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及累计折旧(16页珍藏版)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doc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doc1)(16页典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固定资产及累计摊销一、会计记录概况B公司系生产型企业,2005年固定资产期初余额18,563,304.32元、累计摊销期初余额5,768,184.82元,本期固定资产贷方发生额1,383,349.00元、累计摊销本期提取降低1,214,925.03元,固定资产本期借方发生额6,383,955.16元、累计摊销本期降低2,582,414.35元,固定资产期终余额13,562,698.16元、累计摊销期终余额4,400,695.50元,详细数据见“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二、审计目标(一)固定资产审计目标1、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存在;2、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3、确定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4、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是否恰当;5、确定固定资产的余额是否正确;6、确定固定资产的披露是否恰当。(二)累计摊销审计目标1、确定累计摊销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2、确定摊销新政是否恰当;3、确定累计摊销的年终余额是否正确;4、确定累计摊销的披露是否恰当。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摊销增减变动分类汇总表,初审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和明细账总计数核实是否相符”程序1、向顾客索要或按照明细账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摊销未审数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3);2、根据各帐户余额,按房子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办公设备等进行分类汇总,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摊销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2),初审加计正确并总共与账簿核实相符,并标明相应的审计标志。
提示:如未审数总计总额与账簿不符,应查明缘由并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进行咨询,并作相应的处理。“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录入。(二)执行“了解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稽核状况,必要时推行符合性检测”程序搜集顾客有关固定资产的请购、核算、批准、报废处置等增减及日常管理方面的稽核书面机制以及固定资产摊销新政,并适当地推行符合性检测。1、形成搜集书面机制及财会机制的记录(底稿见索引C1-2-1);2、就所搜集的稽核机制及财会新政规定,推行符合性检测,产生检测记录(底稿见索引C1-2-2)。(三)执行“实地抽验重要的、新增的固定资产,确定其是否实际存在”程序1、从顾客设备管理部委取得固定资产清册,与财务部委的固定资产明细清单核实相符;提示:清册上通常包括固定资产编号,固定资产名称、数量、规格,取得的日期,取得方法,进账价值,储存地点,责任保管人等。2、会同顾客财务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对照清册上固定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和储存地点对实物进行揭秘核实(从账到实物,确认真实性),并将所揭秘到的实物与清册进行核实(从实物到账,确认完整性),做好揭秘核实记录,获取揭秘清单(底稿见索引C1-3-2);3、汇总揭秘记录,统计揭秘结果,产生揭秘总结(底稿见索引C1-3-1);4、对揭秘中存在的盘盈、盘亏状况,查明缘由,产生追捕记录(底稿见索引C1-3-3C1-3-4)。
经揭秘,发觉问题:(1)厂区内标准楼房盘盈1幢经逐步追捕,该幢工厂是2005年6月开工交付使用的,因安装工程预算审价报告书在2006年1月15日才送达(底稿见索引C1-3-4C1-3-X)而列在“在建安装工程”项目。经与“在建安装工程”项目审计人员查证后,给予计提为“固定资产”处理(底稿见索引C1-3-3)。(2)工厂里盘盈1条生产线经查,系帐面在2005年2月早已转让,揭秘日仍在生产使用,并未转还给购卖方。于下边“减少固定资产的查验”程序进行搜捕(底稿见索引C1-6-1)。(3)盘亏缝纫机、进口缝纫机、下料机、内线机、变速抛机各1台经查证,B公司设备供应部觉得“该设备已然不能生产合格产品,拟报废”,总主管于2005年12月25日摘记“同意报废”,财务于2005年12月28日收到上述设备处置款8亿元,因为设备供应部的上述设备报废申请没及时还给财务,造成财务未进行正确的帐目处理。审计人员给予作报废调整处理(底稿见索引C1-3-4)。(4)盘亏老库房揭秘时了解到,艺人路老库房早已在2005年12月被撤除,B公司财务未及时作账目处理。审计人员给予调整至“固定资产清除”(底稿见索引C1-3-4)。提示:1、若顾客稽核状况较差,且非初次审计,可对重要的及本期新增的固定资产进行实地抽验;2、若存在人数诸多的造型相似、用途相同的固定资产,应当全面逐一揭秘,以防遗漏;3、若同一地点只有一幢房子的,可估计或丈量结构如现浇或钢混等以及面积是否与清册相符;若同一地点上有数幢房子的,则需按实地勘查轨迹,描绘简易平面布置图,在图上标注用途如原料库房、生产工厂等、结构和面积,与清册核实是否相符;3、若有:账在总部核算而实物却储存在外省分支机构的或则是由外单位代为保管的固定资产,需视重要性水平,进行实地勘查或致函询证;4、盘点总结内容如揭秘时间、地点,揭秘人、监盘人,揭秘量(总额)占曾经新增固定资产总总额的比率,正确率为多少等应填写完整,并留意揭秘人员、监盘人员(即审计人员)要签名。 #
(四)执行“查验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确定固定资产是否归顾客所有”程序1、获取并查验有关所有权证明文件,与明细账核实,产生查验底稿(底稿见索引C1-4-1C1-4-2);提示:1、获取公司相关权证原件,应打印并写明“已与原件核实一致”,并请公司加盖私章,同时编制相应的底稿索引;如请公司人员打印,还需施行核实原件程序。2、所有权证明文件通常包括:(1)房子:房子产权证发证单位为各地房地产交易管理部委;(2)农地:农地使用权证发证单位为国土资源管理部委;(3)货运设备:机动车登记证和汽车行驶证,发证单位为各地经侦局警察分局货车管理处;3、若有必要如:顾客存在资金周转困难、财务情况恶化等状况,可由顾客随同抵达当地房地产交易管理部委、国土资源管理部委、公安局警察分局汽车管理处,查询顾客有关资产所有权属状况,并与顾客提供的产证核实是否相符。2、检查权证上权力人名称是否与被审计单位名称一致;经查,发觉问题:(1)世纪大厦3楼A座房产未看到所有权证与下边的“新增固定资产抽检状况”一起追捕(底稿见索引C1-5)。(2)汽车(2000)的司机不是B公司逐步追捕、取证公司的书面解释说明以及何黎明关于该汽车的权属申明(底稿见索引C1-4-3-1C1-4-3-2)。
提示:如不一致,呈请顾客书面解释说明,但是取证权证上权力人的书面申明;此仅限于总额较小、实质是顾客出资订购的资产。但如该类资产总额较大,或是由投资者投入的、产权关系未进行变更的资产,应要求顾客变更权属关系。3、检查产权证上所记录的资产相关明细信息与帐面记录是否相符;提示:如有差别,查明缘由:对有产证但帐面无记录即有证无账的,需查明权证取得的缘由,判定未进帐的理由是否合理;帐面有记录但无产证即有账无证,则应查明无法取得产证的成因,剖析对公司经营或许导致的影响,并在底稿中进行具体说明。4、关注有无抵押、质押、担保、查封、冻结等权力受限制事项。经查,所取得的房产证无“他项权力事项”的记录(底稿见索引C1-4-1)。但“短期借贷”项目的审计人员告知,借贷协议订有房产抵押的条款(底稿见“短期借贷”索引F1)。发觉问题:房产证的“他项权力”记录不完整;审计人员要求抵达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查询B公司的房产所有权属情况;查询结果:确实有以“浏河口路民房”作抵押向林业中行借钱的记录,系由渔业中行向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代办的登记手续,B公司的房产证信息未及时更新。提示:1、应结合借贷卡信息及中行询证了解有无抵、质押事项并由公司出示申明2023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说明有无抵、质押、查封、冻结等权力受限制事项,并向公司的律师发诫勉证。 #
2、需关注是否存在房产已抵押但“他项权力记录”未登记入产权证中,抵押权力人已获“他项权力证”而公司未予告知审计人员的状况。(五)执行“检查本期降低的固定资产”程序检测本期降低的固定资产,账簿手续是否齐全,产生抽检记录(底稿见索引C1-5)。1、通过搜集财会新政,获取顾客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与分类(底稿见索引C1-2-1);提示:获取本期新增固定资产明细表,检测固定资产残值是否符合确认标准,如有不符,呈请顾客调整或做审计调整。2、抽查新购进的固定资产,检测购货协议,收据,寿险单,运单等文件,检测文件中单位名称是否与顾客单位一致,其进帐时间、价值是否正确,授权批准手续是否齐全,财会处理是否正确;提示:样本视详细状况决定。结合权证的查验,发觉问题:本期新增抵债的世纪大厦不具有所有权(底稿见索引C1-4-1);逐步追捕、取证抵债合同等资料,并结合现场勘查确实租赁给其他单位的状况后,审计人员觉得实质是3年出租权而非所有权,与准则的规定不符。应调整至“长期待摊成本”项目(底稿见索引C1-5)。提示:新购进的固定资产,需关注进帐价值是否符合准则和体制的规定,如是否已包含相关的增值税、进口海关关税,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所采购的国产设备经批准收取的增值税是否已冲减采购的国产设残值等。 #
3、检查在建安装工程转到的固定资产的完工预算报告、移交初验报告,与在建安装工程相关记录核实相符;B公司未审数中,并无在建安装工程转到的固定资产。审计人员在实地揭秘时,发觉:厂区内标准楼房盘盈1幢(底稿见索引C1-3-3);经检测安装工程审价报告书,并与在建安装工程、产品销量统计记录等核实后,审计人员觉得该楼房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应作暂估进帐调整(底稿见索引C1-3-3)。提示:1、可以结合对固定资产、在建安装工程的实地揭秘以及生产的实际状况,判定有无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未及时进帐的固定资产。2、如有上述状况,可考虑以帐面记载的实际发生数为基数,结合安装工程预算审价报告、累计工作量监理报告、或者是按建造协议或购货协议约定未能支付的对价等暂估进帐,并与在建安装工程相关记录核实相符。4、检查投资投入固定资产进帐价值是否与投资协议规定作价一致,需经评估确认的,应检测是否已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委的确认,固定资产交接手续是否齐备;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提示:如有,需取得相关的投资协议和评估报告及其确认书,检测帐面记录是否与协议约定的资产名称、数量以及投资各方确认的售价或经评估确认的售价一致,是否有交接手续,权属关系是否转移给顾客。
#
5、查明更新改建而降低的固定资产残值是否确实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效用或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的残值是否真实,再次确定的剩余摊销期限是否恰当;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更新改建而降低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提示:对固定资产后续开支,重点检测是否符合准则规定的确认原则;可通过向顾客有关人员了解或查阅生产统计资料,确认通过此项后续开支后的固定资产的功耗是否确实减少了,如延长了此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其生产的产品品质或单位产值、降低了其生产的产品费用等。6、通过外债重组、非本币性交易降低的固定资产,查验有关合同、产权过户手续是否完备,进账价值是否正确,并产生专门底稿;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外债重组、非本币性交易而降低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提示:如有,需复查相关协议、固定资产交接手续是否齐备、产权过户手续是否完备,并检测进帐价值是否符合相关准则的规定。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财会处理是否正确,进账价值是否正确。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提示:如有,需重点检测相关融资出租协议,并检测进帐价值是否符合相关准则的规定。(六)执行“检查本期提高固定资产是否经授权批准,是否正确及时进行帐目处理”程序1、检查本期降低的固定资产,确认是否经授权批准,帐目处理是否正确及时进行,产生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1-6-1C1-6-2);经逐个检测,并结合现场勘查状况,发觉:(1)本期1月末报废的不需用设备已超额结转摊销考虑数额较小,不影响重要性水平,不予调整。 #
(2)本期2月末已做出售处理的不需用生产线,揭秘日仍在生产使用,并未转还给购卖方(揭秘记录见索引C1-3-2)审计人员担心交易虚假,逐步取证资产竞购合同、查见公司已收到对方的本票解款。再通过了解其他审计人员对大额中行存款和关联方来往的查验,确认系转让行为实质未实现的关联方交易。应遵守“实质重于方式”原则,给予调整恢复原帐面记录。2、将本期固定资产的提高总额与“固定资产清除”和“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科目的发生额进行核实,确认是否相符;核实思路:(1)按本期降低的项目(固定资产名称)分别列示其残值、累计摊销、净值和清除收入如下:项目残值累计摊销净值清除收入设备131,686.86130,896.72790.148,600.00流水线5,456,824.001,868,548.943,588,275.065,456,824.00设备550,000.00342,188.00207,812.00125,000.00车辆245,444.30240,780.694,663.61300.00未审数总计6,383,955.162,582,414.353,801,540.815,590,724.00审计调整(C1-6-1)-5,456,824.00-1,868,548.94-3,588,275.06-5,456,824.00审计调整(C1-3-4)196,342.0095,752.77100,589.2380,000.00审计调整(C1-3-4)2,000,000.00562,083.331,437,916.670.00审定数总计3,123,473.161,371,701.511,751,771.65213,900.00(2)将上述固定资产的净值与转到“固定资产清除”数额核实提示:如有差别,需检测提高转出固定资产的相关协议、协议、交接清单等文件,检测是否经授权批准;查明缘由,再作适当处理,产生查验记录。 #
3、检查是否存在未作账目处理的固定资产提高业务。经实地揭秘,发觉:实物早已报废或被撤除,未作账目处理(底稿见索引C1-3-4);追捕后,确认应予提高固定资产。提示:可以向顾客的固定资产管理部委打听;初审本期是否有新提高的相同用途的固定资产替换了原有的固定资产,查明原有固定资产的去向;剖析营业外收支等课目中,查明有无处置固定资产所带给的收支;若本期某些产品因故停产,可追捕其专用生产设备的最终去向等的处理状况。(七)执行“复核固定资产寿险范围、数额是否足够”程序经查验,B公司未发生固定资产的寿险成本开支,本程序不适用。提示:结合待摊成本、管理成本的核实,检测固定资产寿险的范围,并判定是否主要的固定资产均已出席了寿险。(八)执行“获取租入(含融资租入)、租出固定资产相关的证明文件,并检测其计价和帐目处理是否正确”程序经查验,B公司无租入(含融资租入)、租出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提示:如有,需取证相应的租入、租出协议,并初审租入资产的资本化成本、租出资产取得收入的进帐价值和财会处理是否配比、正确。(九)执行“结合中行借贷的检测,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抵押、担保状况,如有应取证并呈请作必要披露”程序结合所有权的查验,检测在产权证的“他项权力登记”栏内有无抵押状况,与长(短)期借贷协议、贷款卡信息核实是否相符,并统计出分大类的已抵押固定资产的残值、净值,产生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1-4-1)。
#
提示:可查询或借助律师的工作,并关注抵押物的帐面价值与取得抵押借贷总额的配比性。(十)执行“检查有无关联方之间固定资产购、售活动,是否经授权,售价是否公允”程序通过对固定资产提高的核实,存在关联方销售行为。发觉:虽经授权,但资产实际并未转移(底稿见索引C1-6-1);经追捕、取证、核实后,给予审计调整。提示:可以通过对固定资产提高、减少的核实,确定是否存在向关联方订购、出售固定资产行为;如有,检测是否经授权、价格是否公允、交易是否真实,产生查验记录。(十一)执行“检查资本性开支与利润性开支的界定是否恰当”程序经查验,B公司不适用本程序。提示:可结合实际,判定如整修理成本、改良总额、软件维护费等开支的性质。(十二)执行“检查固定资产添置时是否存在与资本性开支有关的财务承诺”程序经查验,B公司的固定资产未见这种状况,本程序不适用。提示:检测添置协议的约定及其履行状况。(十三)执行“查明所结转的残值总额是否已足额记入当期产品费用或成本”程序按审定的各类型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总额(底稿见索引C1-1),估算初审本期摊销总额是否正确;并将本期结转的摊销总额与在费用成本(包括制造成本、经营成本、管理成本)中列支的摊销总额进行核实,确认相符,产生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2-2)。 #
提示:1、若有差别,应查明缘由。2、特别留意包含农地使用权的固定资产,其摊销方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提的摊销是否正确。3、已提足摊销的固定资产,应在匡算中给予剔除。4、计算初审本期摊销总额是否正确的方式如:(1)分类综合摊销率法,即按照公司固定资产的分类,估算分类综合摊销率(本期摊销摊销与平均固定资产之比),并与下期相比,确认是否存在重大差别;若有重大差别,应逐步查证导致差距的成因;(2)分类匡算法,即按照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根据期初固定资产、本期新增固定资产、本期提高固定资产估算相应的摊销总额,估算本期应摊销的摊销总额。但若果在同一类型中,摊销期限又有不同时,只好采取逐级估算;(3)选用逐个估算的方式,初审本年度摊销的摊销是否正确;差额数按重要性原则判定是否审计调整;通常而言,技巧(1)、(2)适用于长期顾客及核算较为规范的顾客,技巧(3)适用于首次接受委托顾客或核算较多的顾客。(十四)执行“对早已交付使用但未能申领完工对账等手续的固定资产,检测其是否按规定摊销摊销”程序按照审定的对早已交付使用但未能申领完工对账等手续的固定资产(底稿见索引C1-3-3),了解实际开始使用日期及其恐怕的摊销期限,初审估算提取的摊销是否正确,产生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2-2)(十五)执行“对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是否已按规定摊销摊销,溯源调整根据是否充分,估算是否正确”程序经对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底稿见索引C1-1-3)的摊销进行初审估算,发觉:本期提取的摊销不正确经按大类初审,主要为本期降低的固定资产少计。
因为某些固定资产本期均已处置,考虑不影响重要性水平,不予调整(底稿见索引C2-2)。(十六)执行“注意固定资产处置时,有关摊销的财会处理是否符合规定”程序结合对提高固定资产残值的查验(底稿见索引C1-6-1),初审估算相应的摊销(底稿见索引C2-2),并与“固定资产清除”等项目的发生额核实是否相符,产生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1-1)。(十七)执行“检查摊销成本的分配是否合理正确,与相应的费用成本课目中摊销费核实是否一致”程序按照审定固定资产的实际用途,判定本期摊销的摊销在费用成本之间的分配是否合理,核实各列支总额是否一致,产生查验记录(底稿见索引C2-2)。提示:若有差别,应查明缘由,并视重要性水平判定是否审计调整。(十八)执行“对于因资产评估调整摊销的,取得评估报告和相应确认文件,检测其财会处理是否正确”程序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经资产评估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提示:若顾客有符合公司法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法等相关法规之规定,可以按评估价值调整原帐面总额的固定资产,则需取得相关评估报告和相应的确认文件,并检测其财会处理是否正确,产生查验记录。(十九)执行“查明通过更新改建而提高固定资产残值的,是否再次估算摊销成本,估算是否正确”程序经查验,B公司本期无更新改建而降低的固定资产,本程序不适用。 #
(二十)执行“验明固定资产及累计摊销的披露是否恰当”程序提示:需查验披露的内容是否符合准则、制度的规定,是否与审定状况相符。(二十一)固定资产及累计摊销查验的重要提示及说明除前述各项提示外,还需留意以下提示及说明:1、固定资产项目的审计重点在于查验各项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和所有权,以及增减行为的合法合规性;累计摊销项目的审计重点在于初审估算摊销总额及其分配的正确性、配比性。2、本项目较为重要的查验程序为:(1)固定资产增减行为的合法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2)固定资产实地揭秘、现场勘查和产权证明文件的查验;(3)初审估算,主要是固定资产增减进帐价值以及应计摊销总额的初审估算。3、根据“固定资产及累计摊销增减变动及余额分类明细表”(底稿见索引C1-1-2)的审定数编制“固定资产及累计摊销增减变动(审定数)”(底稿见索引C1-1)时留意2023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其中固定资产的“本年提高”和“本年提高”分别按本期固定资产实物的真实降低和提高的总额填列。4、对固定资产盘亏或报废所产生的损失,需经专项审计并缴税务部委批准后方能在所得税后交纳。5、说明:B公司固定资产及累计摊销项目的审计底稿,虽列出了现在一些较为常见的案例,但并未包括所有的审计方式和所有状况。随着审计环境不断变化、审计风险的逐渐加强以及新准则的推行,更为有效的审计方式也将不断出现。四、根据上述财会记录及审计思路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