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简章
八县(市、区)教科体局,省直属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省关于普通中高中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精神,按照《南充市推动小学阶段中学考试招生制度变革的施行方案》(南市教体〔2023〕25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市2023年中学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及中学阶段中学招生(以下简称中学招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组织领导
#
市教育体育局组建高考及中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基教科、职成科、计财科、督导室、市教科所、市技装所等相关科(所)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基教科主任任办公室科长,统筹协调全市高考及中学招生工作。驻局纪检监察组全程监督考试招生过程。
各镇(市、区)教科体局应创立相应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当地高考及中学招生工作的组织施行。 #
二、关于高考
(一)报考 #
1.报考条件 #
(1)考取初中阶段中学(含普通小学和中职中学)的考生需中学结业或具有高中结业同等学力,身体健康、能适应中学阶段学习。凡有就读中学阶段中学意愿的中学生均需出席高考。
#
异地就读(含市外、市内县域外)的中学生可回户口所在地考取。户口不在我市但在我市实际就读并具有学籍的中学生可在就读地考取。 #
(2)既无我市户口又无我市学籍的、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已取得中学阶段中学学籍的中学生不得报考出席高考。已被中学分校投档并无故舍弃的考生自当初起三年内不得报名普通中学。 #
(3)初2023级中学生(八年级中学生)需报考出席生物、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其成绩记入考生2024年高考总成绩。
#
2.报考时间:4月1日—4月8日。 #
3.报考形式
#
(1)我市在读考生。一是录入信息。中学登陆乐山市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招生网(,以下简称高考网)考生信息验证系统录入考生信息,可采取阅读器采集或在线补报两种方法进行。阅读器采集由中学组织考生通过身分证阅读器扫描进行,其身分信息手动获取并步入高考网。在线补报由学校先通过全省中小中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导出考生信息,之后组织考生在线拍照,并照相考生所在户籍簿的户籍页查证、备查。二是建立信息。信息录入后,考生必须在高考网内完成注册并重新设置密码(原始密码为身分证号码后8位,密码不重置,报考无效),建立所有信息(政治面貌、邮政编码、考生类别、绑定电话、年级、班级、户口性质、通讯地址、考试类别等)。三是确认信息。考生对报考信息仔细查证并确认无误后,递交保存。 #
(2)外省返回及社会考生。考生4月8近日到户口所在地教科体局报考。报考时,考生提供身分证或户籍簿原件、毕业证或原就读中学及所在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盖章的学历证明、综合素养评价材料(社会考生可不提供),教科体局照相上传高考网并引导考生完成报考工作。
4.相关要求 #
(1)确保信息无误。身分信息、学籍信息、报名信息必须一致,否则报考无效。如不一致,中学需在高考网和学籍系统中同时更正相关信息,再进行报考。
(2)严格密码管理。身分证号和密码是考生网上信息更改、成绩查询、志愿补报、录取查询、报到注册等的惟一身分标示,考生要妥善保管,如因密码泄漏导致的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如考生遗忘密码,可凭身分证明在当地教科体局申请重置。
(3)按规采集合照。报考时,通过身分证阅读器采集信息的考生,其相片直接步入系统;在线补报的考生,需现场照相,头像须为大头护照照南充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且占标示框的90%以上,背景布采用红色、蓝色或白色。
#
(4)生成考试信息。网上报考结束后,县(市、区)教科体局在高考网内按《2023年广汉市高考考生报名信息表》(见附件1)要求生成准考证号。
(二)考试
1.考试课目:九年级考试英语、数学、英语(含听力)、文科综合(道德与法制、历史)、理科综合(数学、化学,含实验操作技能)、体育;八年级考试生物(含实验操作技能)和地理。
2.考试时间、分值与方法: #
考试时间
课目
分值(分)
答卷时间(分钟) #
考试方式
#
考试对象
6月
#
10日 #
09:00
#
— #
11:00
#
英语 #
150 #
120 #
闭卷 #
九年级中学生 #
15:00 #
—
#
17:00 #
理科 #
综合 #
化学 #
90
120 #
闭卷、合堂分卷
#
物理
60
#
6月
11日 #
08:00
#
— #
10:00
#
物理 #
150 #
120
闭卷 #
10:30
— #
12:00
工科
综合 #
道德与法制 #
50 #
90
#
闭卷、合堂分卷 #
历史
#
50 #
15:00
— #
17:00
#
英文(含听力)
#
150 #
120 #
闭卷 #
6月 #
12日 #
15:00
#
— #
16:30
#
生物 #
30 #
90
#
闭卷、合堂分卷
八年级中学生及外省转到须重考的九年级中学生
#
地理
#
30 #
说明:英语、数学、英语按考试分值命题,工科综合、理科综合各学科及生物、地理卷面分均为100分,按相应系数折算记入总分。
#
3.计分办法:高考总分860分(不含加减分),其中文考760分(具体分值见上表)、实考30分、体考70分。 #
4.考试组织:高考由市教育体育局统筹协调,各市(市、区)教科体局具体组织施行。全市统一报考、命题、制卷、考试,九年级文化考试课目全市统一阅卷、统分,八年级生物、地理由八县(市、区)阅卷、统分。体考实考按《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2023年高考体育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工作的通知》(南市教体办〔2023〕7号)要求组织施行。 #
三、关于招生 #
中职中学招生文件另发,以下所指均为普通小学中学招生。
#
(一)招生计划
所有校区按市教育体育局初审批准的计划(见附件2)执行,市级示范中学班额不得超过55人,其他中学班额不得超过50人。 #
(二)招生范围 #
除下述经批准可跨县域招生的校区外,其余中学均推行属地招生。 #
1.民办中学:市级示范中学、西华交大中学可面向全市招收一定数目的考生。 #
2.公办中学:省、市级示范中学非公有制费生可面向全市招生。
3.三区联招中学:涪陵、高坪、嘉陵三区民办中学(成都中学除外)和成都十一中、南充十八中公费生可面向三区跨区招收一定比列考生。
4.艺体特色(示范)中学:市级示范中学、省级艺体特色(示范)中学可面向全市招收一定数目的艺体特长生。
#
(三)志愿补报
#
1.补报时间:6月17日—19日。 #
2.补报办法:考生以身分证号为用户名登陆高考网补报志愿。系统对考生志愿信息施行加密保护,除考生本人可查询和更改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能查询和更改考生志愿信息。 #
3.志愿设置 #
志愿共分五个批次八个类别,每位类别志愿考生只选择一所中学补报(见附件3)。 #
提早批:设艺体特长生一个志愿。艺体专业测试合格考生,应在该批次志愿栏内补报拟考取中学,如未补报该校志愿,视为手动舍弃该校投档资格。艺体专业测试由各市(市、区)教科体局统一组织,成绩合格考生名单由教科体局于6月18近日上传高考网,逾期未上传视为未进行艺体招生。省直属中学在市教体局指导和监督下完成艺体专业测试和名单报送工作。
#
第一批:分两阶段补报。第一阶段设卓越计划一个志愿。汉中中学永川、嘉陵学校面向全市,各学校招收200人;成都中学临江、高坪学校和白塔学校面向永川、高坪、嘉陵三区,各校(区)招收50人;成都中学、南充三中面向利州,各校招收50人(公费生)。第二阶段设县域外、县域内两个志愿。县域外边向所有民办市级示范中学和西华交大中学,县域内面向所有民办市级示范中学、西华交大中学及成都中学、南充三中公费生。各校在其所在地县域外招生不超过当地参考人数的1%(含卓越计划),在县域内招生为中学计划的10%(成都中学和成都中学、南充三中公费生在县域内按计划录满,成都中学、南充三中公费生仅招收利州考生)。
#
第二批:设公办省、市级示范中学非公有制费生一个志愿。成都中学、南充三中、南充十一中、南充道鑫双语中学、阆中川绵外粤语中学、蓬安启睿实验中学非公有制费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考生补报该志愿前,需向拟考取中学咨询收费标准。 #
第三批:设三区联招一个志愿。该批次志愿为利州、高坪、嘉陵三区有跨区就读意愿的考生设置。三区所有民办中学(九江小学除外)和成都十一中、南充十八中公费生可面向三区跨区招生,各校在每区跨区招生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的15%。 #
第四批:分两个阶段,由各市(市、区)设置。各地小学(含市级示范中学剩余计划和省级示范中学、一般中学、其他中学等)在县域内招生。各地于5月14近日在高考网内完成志愿设置。 #
4.补报要求 #
(1)维护考生权力。各地各校要强化考生志愿补报指导,志愿补报须考生本人操作,由考生和父母自主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代为补报。
(2)尊重考生志愿。任何中学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考生补报志愿,更不得私自修改考生志愿,如有举报并查实,将按考试招生纪律严肃处理。 #
(3)模拟志愿补报。为确保志愿补报工作顺利举办,5月18日—20日进行网上志愿补报模拟演习工作。 #
(4)考生志愿锁定。6月19日18点志愿补报渠道关掉,考生志愿即锁定。考生补报志愿时须认真、审慎,志愿锁定后,不得修改。 #
(四)新生投档
1.投档规则 #
(1)统一投档。投档由市教育体育局统一组织,其他任何方式的招生投档无效。
#
(2)次序投档。投档时按志愿设置次序依次进行。 #
(3)学位惟一。投档时一个考生只有一个学位。
2.投档流程 #
(1)统招生。省直属中学和跨县域投档由市教育体育局施行,县域内投档由各市(市、区)在统一时间、地点、平台内施行。
(2)艺体特长生。艺体特长生投档由市教育体育局施行,以高考成绩为基础、专业测试成绩为根据,根据考生志愿,按专业测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投档。艺体特长生高考成绩不得高于普通中学最低投档控制线50分,高于50分但特长突出的,经市教育体育局认定后,可调剂到相关中学就读。认定标准:体育类,出席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承办的年度大赛计划内的体育赛事获前八名或获二级以上等级运动员称号的中学生;艺术类,出席省教育厅每两年举行一届的省中小中学生艺术汇演活动获银奖及以上的中学生。 #
市级示范中学对艺体特长生文化成绩有更高要求的,需于5月31近日报市教育体育局初审批准,同时,组织专业测试时应告知考生和父母。
3.投档要求 #
(1)投档根据。参照考生志愿,以高考成绩为主要根据。所有考生必须履行志愿,凡被志愿中学投档,其学籍只能注册到志愿中学。
(2)最低控制线。市教育体育局结合考生人数、招生计划、普职比等综合确定最低投档控制线。任何中学不得违法招收最低投档控制线下考生,未达到最低投档控制线的考生就读市内、外中学阶段中学,不予代办普通中学学籍。
#
(五)报到注册 #
新生注册在高考网内进行,时间为7月2近日。已投档考生可持身分证到中学通过身分证阅读器扫描登记注册,也可扫描中学二维码登记注册。无故逾期未报到注册的,视为舍弃普通中学就读资格,也不得出席其他任何中学的调剂补报。
所有中学必须依照投档清册为新生报到注册,禁止任何中学接收投档清册之外的考生,未报到注册的新生不得申报学籍。市教育体育局将按照报到注册名单进行学籍注册初审。 #
(六)调剂补报 #
7月2日各地各校统计新生报到注册情况,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中学,由各市(市、区)教科体局汇总后,统一报送市教育体育局调剂补报,补报工作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
(七)加分及新政照料
1.加分
#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下述考生可加分投档:少数民族、归侨中学生、归侨孙辈、华侨孙辈、台湾省籍考生加5分,县级及以上政府认定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或其孙辈国家级加15分、省级加10分、市级加5分。加分采取“就高”原则,不累加。 #
中学报送拟加分中学生名单,各镇(市、区)初审确认后公示,并于6月9近日在高考网内登记,市教育体育局公布高考成绩时一并公布,未按量登记的,不享受加分新政。
2.新政照料 #
(1)军人孙辈入学,按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南充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南充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成都市贯彻〈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孙辈教育优待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条例的通知》(政〔2022〕281号)执行。英烈孙辈入学参照军人孙辈入学规定执行。
#
(2)高层次人才孙辈入学,按泸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充市高层次人才孙辈就学管理服务办法〉的通知》(南人才办〔2023〕5号)执行。 #
(3)抗疫人员孙辈入学,按泸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南充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抵御新冠脑炎疫情医务人员孙辈教育优待及关怀工作的通知》(南市教体办〔2023〕10号)执行。 #
(4)精准脱贫计划,省、市级示范中学按招生计划的1%扶贫当地扶贫家庭户(原建卡立卡贫苦户)孙辈入学,在报名中学投档线下50分内从高到低投档。 #
(5)定向分配计划,市级示范中学统招生计划以不高于50%的比列分配到服务区内各所中学分校。不能完成定向分配计划的中学,其剩余名额由县(市、区)统一调配。享受定向分配计划的考生,须在该校连续就读两年且具有即将学籍,正常退学的起码读满2年,投档时在报名中学投档线下30分内从高到低投档。 #
所有享受新政照料的考生材料由各市(市、区)初审,投档时在县域内按相关新政执行,未按量递交材料的,不享受新政照料。 #
四、信息报送 #
各镇(市、区)5月26近日报送高考考生报名信息表(见附件1)、中考考点考场统计表(见附件4)、中考试题需用数目统计表(见附件5),6月5近日报送考试工作相关文件、省级示范中学招生计划定向分配情况统计表(见附件6)。
信息报送至市教育体育局基础教育科,联系人:李承潞,邮箱。 #
五、收费标准
2023年高考收费按浙江省发展和变革委员会、四川省财政厅《关于重新发布全国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钱〔2022〕484号)规定的标准缴纳,每生60元。 #
六、保障举措
#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考及中学招生涉及考生切身利益南充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教育行风,新政性强、规范性要求高,各镇(市、区)要高度注重,牢靠树立责任意识、纪律意识,严格落实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考试招生规范、有序、平稳进行。
#
(二)严肃考风考纪。各镇(市、区)要明晰岗位职责,严格程序,悉心组织,采取有效举措,强化考风考纪建设,防止失密、泄密等考试车祸发生。
#
(三)严格招生纪律。各镇(市、区)要严格执行省、市招生工作相关规定,落实《南充市规范招生“十条限令”》,着力维护招生秩序,规范招生行为。招生工作情况将列入年终对各地目标考评和教育质量评价。 #
(四)完善监督机制。市教育体育局驻局纪检监察组监督电话-。各镇(市、区)要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或监督平台,接受考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要完善招生“黑名单”制度,将严重违法的中学、校长纳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
(五)建立公示制度。各市(市、区)要对享受新政照料的考生进行公示。中学招生要做到办学条件、招生新政、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形式、收费标准、招生结果“八公开”。 #
(六)做好宣传咨询。各市(市、区)和各招生中学要悉心企划招生宣传、咨询、服务和指导工作,采取多种方式,确切、客观、全面地向中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招生新政,正确引导舆论,营造良好气氛。招生宣传材料须报经当地教科体局初审同意后,方可发布。禁止不具备招生资格的学校招生,禁止中介机构和个人进行招生,禁止各地各校接受跨市(州)招生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招生宣传,凡出现上述违法行为并搅乱我市招生秩序的单位和个人,如有举报并经查实,将按管理权限严格追责。
附件:1.2023年广汉市高考考生报名信息表 #
2.2023年广汉市普通中学中学招生计划
#
3.2023年成都市普通中学志愿设置一览表 #
4.2023年成都市高考考点考场统计表
#
5.2023年成都市高考试题需用数目统计表
6.2023年成都市市级示范中学招生计划定向分配情况统计表 #
南宁市教育和体育局 #
2023年4月9日
附件1:2023年广汉市高考考生报名信息表.doc #
附件2:2023年广汉市普通中学中学招生计划.doc #
附件3:2023年成都市普通中学志愿设置一览表.doc #
附件4:2023年成都市高考考点考场统计表.doc #
附件5:2023年成都市高考试题需用数目统计表.doc
#
附件6:2023年成都市市级示范中学招生计划定向分配情况统计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