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10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单位)教育厅(局)等部门申请推荐,并经专家评审并公示,5750门课程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其中,在线课程109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472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1800门盐城市高等师范学校,线下课程2076门,社会实践课程307门。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是教育部推动实施一流课程“双千计划”和一流专业“双千计划”的首要任务和重要抓手,促进新工科、新医学、新农业、新文科建设。 也是教育部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
在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中,盐城师范学院有6门课程入选,获批课程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如今,学校再次增设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这既是对盐师教育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学校不断优化和提升课程质量的激励。
#
近年来,盐城师范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推进“高水平、创新性、挑战性”相结合的一流课程建设。 学校通过合理增加学术挑战、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探索兴趣。 #
同时,学校还将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实践发展的最新经验以及社会需求的最新变化等最新动态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的关联性,使盐科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盐城市高等师范学校,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截至目前,学校已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省级产教融合一流课程4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8门、省级思想政治课。 一门示范课程为学生求知、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数据截至2023年5月) #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盐城师范学院不仅在专业理论课程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还在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偃师市公共体育实行四年一贯制改革,采用俱乐部教学形式,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实现大学体育四年连续在线,让体育锻炼贯穿于学生全校范围。职业生涯。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队,科学开展课外训练,并在各体育场馆进行比赛。 它采用竞赛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 #
在美育教学方面,学校引进了高水平的美育师资,开设了《艺术鉴赏》、《公共艺术鉴赏》、《舞蹈鉴赏》等系列课程,还引进了多门美育课程。如“古戏欣赏”、“插画艺术”等不断提高学校美育质量,引导学生自主提高美育水平。 此外,为引导学生科学把握新时代劳动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学校还开设了《劳动科学概论》、《面对面大国工匠》、《劳动科学概论》等相关课程。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定,引导和鼓励教师广泛讲授家政学、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与劳动相关的通识选修课。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它是众多学生成长的跑道,对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学校的多元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盐城师范学院将以此次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为契机,把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大力推进内涵建设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本科课程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