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斌:我的升职之路无比顺畅(深度好文)
2023年年末,周文斌职务犯罪案的二审结果总算公布: #
在院校任职的11年,他借助职务之便非法接受别人赃物两千多万,非法侵吞近六千万公款进行赢利活动。
#
裁定结果一出,周文斌却大呼冤枉,恳求法庭一审,甚至说出“士可杀不可辱”这样的话。
这么,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到底做了些哪些事情呢? #
01
周文斌,1960年出生于广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青年时期,他做过下乡知青,吃过苦,也受过累。大约是锤炼得太多,他深知学习与读书的意义。为此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在恢复中考后,他便拼了命地学习,想要考上学院。
#
那时作为知青的他,被分到了茶场劳动。晚上一到休息时间,他就掏出课本做笔记备考。
#
茶场白天没有灯。为了降低备考时间,他每晚下午三点钟就早起,摸着黑去饭堂帮忙烧火。这样趁着休息的时侯,他就可以借用饭堂的油灯备考。
靠着这股韧劲,中考恢复的第二年,他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北地质大学(现华中理工学院)。 #
无论老师还是朋友,都觉得他聪明勤劳、好学优秀,将来一定前途不可限量。
因为学院表现良好,他在结业后顺利留校任教,后来又考上了研究生、成为水文地质工程系副书记。从当上副校长那一刻,他即将走上了仕途。
#
因为年青能干,再加上有胆量有看法,他的升职之路无比顺畅。 #
41岁那年,他兼任华北地质大学校长。短短十余年里,他便实现了从普通班主任到正处级党员的跨越。 #
其实,他的能力之强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华南理工学院任职的最后三年,他凭着着自己新颖的看法与不俗的气魄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校园建设模式:自己省一点,里面的钱要一点,他人的钱要一点,之后的钱用一点。 #
这套模式是哪些意思呢?
自己的钱省一点:中学要合理安排资金; #
里面的钱要一点:中学在建设时期应当多向国家部门申请经费;
他人的钱用一点:通过多种渠道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
#
用之后的钱,这一点更为大胆前瞻,即先从工行欠款,将中学的基础设施建好之后,很快能够赢利还清建行的欠款。 #
通过这些模式,他在三年时间里将华南理工学院两个学校的面积扩大到3000亩,建筑面积达到94万平方米。
其实,周文斌是一个能力强、有魄力、有胆量的人。给他足够的机会,他能作出如何的成绩呢?
#
02 #
2002年,周文斌被聘任为江西学院的院长。
#
在哪个时代,学院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广州学院作为山东省惟一一所211重点院校,其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 #
所以,尽管表面上是平调,但实际上他的职位升官了,而周文斌也没有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在合肥学院新学校的建设过程中,周文斌借助以前的校园建设模式,迅速获得了大量资金。 #
短短两年时间里,前湖新学校就早已基本建设完成。
寝室、食堂、教学楼均建设完成,且可以投入使用;
校内环境也非常优美,除了绿化到位,甚至连假山、人工湖这些装潢性水景都早已建设完毕。 #
石家庄学院在校园建设方面获得了快速发展,他在其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不可忽略。仅从硬件上来讲,广州学院这座新学校在那时早已属于一流学校。而在朋友们眼里,他也是一位接地气的好市长。 #
任职期间,他在微博上开通实名认证,经常和中学生们互动交流。 #
在合肥学院90华诞华诞之前,他还和其他校领导一起唱了一首歌曲,而且录制了MV庆祝,尽管歌曲忘词严重,但中学生们却认为他勇于曝露自己的缺点,十分真挚、有亲和力。因为他那时侯还算年青,相貌英俊,中学生们便亲切地尊称他为“中国最帅市长”。 #
03
但是在中学生们眼中亲切甜美的主任,在旁人眼中却又是另一副模样:虚荣、浮夸、独断专行。 #
2006年,“亚洲第一校门”成为了当时的网路热搜,这正是周文斌的“杰作”,成都学院新学校的房门是一座身材巨大的拱形建筑。从设计到建设,它斥资3000多万。
#
听说,这座房门是周文斌执意要建的,为的就是“气派”二字。 #
不过,假如那种时侯走近这道高昂气派的房门,来到校内广场上,你都会看见更为离谱的画面: #
中学生们背着书包来来常常,但是广场中央却立着两尊金光闪闪的中华龙雕像!让人搞不清楚这到底是在中学,还是在寺院。
#
每每谈到这两尊斥资一千多万的金龙,他总会得意地说:“这是中华正气龙,象征着山西迈向腾飞,中华迈向腾飞。” #
青海与中华的腾飞似乎不能靠这两尊金龙,但他却会由于这两尊金龙被领导们批评。每次有领导来学院参观时,周文斌总会带她们来到广场,颇为自得地介绍金龙。 #
有些领导没有表态,但却会立刻扭过头去,用行动表明自己的心态,有些领导干脆直接打断周文斌的介绍,坦承不讳地说,一个学院为何要搞这些东西,不太合适吧,还不如放一块石头。
#
虽然这么,他仍然坚持把金龙立在广场上。这样的行为,倒像是把中学当作了自家的东苑,随便装潢。 #
不仅搞校园建设,他也很注重学术建设。
并且他搞学术建设的方式,不是申请科研基金,也不是鼓励班主任中学生多做科研,而是在全省各地进行学术交流,之后在峰会总结上列举一大串数字来表明自己的战功。 #
早已退职的院长金峰(化名)看不惯他这幅做派,甚至特意写了一首顺口溜:
#
诗中的拟蜂蝇喜欢在花丛中飞,看起来如同胡蜂在采集花粉,但实际上只是苍蝇在乱飞罢了。
金峰院长以此诗来讽刺周文斌搞学术建设时,只做面子工程却不做实事。
在重大决策上,他渐渐显得专断专行,搞起了“一言堂”。 #
这是周文斌在广州学院的同学和下属对他的评价。 #
以前有知情人士透漏,周文彬对于中学的重大决策,从不和领导班子们共同商量,而是自己一人决定。 #
一个1000万的大项目,周文斌可以在不经过集体讨论的情况下,直接签字确认,之后让中学拨款。
类似的事情,还有好多,周文斌的履历虽然也可以印证这一点:在2010年到2011年近三年时间里,杭州学院党委主任始终处于空缺状态。 #
手中拥有巨大权利,但是无人管制,这样的诱惑又有多少人能禁得住呢? #
在合肥学院兼任校常年间,他使用手中权利,给这座学院带来了进步;但同时,他也陷在权利的监牢中,最终埋葬了自己的前途。
#
04
实际上,大众对周文斌的举报从2005年到2013年未曾停止过,直至周文斌即将被查。
#
这一查,人们却发觉周文斌所犯下的错误远不止滥用权利、作风虚荣。 #
据调查组的人士透漏,她们在周文斌办公室外搜查时,找到了10万多元的现金以及一些金条。其中,有些现金被装在信封内,还没有拆封。
不仅那些,他的办公室外还布满了各类名贵的物品,例如烟酒、书画等,很显著,他接受了他人送来的礼物,早已涉嫌受贿贪污。
#
在生活作风方面,周文斌也早就脱离了教书育人的正面形象m他以前承认自己与20多位情人相处过,而他的情人年龄从27岁到45岁,最长一位曾相处八年之久。 #
被检测之时,他同时与6名男子保持着情人关系,借助职务之便,他给了情人们不少用处。 #
据沈某甲(情人之一)所说,周文斌在四年多的时间里给了她850亿元,让她拿去投资。在巨亏600万后,周文斌依然没有停止对她的投资赞助。 #
而其他情人也否认,周文斌与他们交往期间会给他们附送各类礼物,例如平板笔记本、手机。有时他也会直接给与现金,金额高达十余亿元。
#
经历一年多的调查,法官总算对周文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罪一案做出了公审。
按照二审公审书,周文斌在兼任党员的10余年时间里,非法接受财务2000余万,其中包括人民币、港币、美元、韩元等。 #
在2003年到2004年,他当初两次非法侵吞公款进行个人赢利活动,涉案金额高达5875亿元。 #
周文斌表示自己冤枉,申请再审。并且再审结果仍然表明,他受贿贪污的罪名是既定事实。 #
最终,周文斌以贪污罪被改判十二年有期刑期,学院任职期间,他对校园建设的战功不可证实。 #
并且作出成绩后,他却忘掉了国家对他工作的支持,逐步把这种成绩都归功于自己头上,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收获不成反比。
#
因而南昌大学校长周文斌,当有人给他贪污时,他便把收下的贿款当作对自己战功的补偿。
#
后来,他在毁约材料中讲到:“我骨子里的看法是,女人来到世上,一要征服世界,二要征服女性。这是女人成功的另一个标志。”
在他看来,工作上的成绩,可以算作征服世界,为了证明自己的成功,他舍弃了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发展了一个又一个情人。
抱着这种看法,他的路越走越偏,最终步入了看守所,以前的最帅主任,现在沦落狱中,令人无限惋惜。 #
他有能够,也有气魄。看着他以前的战功,其实在一开始,他是想要真心实意为人民做实事的。 #
但是随着地位越来越高,他却没有阻挡住住权利与财富的诱惑,弄错了自己的位置,他把本应务实做事的权利,用来满足自己的私利,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所以说,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气,假如抵御不住诱惑,结局定会十分悲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