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国古代各思想家的人性论观点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人性论是诸多教育家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与人性对人发展的作用,是班主任急聘考试中常考考点,也是考生容易混淆点和易错点。在考试中时常以单选、多选和判别等客观题的方式出现。考试过程中,通常考查代表人物及其相关的思想的对应。明天我们一上去学习中国唐代各思想家的人性论观点。
#
一、知识解读 #
关于人性论,国外外诸多思想家都有思索与剖析,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学说。中国主要阐述人性善恶的有孟子、荀子、法家等诸多思想家,提出性三品论的有孔子、董仲舒、王充、颜之推和韩愈等人,以及朱熹、王守仁、王夫之等也提出了关于人性的新观点。
二、练一练 #
1.(单选)下述选项中,符合墨子人性论观点的是()。 #
A.性相仿也,习相远也。
B.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
C.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角逐生而奉迎亡焉。 #
D.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
A选项,孔子关于人性论的教育思想是“性三品说”。“性相仿也法家人性论,习相远也”的意思是人先天具有的质朴本性,相互之间是接近的,而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相互之间差别甚大。这句话符合孔子“性三品说”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选项,孟子关于人性论的教育思想是“性善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意思是仁义礼智并非外界诱因加之于我的,而是我原本就有的。这句话符合孟子“性善论”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
C选项,荀子关于人性论的教育思想是“性恶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角逐生而奉迎亡焉”的意思是人的本性从一生出来就有贪恋私欲之心,因循着这些本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角逐,也就不再秉持宽容了。这句话符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
D选项法家人性论,墨子关于人性论的教育思想是“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意思是一块黑色的丝布,把它放在黑色的染缸中,白丝就弄成了黑色;把它放在黑色的染缸中,就又弄成了黄丝。引申的意思是环境的薰陶、社会风气的感染,会对人的思想、品质形成重要的影响。这句话符合墨子的“人性素丝说”。D选项正确。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D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