。 #
2.程大拙自述学习窍门 #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不急不躁; #
持之以恒地学习,强化自我约束力; #
保持青春,拥有梦想”。 #
这是在一次校园讲演时,程大拙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给所有朋友提出的学习建议。
看上去像个标语,但程朋友真深切是这样做的。
#
3.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
程大拙十分热爱运动,运动和学习,一动一静,他就能快速转换。 #
运动对于脑部的好处,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伦敦学院神经科学中心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系院长WendyA.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脑部的可塑性,她的工作集中在了解有氧运动怎样用于改善人类的学习、记忆和更高的认知能力。
她在TED讲演中展示人类脑部的模型,重点讲了两个关键区域:
鼻子前面的“前额叶皮质”——它对决策、专注、注意力,以及人格来说相当重要。 #
第二个关键区域位是“颞叶”,我们的脑部中有两个脑叶,一右一左,小脑的深处是个关键的结构称作“海马回”,它的重要功能是让我们才能针对事实和风波来产生并维持新的常年记忆。
#
WendyA.博士述说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研究成果:在现在你能做的所有事情中,运动最能改变你的脑部。
首先,运动对脑部有立刻的效应。
其次,研究发觉,在常年运动的效应这方面,就是改善注意力功能,而这功能取决于你的额头叶皮质。不但能提升专注和注意力,海马回的容量也会降低。 #
写在最后 #
不是每位小孩都能有大拙这样的天赋异禀,我们中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何必自惭形秽,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比真的不是为了伤害,而是为了得到启发,帮助我们的儿子更优秀,哪怕只是一点点! #
嗯,我认为我能做的,首先就是从明天起,带着女儿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