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筑师建筑结构辅导:强度(二)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3)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
(a)腹板计算高度h0对轧制型钢梁:计算高度是指腹板与上、下两翼缘相接处两内弧起点间的距离(见图6-34),h0=h一2(t+r);对焊接板梁:计算高度即为腹板高度,即h0=hw。对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板梁:h0是上、下翼缘与腹板连接的最近两螺栓线间的距离。
(b)局部承压强度
当梁的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并指向腹板的集中荷载,且该荷载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邻近荷载作用处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将受到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为了避免该处腹板产生局部屈服,规范中要求按式(6-32)验算该处的承压强度:
式中(参阅图6-35)F一一集中荷载,对动力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
ψ―用于重级工作制吊车梁时的集中荷载增大系数,取ψ=1.35;对其他梁,ψ=1.0;
l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的假定分布长度,按式(6-33)计算:
式中a―集中荷载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对吊车梁的轮压,可取a=50mm;
hy―梁顶面至所计算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距离;
hR―轨道的高度,当无轨道时,hR=0。
当验算支座处腹板计算高度下边缘处的局部承压强度时,应取F=R和ψ=1.0。集中反力R的假定分布长度应根据支座的具体位置确定,如图6-34所示的支座布置,可取lz=a+2.5h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