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建筑考试 > 造价工程师 > 专业辅导 >

第十一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候选理论

2024-01-0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第十一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比工作于2023年6月20日即将启动。以下为本次推选的候选理论。

#

一、候选理论名称 #

中国股权分置变革理论研究

#

二、主要贡献人候选人

#

华生

#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

投票出炉前保密

#

四、理论简介(由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编订) #

该理论首次系统提出和阐述了A股含权与股权分置问题,即国有股、法人股享有与流通股东同等的表决权、选举权、分红权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但常年以来不能流通只能以净资产价钱场外出售,因而产生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完全不同的价钱体系即同股异价异权的股权分裂状态;并进一步强调这些产权划分不清晰的制度缺陷可以通过补偿流通股东、恢复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权的变革来完成。其后经过长达六年的广泛争辩和讨论,2005年中央决定启动中国股权分置变革并取得成功,为中国资本市场后来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五、推荐理由(由推荐人/推荐机构提供) #

(一)理论概要

#

1998年2月,华生在《经济研究》发文首次系统提出和阐述了A股含权与股权分置问题,即国有股、法人股享有与流通股东同等的表决权、选举权、分红权,但常年以来不能流通只能以净资产价钱场外出售,因而产生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完全不同的价钱体系即同股异价异权的股权分裂状态;并进一步强调这些产权划分不清晰的制度缺陷可以通过补偿流通股东、恢复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权的变革来完成。2001年6月的国有股被赋于市场价增持特权后,华生相继发表《漫漫股灾的讯号——国有股增持方案解读》《有错就改》等文预判了其后而至的系统性风险,并强调问题根源不在于国有股增持而是由股权分置导致的流通问题。此后其受邀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面组织的各相关部委出席的关于股权分置变革的多次内部研讨会,并于几年中在《中国期货报》头版及重要版面相继发表了数十篇重量长文,被广泛觉得是股权分置变革酝酿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声音。2005年4月29日,中央即将决定启动股权分置变革试点。华生随后在《中国期货报》头版发表《市场转折的讯号——股权分置变革试点方案解读》及此后的《试点以后的股权分置变革——得失、启示与前景》、《迎接期货市场的新时代》等文,参与和见证了股权分置变革的全过程。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和随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二)理论贡献

#

1、首次提出和系统阐述了A股含权与股权分置问题。 #

华生在1998年发表在《经济研究》第二期的论文《中国股市风险的症结在于一级市场》,首次系统提出和阐述了A股含权与股权分置问题,即国有股、法人股享有与流通股东同等的表决权、选举权、分红权,但常年以来不能流通只能以大大高于市场价的净资产价钱场外出售,因而产生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完全不同的价钱体系即同股异价异权的股权分裂状态。这些产权模糊的混乱状态严重影响了中国期货市场的市场化国际化,同时既损害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也在另一种程度上伤害了国有股法人股作为公司发起人股东的权益。文章因而提出这可以通过赎买流通权即补偿流通股东、恢复国有股和法人股流通权的变革来完成。

#

2、当国有股单独强行市价增持新政实行后,引爆了潜在的股权分置问题。华生相继发文警示资本市场随后而至的系统性风险,并强调问题根源不在于国有股增持而是由股权分置导致的流通问题。 #

在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即将发布《坚持国有股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采用市场定价方法增持国有股。华生7季刊文《漫漫股灾的讯号—国有股增持暂行办法解读》、《有错就改》等文,强调:增持办法除了完全证实了中国股市流通股、非流通股同股异价异权的经济现象,但是在非流通股中,又赋于国有股以通常法人股没有的增持特权,是裁判员与运动员不分的典型表现。中国国有股等发起人股东股权的流通,不能像好多人主张的那样简单仿效西方规范市场上无条件流通的形式。因为国有股市价增持动摇了原本流通股市值含权定价的基础,价钱向价值的回归只是时间问题。中国股市必然踏上漫漫熊途。华生的这一系列文章,遭到了国务院相关领导的关注,并随后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约请参与了相关部委间内部系列研讨会。事后来看,中国股市也确实从那时起,直至2005年的股权分置变革试点的落地,步入了历时4年的“熊市”。 #

2002年6月23日国务院决定中止国有股市价增持。华生8月发表文章《股市发展须要大思路》、《中国股市的最大国情》等文章,强调:中国期货市场的治本之道就是要解决股权分裂问题。2003年9月之后,华生先后发表《破解全流通》、《全流通难题可以破解》、《破解全流通困局:理论》、《全流通与增持不能混为一谈》、《走出全流通困局》等文章。华生强调:中国股市全部问题的根源在于少数流通股与多数非流通股的关系问题。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产权不清、股权分裂的状态,扭曲了少量流通股边际上市的价钱,扭曲了与股价无关的非流通股大股东整治上市公司的行为态度,扭曲了市场监管的规则和形式,场外合同出售扭曲了壳资源的价值和购并重组行为,成为股市进一步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而资本市场的非市场化,又成为整个国家变革、开放和发展的重大障碍。 #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资本市场变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首次明晰提出“积极稳当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并强调在解决非流通股上市流通问题时,要着力保护投资者非常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这样,国家将旨在于解决的问题从国有股增持转为股权分置变革问题。华生自1998年开始持续地对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股权分置问题,及其所带来的风险与弊病的剖析与判定成为了各界的共识。

#

3、为股权分置变革提供支撑理论、思路与方案

#

从2003年初至2005年,华生持续在《中国期货报》《上海期货报》《证券晨报》等主流财经媒体上发表关于股权分置变革方案意见与建议的文章。在2003年10月末,连续发表《破解股市全流通困局:理论》与《破解全流通困局:方案》,文手指出:把非流通股出售配售给流通股股东,其核心是定价问题;并系统地提出了全流通方案的指导思想、方案设计原则——只有在非流通股竞价出售时,将其转换为流通股,这么股权从分裂迈向统一。这就解决了股权分置这一导致中国股市众多问题的症结,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使股票价位回归价值,解决股价扭曲等问题。12月11日,在刊发的文章《全流通变革几个要点的理论说明》中提出“消除流通性折价的原则和途径”:(1)自愿原则;(2)市场公开竞价或非流通股东单方面出价;3.给每一个流通股股东以或接受除权补偿或按市价全额售出的选择权。2004年1月6日,发表论文《走出全流通困局》,探讨“市场化方案的两种方式”:(1)讨价杀价、谈判机制;(2)一方出价,另一方选择。2005年2月25日,《中国期货报》又在头版以通栏转整版的形式发表了华生所写的《股权分置的市场化分散决策原则和方案》的万字长文,详尽剖析了分散表决、分类表决方案的优劣。2005月30日,发表文章《股权分置七条进言》中指出:改善现行的股权分置变革试点办法,面临三个主要挑战:稳定市场、消除不确定性、有效化解市场现今对于扩容的担忧和焦虑,面对以上三个挑战,提出七条优化建议。 #

4、为股权分置变革施行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保驾护航

#

2005年4月29日,中央即将决定启动股权分置变革试点。中国股市在八月下旬突破1000点的顶部创出新低,好多人对股权分置变革试点形成疑团。华生随后在5月10日的《中国期货报》头版发表《市场转折的讯号——股权分置变革试点方案解读》的长文。8月23日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变革的指导意见》,股权分置变革从试点转为全面铺开。2005年8月25日,46家试点公司的股改方案全部经各自股东会议表决通过,完成了规定的变革程序。同三天,《中国期货报》又在头版发表了华生撰写的《总结试点经验,促进股改顺利进行》的万字长文。一年后的2006年5月10日,即股改一华诞的时侯,《中国期货报》再次推出华生撰写的《迎接期货市场的新时代》,文章剖析:制度改革的初步效应早已改变了市场的整体面貌和氛围,展望中国期货市场魅力无限和愈加美好的未来,我们须要愈发站高望远的眼光和脚塌实地的建设。后来的发展表明,股权分置变革结果以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以来,时间最短、进展得最顺利,以及对变革成效争辩最小的重大制度改革而载入史册。

#

(三)推荐理由

#

股权分置变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完成质的蝶变,以市场力量实现资源配置新时代的奠基性变革。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开拓者们最初设计和成立的时侯,为了回避意识形态方面的麻烦,让国有股、法人股暂不流通,是当时不致引出国有股流通后的企业控股权问题的一个权宜之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意识形态的障碍渐渐消散,同时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接轨使股权分置问题成为难以回避的矛盾焦点。这一问题不但导致股价扭曲和投机炒作,也使国外募资者和投资者丧失信心,致使国外优秀企业和资本外流。其实,中国资本市场早已成为连累国家现代化发展脚步的重要障碍,所以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彼时资本市场变革当务之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

正如前述理论主要贡献中所述,在这场中国资本市场产权教育与法制建设的大实践中,华生的股权分置理论正是应势而生。首先,华生敏锐的捕捉到资本市场这个产权划分的问题,同时给与系统化的理论阐释;其次,在国有股市价增持引起风险后,反复阐述不能简单仿效西方期货市场的常规做法,不能脱离中国期货市场特殊的最大国情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并进一步强调其是导致中国股市众多问题的症结,股权分置逐步得以被正视;再度,在股权分置为变革契机找寻变革出口时,华生又连续撰文,提出一系列系统建议解决方案。最后,在股权分置变革即将启动之后,又不断在变革的关键时刻于权威媒体上发表重磅文章,配合股权分置变革克服阻力顺利推动。为此,华生从1998年开始长达10年撰写的近60万字的数百篇文章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被广泛觉得是股权分置变革问题的提出、酝酿和施行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声音。 #

股权分置变革的成功,完成了中国资本市场定价的市场化,恢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为小型国有企业转制上市、全面增加和化解金融风险提供了基础和平台。没有这个平台,后来的融资融券、股指证券、创业板的推出都完全不可想像。 #

股权分置变革从最初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理论文章与学者研究,后来除了渐渐为学界和市场所了解,但是因国有股市价增持补充公积金基金这个看似完全正确的碰巧风波,触发了各界后续广泛的讨论,并最终导致国家高层注重,成为中国期货市场成立以来力度最大、影响面最广的重大制度改革,充分彰显了结合中国实际的经济理论创新具有强悍的理论生命力和实践促进力。这个理论及其实践成果完全契合了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宗旨和要求,故而加以推荐。

#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

1.清风(华生曾用艺名,下同):《中国股市风险的症结在于一级市场》,《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

2.清风:《从新政市到市场市——入世与期货市场》,《金三角》,2000年第1期。

#

3.清风:《规范中国股市从何入手——双轨制与期货市场》,《金三角》,2000年第5期。

#

4.清风:《危河高悬的中国股市——国有资产变现与市场规则》,《金三角》,2000年第7期。

#

5.《如何评价中国股市——股市规范化问题的思索之一》,《时代财富》,2001年第4期。

#

6.华生:《漫漫股灾的讯号--国有股增持暂行办法解读》,《时代财富》,2001年第7期。 #

7.华生:《中国股市的最大国情》,《中国期货报》2001年9月27日。

#

8.华生:《纠错要知错——停止国有股增持的再思索》,《时代财富》,2002年第8期。

#

9.华生:《及时纠错正本清源》,《中国期货报》,2003年第8期。 #

10.华生:《股市发展须要大思路》,《中国期货报》,2003年9月2日。 #

11.华生:《破解股市全流通困局:理论》,《中国期货报》,2003年10月8日。 #

12.华生《破解全流通困局:方案》《中国期货报》,2003年11月20日。 #

13.华生:《全流通与国有股增持不能混为一谈》,《中国期货报》,2003年11月23日。 #

14.华生:《走出全流通困局》,《21世纪经济报导》,2004年1月8日。

#

15.华生:《股权分置的市场化分散决策原则和方案》,《中国期货报》2005年2月25日。

#

16.华生:《中国股市面临大改革》,《中国期货报》,2005年3月18日。

#

17.华生:《市场转折的讯号——股权分置变革试点方案解读》,《中国期货报》2005年5月10日。

#

18.华生:《试点以后的股权分置变革--得失、启示与前景》,《中国期货报》,2005年8月25日。 #

19.华生:《改革攻坚在争辩中前行》,《中国期货报》,2005年12月30日。

#

20.华生.《迎接期货市场的新时代》,《中国期货报》,2006年5月10日。 #

21.华生《中国股市的经济学思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

22.华生:《中国股市的假问题与真问题》,东方出版社2013年版。

#

七、主要理论材料部份扫描件 #

略。(如需查阅原件请与秘书处联系) #

如今送您60元福利红包,直接提现不套路~~~快来参与活动吧! #

海量资讯、精准剖析,尽在新浪财经APP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