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及填表说明书,收藏了!
2022个人所得税缴纳报送表即个人所得税交纳申请表,是国家国税总署官方于今年第7号公告中修订的新版文件,与基础信息表搭配使用的适用范围最广泛的模版,基本上只要你是上班群体,都是可以套用的,亲本、代缴都是可行的,推荐给有须要的用户们!
#
个人所得税缴纳报送表及填表说明 #
一、适用范围 #
本表适用于缴交义务人向市民个人支付薪水、薪金所得,劳务酬劳所得,稿费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全员足额预扣缴纳报送;向非市民个人支付薪水、薪金所得,劳务酬劳所得,稿费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全员足额缴纳报送;以及向纳税人(市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支付本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出租所得,财产出售所得和碰巧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全员足额缴纳报送。 #
二、报送时限
缴纳义务人必须在每月或则每天预扣、代扣税金的次月15欧盘,将已扣罚金缴入国库,并向地税机关申报本表。
#
三、本表各栏填写 #
(一)表头项目
#
1.款项所属期:填写缴纳义务人预扣、代扣税金当月的第1日至最后1日。如:今年3月20日发放薪水时缴纳的税金,款项所属期填写“今年3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
#
2.缴纳义务人名称:填写缴纳义务人的法定名称全称。 #
3.缴纳义务人纳税人辨识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缴纳义务人的纳税人辨识号或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二)表内各栏
1.第2列“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
#
2.第3列“身份护照类别”:填写纳税人有效的身分护照名称。美国公民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身分证的,填写市民身分证;没有市民身分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证、港澳市民往来香港通行证或则港澳市民居住证、台湾市民通行证或则香港市民居住证、外国人永久永居身分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或则签证等。
3.第4列“身份护照号码”:填写纳税人有效身分护照上载明的护照号码。 #
4.第5列“纳税人辨识号”:有美国公民身分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身分证上载明的“公民身分号码”;没有美国公民身分号码的,填写国税机关赋于的纳税人辨识号。 #
5.第6列“是否为非市民个人”:纳税人为市民个人的填“否”。为非市民个人的,按照协议、任职年限、预期工作时间等不怜悯况,填写“是,且不少于90天”或者“是,且少于90天不少于183天”。不填默认为“否”。
其中,纳税人为非市民个人的,填写“是,且不少于90天”的,曾经在境内实际居住少于90天的次月15欧盘2023季度所得税申报表,填写“是,且少于90天不少于183天”。
6.第7列“所得项目”:填写纳税人取得的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名称。同一纳税人取得多项或则多次所得的,应支行填写。 #
7.第8~21列“本月(次)状况”:填写缴纳义务人当月(次)支付给纳税人的所得,以及按规定每所得项目当月(次)可交纳的减除成本、专项交纳、其他交纳等。其中,薪水、薪金所得预扣缴纳个人所得税时交纳的专项附加交纳,根据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在该任职雇请单位截止当月可享受的各专项附加交纳项目的交纳支出,填写至“累计状况”中第25~29列相应栏,本月状况中则无须填写。 #
(1)“收入额估算”:包含“收入”“费用”“免税收入”。收入额=第8列-第9列-第10列。
#
①①第8列“收入”:填写当月(次)缴付义务人支付给纳税人所得的金额。
#
②第9列“费用”:取得劳务酬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填写,取得其他各项所得时无须填写本列。市民个人取得上述所得,每天收入不少于4000元的,成本填写“800”元;每天收入4000元以上的,成本按收入的20%填写。非住户个人取得劳务酬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成本按收入的20%填写。 #
③第10列“免税收入”:填写纳税人每所得项目收入支出中,包含的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总额。其中,税法规定“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70%估算”,对稿费所得的收入额减计的30%部份,填入本列。 #
(2)第11列“减除成本”:按税法规定的减除成本标准填写。如,今年纳税人取得薪资、薪金所得足额申闹铃,填写5000元。纳税人取得财产出租所得2023季度所得税申报表,每天收入不少于4000元的,填写800元;每天收入4000元以上的,按收入的20%填写。 #
(3)第12~15列“专项交纳”:分别填写按规定准许交纳的基本养老寿险费、基本医疗寿险费、失业寿险费、住房社保(以下简称“三险一金”)的总额。 #
(4)第16~21列“其他交纳”:分别填写按规定准许交纳的项目总额。
8.第22~30列“累计状况”:本栏适用于市民个人取得薪资、薪金所得,寿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佣金收入等按规定采取累计预扣法预扣预收税款时补报。 #
(1)第22列“累计收入额”:填写本纳税年度截止当前中旬,缴纳义务人支付给纳税人的薪资、薪金所得,或则支付给寿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的劳务酬金所得的累计收入额。
(2)第23列“累计减除成本”:根据5000元/月除以纳税人曾经在本单位的任职雇请或则从业的中旬数估算。
(3)第24列“累计专项交纳”:填写本年度截止当前中旬,按规定准许交纳的“三险一金”的累计总额。
(4)第25~29列“累计专项附加交纳”:分别填写截止当前中旬,纳税人按规定可享受的孙辈教育、赡养老人、住房按揭年息或则住房房租、继续教育交纳的累计总额。大病医疗交纳由纳税人在年度汇算清缴时代办,此处无须补报。
#
(5)第30列“累计其他交纳”:填写本年度截止当前中旬,按规定准许交纳的年金(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健康寿险、税延养老寿险及其他交纳项目的累计总额。
9.第31列“减按计税比列”:填写按规定推行应纳税所得额减计征税降价的减计比列。无减计规定的,可不填,系统默认为100%。如,某项征税新政推行减按60%记入应纳税所得额,则本列填60%。 #
10.第32列“准予交纳的捐款额”:是指根据税法及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后交纳的捐款额。 #
11.第33~39列“税款估算”:填写缴纳义务人当月缴纳个人所得款项的估算状况。
#
(1)第33列“应纳税所得额”:依据相关列次估算补报。 #
①居民个人取得薪资、薪金所得,填写累计收入额减除累计减除成本、累计专项交纳、累计专项附加交纳、累计其他交纳后的余额。 #
②非住户个人取得薪资、薪金所得,填写收入额除以减除成本后的余额。 #
③③居民个人或则非住户个人取得劳务酬金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填写本月(次)收入额减除其他交纳后的余额。
寿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填写累计收入额减除累计减除成本、累计其他交纳后的余额。 #
④④居民个人或则非住户个人取得年息、股息、红利所得和碰巧所得,填写本月(次)收入额。
#
⑤⑤居民个人或则非住户个人取得财产出租所得,填写本月(次)收入额除以减除成本、其他交纳后的余额。 #
⑥⑥居民个人或则非住户个人取得财产出售所得,填写本月(次)收入额减除财产残值、允许交纳的税金后的余额。 #
其中,适用“减按计税比列”的所得项目,其应纳税所得额按上述方式估算后除以减按计税比列的总额补报。
#
根据税法及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后交纳的捐款额,可以按上述方式估算后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掉。
#
(2)第34~35列“税率/预扣率”“速算交纳数”:填写每所得项目按规定适用的税赋(或预扣率)和心算交纳数。没有心算交纳数的,则不填。
(3)第36列“应纳税额”:按照相关列次估算补报。第36列=第33列×第34列-第35列。
#
(4)第37列“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免除的税额,并附报《个人所得税缴纳税事项报告表》。市民个人薪资、薪金所得,以及寿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佣金收入,填写本年度累计免除税额;市民个人取得薪资、薪金以外的所得或非住户个人取得各项所得,填写本月(次)缴纳税额。
#
(5)第38列“已收税额”:填写本年或本月(次)纳税人同一所得项目,已由缴纳义务人实际缴纳的税金总额。 #
(6)第39列“应补/退税额”:按照相关列次估算补报。第39列=第36列-第37列-第38列。 #
四、其他事项说明 #
以纸质形式申报本表的,必须一式两份,缴纳义务人、税务机关各存留一份。 #
个人所得税缴纳报送表电子版相关介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施行细则等相关征税法律法规规定,为保障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种顺利推行,现将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有关报送表给予公布,自今年1月1日起实施。 #
《国家地税总署关于公布个人所得税报送表的公告》(国家地税总署公告2013年第21号)附件1至附件5、《国家地税总署关于公布生产经营所得及缴纳税事项有关个人所得税报送表的公告》(国家地税总署公告今年第28号)附件1至附件3、《国家地税总署关于全面推行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国家地税总署公告今年第56号)附件1同时废止。
#
特此公告。 #
新版个人所得税报送表适用税赋 #
个人所得税按照不同的税收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赋: #
综合所得(薪资、薪金所得,劳务酬金所得,稿费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赋,足额应纳税所得额估算税收。该税赋按个人月薪资、薪金应税所得额界定级距,最初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赋。适用按年估算、分月预收税款的个体公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界定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初一级为35%,共5级。 #
比列税赋。对个人的本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出租所得,财产出售所得,碰巧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估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列税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