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建筑考试 > 注册建筑师 > 考试辅导 >

一级建筑师建筑结构辅导:强度(二)

2010-11-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3)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
  (a)腹板计算高度h0对轧制型钢梁:计算高度是指腹板与上、下两翼缘相接处两内弧起点间的距离(见图6-34),h0=h一2(t+r);对焊接板梁:计算高度即为腹板高度,即h0=hw。对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板梁:h0是上、下翼缘与腹板连接的最近两螺栓线间的距离。

 (b)局部承压强度
 当梁的翼缘受有沿腹板平面作用并指向腹板的集中荷载,且该荷载处又未设置支承加劲肋时,邻近荷载作用处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将受到较大的局部承压应力。为了避免该处腹板产生局部屈服,规范中要求按式(6-32)验算该处的承压强度:

 式中(参阅图6-35)F一一集中荷载,对动力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
 ψ―用于重级工作制吊车梁时的集中荷载增大系数,取ψ=1.35;对其他梁,ψ=1.0;
 l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的假定分布长度,按式(6-33)计算:
 式中a―集中荷载沿梁跨度方向的支承长度,对吊车梁的轮压,可取a=50mm;
 hy―梁顶面至所计算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的距离;
 hR―轨道的高度,当无轨道时,hR=0。
 当验算支座处腹板计算高度下边缘处的局部承压强度时,应取F=R和ψ=1.0。集中反力R的假定分布长度应根据支座的具体位置确定,如图6-34所示的支座布置,可取lz=a+2.5hy。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