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建筑考试 > 造价工程师 > 专业辅导 >

(中信期货)晨报精粹:计算机主线梳理

2024-02-1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1月18日之后,进行了大量的电脑修正。 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市场因素。 当整个市场都担心增长和严重衰退时,它更加关注稳定增长。 疲弱的衰退将为计算机带来更好的环境,但短期市场看法并不一致。 与此同时,去年10月至1月,计算机指数的相对涨幅较为明显,涨幅超过20%。 还有短期资金盈利的需求。 因此,年前的调整是比较正常的。

#

11月底,我们写了年度战略,讨论了细分的主线。 我们认为,今年的计算将会与2013年、2014年的状态非常相似。对于新兴方向的主线数字经济细分领域,估值和芯片结构都比较轻,仓位也比较低。 同时,行业比较优势确立。 只要是弱衰退环境,增长速度、确定性、比较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同时,在新兴方向上细分主线也会更有趣、更有趣。 例如,2023年10月,我们推出了数字人民币。 除了考虑冬奥和政策爆发,我们还考虑基本面。 央行发布个人码相关政策,将使相关企业增速超过50%或100%。 。 这样的主线可能看起来不是特别性感,但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和解读,这样的主线可能会引发重大的产业和资本变革。 需要观察政策和行业演变的程度。 #

因此,今年以来计算机主力线的估值大多是合适的,更大的连续性逻辑仍处于观察期,以震荡上行为主旋律。 真正做出调整后,只要主线继续进化,我们就不需要太悲观。 到了修正的时候了。

#

回到数字经济本身,一是《求是》关于不断完善和做大数字经济的文章,二是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重点很多,重要性很高。 。 今年除了新能源、半导体等大方向外,数字经济可能是第三个大方向,所以从催化剂来看,今年可能不乏催化剂。 如果估值和成长性合适,盈利的可持续性和确定性就会比较高。

#

总体来看,数字经济的核心是四个方向。 考虑到行业本身的进步,核心领域仍然是两个。 一是基础设施,二是华为的信息创新和咽喉工程。 此外,相对更重要的是数据安全和产业数字化。 未来公司将持续受益于数字经济及相关政策的每一次解读。

#

1. 基础设施 #

IT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服务器、通信、计算等,以中科曙光、浪潮信息为核心。 从行业来看,这两年因为互联网事件,需求被压制了两年。 全行业信息化要不断深化。 国有云曙光云和浪潮云实际上增长非常快。 只要今年互联网监管达到中立阶段,随着政务和行业信息化的深入,这个领域就会崛起。

#

2023年以来,云办公开启,全球CAPEX保持良好阶段,DELL等公司股价翻倍。 如果今年经济好转,需求再次上升,在数字经济政策的支持和计算机BETA的崛起下,很有可能实现翻倍增长。

#

浪潮信息和曙光去年和今年的表现应该值得信赖。 曙光未来三年增长的确定性非常高,资产质量也非常高。 同时,海光将在上半年进入上市程序,估值还有上升空间。 #

2、华为新创

#

以前,阿里巴巴捐献自己的社区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这却暴露出我们国家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独立完整的IT生态系统。 华为吸引了ARM、鸿蒙、高斯,再加上应用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应该是国内第一个不断迭代的生态系统,必然会崛起。 #

根据华为生态大会上的猜测,预计KP生态体量和产业链的稳定性将达到拐点。 由于供给增加和中长期底层逻辑支撑,会出现跳跃。 同时,经过近两年的磨合,今年可能是华为军团模式的突破年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利用自身的销售能力带动全链条的计划。 我们相信海量数据将会更加突出。 海量数据主要是商业版的第二名(第一名是华为自己的团队,主要服务于华为云)。

#

这两个方向应该是文件中的两个核心方向,也是第一个规划。

#

3. 数据安全 #

去年《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保护法》出台,今年的主要试点和命令将在上半年出台。 我们认为核心是。 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我们将进入业绩拐点。 数据安全将会爆发,非数据安全也会上升。 如果实现的话,这将是一个很好的拐点。 随着权利和诉求的理清,公司将迎来下一个爆发时刻。 #

4、工业数字化 #

非常宽泛的方向包括数字人民币、车辆智能、人工智能、云计算、双碳IT等,这个要看估值、要看景气、要看逻辑。 用友、海康威视、朗信科技、石基信息等优先。 从中长期来看,他们是优秀的公司。 整体估值水平并不是特别高。 一旦繁荣发生变化,它就会变得更加重要。 新国都、普联软件等也有业务加速的趋势,灵活性很大。 #

今年一方面央企有钱,另一方面上半年加大国内投资的政策要进入下一个领域。 Q1工业数字化企业担心业绩是否不佳。 我们感觉央企领域的景气度还是很强的。 同时,即使一季度有压力,二季度压力也会有所缓解。 海康威视等公司实际上对全年的预期非常乐观。 对于类似公司来说,临近第一季度将是一个长期估值点。

#

我们可以率先聚焦前两个核心领域。 中期来看,这四个领域都将继续上涨。 #

【具体领域和目标】 #

1. 基础设施

#

事实上,中央这两年也多次提到数字经济。 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力度比较大,地方投资也能在新闻中看到。 底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第一个维度,第二个就是上面的应用。

#

第一,以整个IDC为中心,投入立竿见影。 浪潮和曙光整体股价均处于历史底部。 浪潮2023年PE均为22-23倍,曙光不到30倍。 #

同时,下游景气问题是影响估值的核心因素。 现在从公有云来看,海外主要企业21Q4金融云营收依然处于较高水平,AWS依然保持40%的增长,利润也超出市场预期。 与此同时,全球环境依然保持云的高速渗透。 与此同时,各大厂商对明年资本支出的预期普遍乐观。 例如,META将比2023年增加50%。

#

从阿里巴巴等国内云公司来看,尽管受到一些海外因素造成短期增长,但Q3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过去大家都担心下游和国内反垄断的影响。 应该说,随着互联网监管的逐步明确,有望逐步落地。 因此,今年下游客户实际上可能重启新业务拓展,这将直接带动服务器行业的繁荣。 #

就全球核心供应商而言,英特尔21Q4整体DCG季度同比增速已回到20%水平,确实有开启新增长周期的新趋势。

#

此外,曙光与浪潮不同。 中科曙光更专注于新创。 整个业务架构可能会从服务器规模扩大到逐步深入到主板、IO模块、BIOS组件、接口等,其中就包括公司的海光芯片。 尽管整个公司营收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整体盈利能力和利润端增速一直保持在稳定健康的水平。 这也是公司的核心战略,并且正在逐步向较低层次迈进。 #

今年1月,中科可控占整个移动服务器采购比例接近30%,达到第二水平。 因此,从估值和景气度来看,下游产业新创或将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

从海光来看,已进入二次反馈阶段,最快二季度、最迟三季度可能实现IPO。 海光2023年营收应该是2-25亿,同比可能翻倍增长。 从另一个维度,也验证了整个行业的信创服务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

另外两首曲目。

#

一是数字货币。 支付系统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底层。 它已经在包括多次冬奥会在内的很多场景得到应用,海外案例中的一些企业也明确披露了这一点。 因此,经济意义和宏观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一是支付厂商,如新大洲,与中国银行的核心合作伙伴拉卡拉、新国都合作; 另一个是核心银行IT企业,京北、宇信、Covid,包括广电快讯,都有核心布局。 #

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渗透率需要基本翻三倍。 根据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细分领域要深耕细作,并具备横向拓展的逻辑。 强烈推荐国联股份和赛易信息。 他们的成长速度、团队和治理都非常出色。

#

2. 数据安全 #

去年6月,发布了一份深度报告,随后又发布了一系列报告。 今年,数据安全仍将是网络安全最具爆发力的方向。

#

除了主要受政策驱动,比如2023年下半年的三部典型法律外,在合规层面,从互联网角色来看,数据安全对他们的运营还是有利的,因为个人罚款上限信息保护法是5%。 同时,率先实现数据安全合规,对自身业务模式的影响最小。 两年前曾有文章指出,互联网厂商应增强数据和算法的透明度,支持第三方机构评估。 除了数据安全的政策推动外,互联网本身的运营水平也比较不错。 如今,想压垮估值的主要是互联网厂商。 未来持续的监管可能会对他们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他们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

核心目标是瓜东。 对于其他网络安全厂商来说,2023年下半年之后,他们的估值已经进入合适的位置。 受疫情影响,80%的网络安全订单将在6个月内转化为收入,因此2023年名义环比趋势下降,但与2023年同期相比,安恒信息增长了90-100%; 奇安信在高基数下游也以30-40%的速度增长; 维纳斯星和天融信也具有比较强的性价比。 安恒和奇安信预计2023年实现9倍PS,今年实现6-7倍,营收增长30-40%。

#

2023年Q1基数较高。 随着今年Q1的基数效应消失,网安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进入更合适的位置,估值和增长要求都有合适的目标。 #

微视通、安恒信息、奇安信等都进入了比较好的阶段。

#

3、工业数字化

#

核心推荐中,用友网络就是其中之一。 一年前就有人猜测定增问题,但我们认为用友应该是2023年相对超额收益的标的。 #

用友整体营收的增长决定了国产替代的逻辑是否顺畅; 大订单将在2023年下半年落地,资产也将在2023年9月剥离。今年整体云+软件同比增速可能接近30%,至少保证了高营收繁荣。 目前主要是PS的10倍左右,相比其他云计算公司有30%的折扣。 即使你没有赚到任何估值钱,你仍然有钱用于收入增长。 #

同时,潜在估值是重要催化剂,营收质量提升。 从ARR来看,2023年底为5亿,2023年Q3为11.8亿。因此,从同比和环比增速来看,公有云业务收入质量正在快速提升改善。 此外,从大中小微企业续约率来看,大客户也从98%提升至109%。 因此,就10倍的PS TTM而言,存在潜在估值提升的重要催化剂。 因此,目前的定位与预期还有一定差距,今年的行业逻辑可能会演绎得更加顺畅。 #

在ERP和企业管理软件领域,规模相对较小的是普联软件。 公司从原来专注于能源石化领域,迅速向建筑、金融领域渗透,营收和市场空间对于新进入者来说都比较充足。 2023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超过1.3亿,对应今年30多倍的水平,在国内大替代的环境下,弹性比较大。

#

电力信息化方面,核心推荐的是朗信科技。 原本被视为国家电网系统的传统软件厂商,但该公司对能源服务抱有一定的期望。 原来是一个C端、新能源聚合充电平台。 2023年该地区充电电量约为560-5.8亿千瓦时。今年新能源汽车及接入厂商充电电量将达到15-20亿千瓦时。 增长速度很快。 盈亏平衡也是可以预期的。 #

对于大型商业综合体,他们也在做一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包括比较完善的销售团队。 B端团队至少增加了500人。 2023年净利润8.5亿,对应40倍PE。 公司2-3年内仍可看到25-30%的增长。 因此,与30%的增长相比,40倍PE是相对合理的。 #

至于可转债,强制赎回额度可能已在前段时间触发,但实际上公司目前还没有强制赎回的安排。

#

煤炭信息化需求较为旺盛。 除了龙软科技之外,我们最近看到的工达高科也是一个估值合适、业绩增长较快的标的。 #

其他方向包括科大讯飞。 无论从PE角度还是现金流角度来看,公司都进入了非常合适的位置。 用友软件、恒生、宝信软件等均进入持续关注范围。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