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我省2023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青海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执委会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我省2023年重点院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告
#
有关市(州)招聘委、教育总监部委,有关普通高等中学: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行山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落实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同山村振兴有效衔接新政,教育部决定2023年继续面向农村和扶贫地区推行重点大学招生专项计划(以下俗称专项计划)。依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重点大学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告》(教学司〔2023〕4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结合湖北实际,制订了我省专项计划报名条件和方法。现就相关工作安排通告如下。 #
一、报考条件 #
(一)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原特困地区中学生。招生学院为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和各县(区、市)所属重点院校,推行区域为我省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帮扶开发重点县(共68个,名单见附件1),其报名条件为:申请考生具备我省推行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口和当地大学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其妻子或丈夫或法定监护人具备当地户口、符合我省去年普通会考报考条件。 #
(二)大学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偏远、原贫苦、民族等地区县(含省级市)以下大学刻苦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中学生。招生学院为教育部直属大学和其他经教育部同意举行大学专项计划招生的大学(见附件2),推行区域为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偏远地区(共119个县、市、区,名单见附件3),其基本报名条件为:申请考生及其妻子或丈夫或法定监护人户口地须在推行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备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口和当地大学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去年普通会考报考条件。有关大学可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名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降价新政造福农村中学生。
(三)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我省推行区域的农村中学生。招生学院为我省省属重点大学,施行区域一直为我省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革命老区、艰苦偏远地区(同大学专项计划推行区域一致),其报名条件为:申请考生及其妻子或丈夫或法定监护人户口地须在推行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备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口和当地大学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我省去年普通会考报考条件。
(四)因为我省部份施行区域县的小学办学条件极差,并且有的县没有举行大学,另外还存在近些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户口、学籍未作相应调整的实际,致使我省客观存在某些考生跨县到其他推行区域县就读的现象。结合我省实际并经教育部同意,我们制订了以上报名条件,请相关大学予以理解和支持。
(五)根据《通知》规定,从2023年起四川省2023高考分数线,以往被专项计划投档后舍弃入学资格或休学的考生,不再具备专项计划考取资格。有关大学要及时将相关考生信息反馈山东省教育考试院,从而我省推行相关状况清册并做好资格初审。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有关院校要在报名、入学等环节,将该新政明晰告知考生,做好告诫工作。 #
二、资格初审 #
(一)考生资格报送:我省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推行范围县的考生,如拟报名相应类型专项计划,应在户口所在县(市、区)出席会考报考并根据《四川省2023年普通大学招生考试享受投档照料考生及特殊类别招生考生的报送与公示方法》(可在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查询)规定的专项计划报送方法自行报送。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报送的,视为自愿舍弃专项计划考取资格。
报送大学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须登入教育部阳光会考平台()填写并递交大学专项计划报考申请。有关院校公布招生简章后,4月25近日,各地组织考生完成大学专项计划报考申请。
(二)考生资格初审。相关县(市、区)要按照规定的报名条件,充分运用中考报考系统、公安户口系统和中小师生学籍系统,认真核实考生户口、学籍等信息,防止报名资格弄虚造假。对于报名资格存疑的考生,要认真组织资格初审,坚决取消不符合推行区域、学籍、户籍等要求的考生资格。有关初审程序和方法根据省招聘委、教育厅、公安厅《关于做好我省重点大学招收农村和贫苦地区中学生考生资格初审工作的通告》(川招聘委〔2023〕9号)规定执行。
各地要在当地招聘委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逐步建立落实由当地教育、公安等部委和招生考试机构分工负责、共同把关的多部委联合初审工作模式,严苛执行“谁经理、谁初审、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机制,逐步加强考生资格初审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四川省2023高考分数线,所有相关工作人员须逐一签署工作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对初审结果须安排专人进行初审,确保真实精确无误,并要有负责人达成明晰意见,同时加盖本单位私章。各地教育总监部委负责初审考生的结业中学、在当地中学连续学籍期限和是否实际就读以及实际就读期限;大学负责配合教育总监部委对本校申请考生的学籍以及连续学籍期限、是否实际就读以及实际就读期限进行审查;经侦部委负责初审考生的户口地址、户籍地城乡分类属性、考生取得现当地户口的连续期限和考生父母或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口是否在当地及户口地城乡分类属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资格初审工作的组织协调,汇总并上报本地专项计划资格初审合格考生名单。
(三)考生资格初审。我省普通会考志愿补报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分市(州)下发我省大专第一批次投档控制分数线上补报相应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名单,各地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认真初审后于专项计划录取前反馈初审结果;专科提早批、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大学专项计划投档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立刻分市(州)下发当次专项计划投档考生名单,各地应及时严苛按条件对专项计划已投档考生资格进行认真初审,并在大专第一批垂直志愿录取前分批上报复核结果。
(四)时间安排。5月16日16:00前,有关市(州)招生考试机构向省教育考试院申报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初审合格考生名单。
#
大学专项计划考生报考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在教育部阳光会考平台下载湖南考生名单,并向市(州)招生考试机构下发本市(州)申请考生名单。有关县(市、区)按规定条件对申请考生资格进行初审并核准考生相关信息后,将加注初审结果的申请考生名单(合格考生的初审状态为“通过”,不合格考生的初审状态为“不通过”)于5月16近日逐项报达省教育考试院。省教育考试院汇总全国申请考生名单并上传阳光会考平台,5月31近日,有关大学完成申请考生其他条件初审并将初审合格考生名单上传阳光会考平台后,省教育考试院在阳光会考平台下载并进行公示。 #
三、志愿补报和投档方法
#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的志愿设置、志愿补报方法和投档录取方法继续执行《四川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执委会关于做好我省2014年增加普通大学招收贫苦地区农村师生比列工作的通告》(川招聘委〔2014〕23号)有关规定。 #
我省单独设置大学专项计划志愿,并作为入围资格考生符合大学投档要求时进行提早录取的依照。在发布会考成绩后、我省规定的普通中专志愿补报时间内,经教育部阳光会考平台公示的我省大学专项计划入围资格考生登陆我省中考志愿网上补报系统,补报大学专项计划志愿。大学专项计划推行次序志愿的录取方式,分别设置1个第一志愿和1个第二志愿。取得1所大学上榜资格的考生应将相应大学作为一志愿补报;取得多所大学上榜资格的考生应自主选择相应的2所大学分别作为一志愿和二志愿补报。第一志愿投档结束后,若有大学未完成计划,则向大学投放第二志愿补报有该校的未投档入围资格考生档案,供大学审录。考生在补报大学专项计划专业志愿时,须认真查阅拟考取大学招生网站,了解大学专项计划的相关要求及说明。补报大学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均可同时补报各批次普通会考志愿。 #
对大学专项计划中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院校,省教育考试院在大学专项计划学院所在硕士批次投档开始前,根据已公示入围资格考生补报的大学专项计划志愿,按照入围资格考生中考成绩总分、高校给与的降价分值和大学模拟录取线向大学录取,会考成绩总分为包含投档照料加分项目及分值的录取成绩,投档照料加分项目及分值由大学确定是否认可;对大学专项计划中未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小学,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大学招生工作的通告》(教学〔2023〕1号)中:“所有会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适于大学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美术类专业、高水平美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的规定,考生中考成绩不含投档照料加分。大学模拟录取线为大学在我省的最终模拟录取线。大学通过“全国普通大学招生来源计划网上管理系统”调整相应计划后根据招生简章曝光的方法在本批次普通志愿录取前择优投档。大学专项计划合格考生档案在大学高水平美术团招生录取前投放,并在硕士一批前完成投档,投档分数原则上不高于有关大学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投档控制分数线。 #
鼓励大学专项计划直接安排分省计划投档。采取安排分省计划投档的大学,要按照入围资格考生状况在我省编制招生来源计划,并进行标明说明。 #
四、宣传服务
#
各级教育总监部委、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院校和学校要逐步完善宣传服务,积极举办方式多样的招生宣传,大力举办网路咨询活动,深入探讨专项计划报名条件和招生方法,为考生提供新政解析和咨询指导。要指导推行区域内有关学校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班级展板、信息推送等方式,向考生广泛宣传相关新政,努力提升宣传成效,鼓励优秀中学生积极报名。有关大学要统筹做好专项计划投档考生培养工作,针对不老师生特征,积极采取经济支助和学业补习等方法,帮助师生顺利完成学业。 #
五、信息公开 #
有关市(州)、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大学要根据大学招生“阳光安装工程”的要求,严苛执行国家、省级、高校、中学四级信息公开机制,逐步建立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委及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学校要及时将通过专项计划考取资格初审的考生姓名、学籍小学、就读小学、本人及父母或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口地等信息分别在市(州)、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网站和所在学校网站和班委公示。省教育考试院将在门户网站()上对我省通过专项计划考取资格初审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有关大学要及时将通过大学专项计划报考资格初审的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标准和投档结果等信息分别在中学招生网站和教育部阳光会考平台公示。各地两校要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着力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确保公正公平。
六、监督检测
#
有关市(州)、县(市、区)教育总监部委、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大学要逐步建立监督检测机制,主动深入举行监督检测,及时整改发觉的问题。对于专项计划招生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和考生,根据相关规定严厉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于提供虚假个人信息或材料的考生,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专项计划报考和投档资格,同时取消其曾经会考报考、考试和投档资格,并视情节轻重予以暂停出席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
#
附件:1。成都省国家专项计划推行区域
#
2。大学专项计划招生学院名单 #
3。广东省大学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推行区域 #
青海省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执委会广东省教育厅 #
2023年4月18日 #
附件1山东省国家专项计划推行区域(共68个县、市、区) #
宜宾市:叙永县、古蔺县
#
西安市:余庆县、北川藏族自治县 #
宜宾市:利州区、朝天区、剑阁县、旺苍县、青川县、苍溪县 #
宜宾市:沐川县、马边满族自治县
#
南宁市:宜宾县、阆中市、南部县、嘉陵区 #
南宁市:凤山县
宜宾市:安顺区、前锋区
宜宾市:隆昌市、宣汉县
宜宾市:利州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恩阳区
玉树州:鲁甸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市、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
玉树州:雅安市、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南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南县
德宏州:贡山回族自治县、盐源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
附件2大学专项计划招生学院名单
附件3山东省大学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推行区域(共119个县、市、区) #
成都市(2个):成都县、邛崃市 #
呼和浩特市(3个):仁和区、米文安、盐边县 #
成都市(3个):叙永县、古蔺县、合江县
西安市(5个):平武回族自治县、平武县、盐亭县、梓潼县、江油市 #
宜宾市(7个):秦州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利州区 #
宜宾市(2个):蓬溪县、大英县 #
宜宾市(1个):凭祥区 #
龙岩市(4个):沐川县、马边回族自治县、金口河区、峨边瑶族自治县
南宁市(6个):宜宾县、嘉陵区、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阆中市 #
南宁市(10个):凤山县、翠屏区、南溪区、叙州区、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 #
宜宾市(6个):安顺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
#
宜宾市(7个):余庆县、万源市、通川区、达川区、开江县、大竹县、渠县 #
宜宾市(5个):利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 #
宜宾市(8个):雨市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武乡
#
宜宾市(1个):青神县 #
宜宾市(1个):宜宾县
玉树州(13个):鲁甸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市、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
玉树州(18个):雅安市、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南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南县
德宏州(17个):贡山回族自治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美姑县、雷波县、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坝镇、会东县、宁南县、冕宁县、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