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建成一栋楼像组装汽车一样拼装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3个月完工一栋楼,像装配车辆一样拼装——
#
节能环保、施工高效,组装式建筑迎来发展抓手 #
3个月完工一栋楼,条板、楼梯、阳台等“零部件”全部由车间现浇,像装配车辆一样拼装房屋……装配式建筑迅速盛行,正在导致建筑行业的很大变迁。
#
据悉,记者在宁乡县健康驿站看见,一排排3层绿色建筑鳞次栉比,家装一新。项目施工单位铁建四局芜湖健康驿站项目总监朱淋告诉记者,该项目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共有16栋单体建筑,辅以组装式建造方式,除了房子主体结构选用组装式钢结构,废水处理站、化粪池、室外雨废水成品井道等均选用车间加工、现场拼装的安装方式,大大节约了现场施工时间。
#
“差不多半个月完成一层,整个项目3个十天便完工。而通过传统水泥浇注,这么一栋楼起码还要1年工期。”朱淋告诉记者,组装式建筑除了施工效率急剧减少,但是愈发红色环保。该项目实现了组装式钢结构建筑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组装率高达90%。
#
为加强城乡建设蓝色低碳发展,近期,我省印发推行《安徽省建筑节能降碳行动计划》,在全国大力推行改建建筑能效提高行动、既有建筑营运降碳行动、建筑用能结构优化行动三大行动,大力发展红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促使城乡建设蓝色低碳发展。从今年起,城镇改建民用建筑根据蓝色建筑标准建设,小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根据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到2025年,全国星级红色建筑占城镇改建建筑的比列30%以上。 #
黑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省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功耗建筑。组装式建筑是红色建筑实现的重要方法,组装式建筑辅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模式的代表,可有效减少施工效率、降低建筑垃圾排放。 #
自2000年起,我省积极推动组装式建筑发展,历经起步探求、持续推广和全面进军3个阶段,现在已产生较为健全的新政和标准机制,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全国拥有2个国家级组装式建筑示范城市、1个国家级产业新区、11个国家级产业基地;3个县级组装式建筑示范城市、6个县级示范新区、50个县级产业基地,钢结构加工量和产能居于全省第一。截止今年9月,全国组装式建筑累计达到1.75亿平方米,101个项目荣获市级示范。全国组装式建筑新开工面积4325.27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的比列为35.63%。全国组装式建筑占比较今年环比下降83.85%。 #
改建公共建筑和居住新村将更多选用组装式建造——
大力推广组装式建造,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
组装式建筑迅速发展,正成为建筑行业变革的重点方向。
依据《安徽省建筑节能降碳行动计划》,新立项的政府投资或国有资金投资的单体地上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改建公共建筑和10万平方米以上的改建居住新村应选用组装式建造。其他地上2万平方米以上改建公共建筑和10万平方米以上的改建居住新村原则上选用组装式建造。在上海、六安、广德等地举行组装式白色农房区域试点。持续增强组装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举行智能建造试点,缔造组装式建筑产业联盟,培植苏北、沿江、省会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节能科技处负责人表示,现在我省执行的建筑节能标准是节能率65%,《行动计划》规定我省将启动编制75%建筑节能标准,并率先在上海、芜湖、滁州、马鞍山等市城镇改建民用建筑中执行,2025年全面执行。“在此之前,我省并未从项目的规模上划定推行组装式建造的范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晰了我省组装式建造的范围,此举有促使带动我省建造模式创新,增强组装式建筑发展水平,推动建材、节能、环保等相关产业发展。”该负责人说。
铁建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是一家集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产品研制及实验测试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施工范围牵涉公路、市政、地铁、房建等多个领域。近些年来,该公司进军钢结构组装式建筑的产品研制和技术创新,积极推动向建筑产业化、绿色化变革。
#
铁建四局钢结构建筑公司技术学者、高级安装工程师陈国权介绍:“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组装式建筑具备降低施工周期、降低劳动力依赖、减少施工扬尘和噪音污染、减少建筑垃圾和废水排放等特点,有助于促进建筑业变革升级,推动城乡红色发展,正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陈国权觉得,组装式建筑是建造模式的重大改革,契合工业化发展思路,其广泛建设推广有促使推动上下游产业的革新和升级,如虚拟建造技术适于构配件的放样,数控机器人适于构配件的生产加工或冲压,智能造楼机适于现场构配件的安装等。因而要大力推动组装式建筑项目的落地和建设,为有组装式建筑技术根基的施工企业搭建变革平台,提供变革动力,进而推动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
2025年,组装式建筑要占到改建建筑面积的30%—— #
建立新政支持机制,造就组装式建筑产业集群 #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新增国家组装式建筑产业基地12家,全国组装式建筑占改建建筑面积比列达16.99%。“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大力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构建面向长三角的组装式建筑产业集群。预计到2025年,组装式建筑占到改建建筑面积的30%,基本形设立足山东、面向长三角的组装式建筑产业基地。 #
“近年来上海组装式建筑发展突飞猛进,累计完工组装式建筑2600多万平方米,亩均下降率近50%,相较于传统建造方法降低碳排放达23万吨。”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建筑产业化办公室负责人吴亚俊表示,现在上海市从事组装式建筑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审图以及部品部件等企业单位近200家,早已产生产业链齐备、产业规模迅速下降的态势。
#
截止现在,上海市共获准8个国家级组装式建筑示范基地、26个县级组装式建筑示范基地,完工国家级组装式建筑产业新区1个,构建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亩均可生产1500万平方米组装式水泥建筑和1000万平方米组装式钢结构。 #
依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广州市将产生推进组装式建筑发展的新政环境和市场体系。到2025年,培植一批具备较强研制能力、较大规模和综合优势强的组装式建筑一体化龙头企业,形设立足山东、面向长三角的组装式建筑产业集群,全市组装式建筑规模争取达到每年2000万平方米,组装式建筑占改建建筑面积的比列30%以上,实现全产业链年产量达2000万元。 #
为推动白色建筑、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我省逐步建立新政支持机制,加强建筑节能降碳产业培植,大力引入行业龙头企业,补足、壮大、拓展建筑节能降碳全产业链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推行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安装工程,支持设备制造、建筑材料等上下游企业推进产业协同。加强红色低碳建设项目的投融资支持,指导金融机构开发相关金融产品,促进黑色个贷数量持续下降,支持相关企业登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组装式建筑等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建设5~10个组装式建筑专项轮训基地等。(记者范克龙)
#
组装式建筑站上“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