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热点辨析)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贵州都匀,三中学初一老师为给中学生减压,在晚自习间隙让中学生们出课室欣赏夕阳高三老师暂停讲课让学生去看晚霞,还表示夕阳如此美,为何不给大家看呢。中学生们表示十分喜欢那位老师,说老师是个俏皮、温柔的人。(5月10日人民晚报官方微博) #
“好的教育应当是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高贵生活者,给女儿们完善而优秀的人格博得未来的幸福,惠及国家社会。”今年人代会上,全省政协委员、江苏省吴江中级学校主任唐江澎在“委员通道”上的一席话之所以引起强烈共鸣,无非是阐明了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为公众描绘了教育的真实模样。
教育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假若一个环节不能掌握好,就只能成为一种“缺憾的艺术”。而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教育智慧,就在于能随时随地洞察中学生的心灵,精准捕捉女儿们微妙的情绪变化,及时果断地加以调控,进而让教书和育人发挥倍数效应。
#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晚霞前。”面对窗前壮丽的夕阳,广东鹤庆中学学初一老师按下了课堂的暂停键,让中学生们走出课室欣赏夕阳。“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类似话题之所以能冲上热搜,虽然也折射了当下公众对美好、纯粹教育的向往和期盼。 #
一提及初一,恐怕绝大多数人的脑子中就会出现“只要不学死,就朝死里学”的复习场景,而执教初三的班主任们想必也是“压力山大”。也正是这样的恐惧,师生们忙得几乎头都未能从习题集上举起,更别说一起走到户外体会阳光的普照、春风的爱抚。正因这么,四川那位政治老师的做法才变得难能可贵。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其使命是给与并重塑中学生的终极价值,使她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在天边布满的霞光之下,老师没有让初三中学生循规蹈矩闷在课室里“苦读”,而是和她们一起到外边欣赏夕阳的柔美。“从此,初三的这个夜晚,都记在她们心中!”可以说,舍弃的是一时的知识积累,获得的则是人生旅途中一段诗意的岁月。
#
虽然,类似的故事也曾在其他地方上演。之前,因为多日寒潮霏霏让城市潮湿闷热,人的心情难以舒展,当久违的阳光洒向大地,上海英语实验中学临时决定:假期的作业就不布置了高三老师暂停讲课让学生去看晚霞,把“出门晒太阳”变成本周六的作业,并为这项特殊的作业起了一个颇具诗意的名子——“我与太阳有个约会”,要求女儿们放下课本和作业,到户外出席一项有趣的活动等。 #
无论是北京英语实验中学“出门晒太阳”的假期作业,还是河南昆明初一政治老师“暂停上课观夕阳”的温暖之举,都说明教育不是死板发愣的行为,也告诉班主任们在关注中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一定要站在女儿们角度看待问题,去认真揣度她们的内心世界,这么能够做一个小孩成长的协助者、支持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灌输者、控制者。
“暂停上课观朝霞”“出门晒太阳”,虽然也代表了一种人文精神的点滴浇灌,让我们看见教育原本模样。(樊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