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强制性条文的技术内容及说明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一、强制性条文:
4.2.2用于大容积混凝土的水泥进场时应检测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并应对水泥的硬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相关规定。 #
【条文说明】4.2.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据督查在供应大容积混凝土工程用混凝土时,大多数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会对检票的水泥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编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测,并对其硬度、安定性、凝结时间、水化热等性能进行检验。但也有相当数目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并未及时检验或检验的性能不全,将直接影响大容积混凝土工程质量,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给国家财产带来损失并恐吓人身安全。为此,将本条定为强制性条文是非常必要的。
#
5.3.1大容积混凝土模板和支架应进行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验算,并应按照大容积混凝土采用的养护方式进行保温构造设计。
【条文说明】5.3.1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避免大容积混凝土工程中模板和支架系统出现塌方或沉没现象,确保人员安全,防止重大经济损失,规定了大容积混凝土模板和支架系统在设计时需举办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验算,保证其整体稳固性。通常在大容积混凝土施工中,模板主要采用钢模、木模或胶合板,支架主要采用钢支撑体系。采用钢模时对保温不利,应按照保温养护的须要再降低保温举措;采用木模或胶合板时,保温性能较好,可将其直接作为保温材料考虑。
二、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规定了大容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四节一环保”的要求;
3.0.6大容积混凝土施工应采取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举措,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红色施工规范》GB/T50905的有关规定。
#
【条文说明】3.0.6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新政,保证工程质量、节能和施工安全,特降低本条新政定。大容积混凝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施工安全统一规范》GB50870和《建筑施工作业劳动防护用具配备及使用标准》JGJ184的有关规定。 #
2.提出了大容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安全举措和劳动保护的要求; #
3.0.1大容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并应有环境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技术举措。 #
【条文说明】3.0.1大容积混凝土施工时,除应满足普通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热学性能及可施工性能外,还应控制有害开裂的形成。因此,施工单位应预先拟定好满足上述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应进行技术交底,着力贯彻执行。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新政,保证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应包含环境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技术举措。
#
3.对大容积混凝土的设计硬度等级、所用的水泥水化热指标和配合比设计参数进行了适当调整;
#
3.0.2大容积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述规定:
1大容积混凝土的设计硬度等级宜为C25~C50,并可采用混凝土60d或90d的硬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硬度评定及工程初验的根据;
#
【条文说明】3.0.2按照大容积混凝土施工的特征,本条提出了对大容积混凝土设计硬度等级、结构弯矩等的具体要求。 #
1按照现有资料统计,本次修订提出大容积混凝土的设计硬度等级在C25~C50的范围内比较适合。从冶金、电力、核电、石化和建工等行业的资料表明,许多工程早已或可以考虑借助60d或90d混凝土硬度作为评定工程交工初验与设计的根据。这是一种有科学根据、工程实践大体积混凝土,并可节能、降耗、有效降低有害裂纹形成的技术举措。 #
4.2.1水泥选择及其质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
1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时,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应选用水化热低的通用硅酸盐水泥,3d水化热不宜小于250kJ/kg,7d水化热不宜小于280kJ/kg;当选用52.5硬度等级水泥时,7d水化热宜大于300kJ/kg; #
3水泥在搅胖站的入机气温不宜低于60℃。 #
【条文说明】4.2.1为在大容积混凝土施工中增加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造成的温升,达到增加体温挠度和保温养护费用的目的,本条文依据目前国外水泥水化热的统计数据及多个小型重点工程的成功经验,将原标准中的“大容积混凝土施工时所用水泥其3d水化热不宜小于240kJ/kg,7d水化热不宜小于270kJ/kg”修订为“大容积混凝土施工时所用水泥其3d水化热不宜小于250kJ/kg,7d水化热不宜小于280kJ/kg”。当选用52.5硬度等级水泥时,其7d水化热宜大于300kJ/kg。当使用了3d水化热小于250kJ/kg,7d水化热小于280kJ/kg或早强要求高的混凝土,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按照控温施工的要求及早强能力要采取适当举措调整。 #
4.3.1大容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述规定: #
1当采用混凝土60d或90d硬度初验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根据; #
2混凝土拌和物的挠度不宜小于180mm;
#
3拌和水药量不宜小于170kg/m3; #
4粉矿渣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药量的50%,灰渣粉掺量不宜小于胶凝材料药量的40%;粉炉渣和煤灰粉掺量总和不宜小于胶凝材料用最的50%; #
5水胶比不宜小于0.45; #
6砂率宜为38%~45%。 #
【条文说明】4.3.1本条文考虑到大容积混凝土项目的总施工周期通常较长的特性,在保证混凝土硬度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规定了大容积混凝土可以采用60d或90d的后期硬度作为初验指标。这样可以降低大容积混凝土中的水泥药量,提升掺合料的药量,以减少大容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同时可以使浇筑后的混凝土里表温差增大,降温速率控制的难度增加,并进一步增加养护费用。
#
因为聚乙酸高性能等减水刺的大量应用,提升了混凝土的可泵性和硬度,依照工程施工须要此次修订调整了原标准对挠度、用水量、水胶比和砂率的规定。 #
胶凝材料中掺入粉矿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大容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总数以及吸热速率,并且随着粉矿渣掺量的降低,混凝土的伸长率硬度也会增加,不过与其损失的伸长率硬度相比,在一定粉矿渣掺量范围内,增加水化热总数和吸热速率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
4.提出了大容积混凝土施工现场采样的特殊规定; #
5.7.1当一次连续浇筑不小于1000m?同配合比的大容积混凝土时,混凝土硬度试件现场采样不应多于10组。 #
5.7.2当一次连续浇筑1000m?~5000m?同配合比的大容积混凝土时,超出1000m?的混凝土,每降低500m?采样不应多于一组,降低不足500m?时采样一组。
5.7.3当一次连续浇筑小于5000m?同配合比的大容积混凝土时,超出5000m?的混凝土,每降低1000m?采样不应多于一组,降低不足1000m?时采样一组。
【条文说明】5.7.1原标准没有对大容积混凝土试件的留置作规定,实际操作中,通常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初验规范》执行,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近些年来大容积混凝土浇筑体量越来越大,工程实际中出现超过?的大容积混凝土已常见。所以标准中,针对大容积混凝土施工的特性大体积混凝土,明晰了试件的留置规定。此规定的执行条件是该大容积混凝土所用主要原材料和配合比一致,而且是连续拌制(供应、浇筑)的。 #
5.提出了按照工程须要,可举办挠度—应变测试的要求; #
6.0.3应变测试宜依照工程须要进行。
6.0.4测试器件的选择应符合下述规定: #
125℃环境下,测温偏差不应小于0.3℃; #
2湿度测试范围应为-30℃~120℃; #
3应变测试器件测试码率不应小于5?ε; #
4应变测试范围应满足-1000?ε~1000?ε要求; #
5测试器件绝缘阻值应小于500MΩ。 #
6.提出了可通过试验直接得出混凝土绝热温升值的规定;
#
B.1.4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可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中的相关规定通过试验得出。当无试验数据时,混凝土绝热温升值可按下式估算:
#
式中:T(t)——混凝土凝期为t时的绝热温升(℃);
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药量(kg/m?);
#
C——混凝土的比热容,可取0.92~1.00[KJ/(kg·℃)] #
ρ——混凝土的质量密度,可取2400~2500(kg/m?)
m——与水泥品种、用量和入模湿度等有关的单方胶凝材料对应系数。
#
7.对绝热温升估算公式中m值的取值方式给出了估算公式; #
B.1.5单方胶凝材料对应的系数m值可按下述公式估算: #
M=km0
#
m0=AW+B #
W=λWC
式中:m0——等效硅酸盐水泥对应的系数; #
W——等效硅酸盐水泥药量(kg); #
A、B——与混凝土施工入模气温相关的系数,按表B.1.5-1取内配准;当入模气温高于l0℃或低于30℃时,按l0℃或30℃;
#
WC——单方其他硅酸盐水泥药量(kg); #
λ——修正系数。 #
表B.1.5-1不同入模气温对m的影响值 #
入模湿度(℃) #
10 #
20
#
30
0.00223 #
0.0024 #
0.0026
#
0.045 #
0.5159
#
0.9871
#
当使用不同品种水泥时,可按表B.1.5-2-的系数换算成等效硅酸盐水泥的药量。 #
表B.1.5-2不同硅酸盐水泥的修正系数
#
名称
#
硅酸盐水泥
#
普通硅酸盐水泥
煤灰硅酸盐水泥
#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
粉矿渣硅酸盐水泥 #
复合硅酸盐水泥
#
代号
#
P·Ⅰ #
P·Ⅱ #
P·O #
P·S·A
P·S·B
P·P #
P·F
#
P·C #
λ #
0.98
0.98
0.65 #
0.40 #
0.70
0.70
#
0.65 #
8.删掉了掺合料对混凝土伸长率硬度影响系数(λ); #
9.重新给出了掺合料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系数M10、M11; #
10.给出了各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值。 #
表C.0.1-1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i[W/(m·k)] #
材料名称 #
导热系数
#
材料名称
导热系数 #
木模板
#
0.23
#
干砂 #
0.33 #
钢模板 #
58
湿砂 #
1.31 #
粘土砖 #
0.43 #
空气
0.03
#
粘土
1.38~1.47 #
矿棉板被 #
0.05~0.14 #
褐煤
0.47
胶合板 #
0.12~5.0
水
0.58 #
塑胶布 #
0.20 #
油毡 #
0.05 #
麻袋片 #
0.05~0.12 #
土工布 #
0.04~0.06 #
泡沫塑胶制品 #
0.035~0.047
#
普通混凝土 #
1.51~2.33 #
沥青矿棉板毡
0.033~0.052
#
石棉被 #
0.16~0.37
挤塑热固性板(XPS)
#
0.028~0.034
表C.0.1-2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i[W/(m·k)]
保温材料种类 #
Kb1 #
Kb2
由易漏风材料组成,但在混凝土面层上再铺一层不漏风材料
2.0
2.3
在易漏风保温材料上铺一层不易漏风材料 #
1.6 #
1.9
在易漏风保温材料上下各铺一层不易漏风材料
#
1.3 #
1.5 #
由不易漏风的材料组成(如:篷布、帆布、棉麻毡、胶合板)
1.3 #
1.5 #
注:1Kb1值为风速不小于4m/s时;
#
2Kb2值为风速小于4m/s时
三、大容积混凝土控温指标规定:
#
3.0.4大容积混凝土施工控温指标应符合下述规定: #
1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气温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小于50℃; #
2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当量气温)不宜小于25℃;
3混凝土浇筑体降温速度不宜小于2.0℃/d;
4拆除保温覆盖时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小于20℃。 #
四、大容积混凝土湿度检测频度规定: #
6.0.1大容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湿度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不应多于4次;入模气温检测,每台班不应多于2次。
#
【条文说明】6.0.4大容积混凝土施工需在检测数据指导下进行,及时调整技术举措,检测系统宜具有实时在线和手动记录功能。考虑到部份地区实现该系统功能有一定困难,亦可采取自动形式检测,但考虑到测试数据代表性,测试应为等时间间隔,数据采集频率应满足本条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