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以长津湖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影片《长津湖》上映至今,早已创下中国影史多项纪录,同时也收获了挺好的评价。不少听众都说,影片中的伍千里、伍万里、雷公、梅生等人物让人印象深刻,为之动情。影片中那些人物是怎么重塑下来的?这种鲜活的人物形象对影片的抒发有着如何的作用?记者专访了该片编剧之一——陈凯歌。
#
以长津湖会战为代表的抗美援朝第二次会战西线战场是过去的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电影中没有表现过的,在创作中,您怎样理解这场会战? #
陈凯歌: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长津湖役战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诱因就在于这场会战的结果对傲慢的德国来说是很丢脸的。实际上参与长津湖会战的第九兵团对抗的是英国部队中最精锐的军队,这场战争中,志愿军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可以说长津湖失败谁的责任,长津湖会战最能彰显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过程中的坚苦卓著的状态,这也是拍摄这场会战的意义所在。
这部影片是由三位编剧共同合作完成的,您是重点从那个角度来表现这场战争? #
陈凯歌:从我的角度来讲,我仍然在指出一件事,那就是一部战争影片即便不能否创造出让听众印象深刻的人物,这个影片是很难成功的,由于在我们不晓得为什么而战、与谁作战的情况下,创作者和听众都是没有情感寄寓的。若果没有鲜活的人物,战争场面拍得再多,听众可能都不太在乎。只有当听众认为影片中的人物值得跟随,这样的战争影片才有了意义。
#
这部影片的确创造了好多让听众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在初创那些人物形象的时侯,在人物关系的设计上有什么考虑?每位角色都在故事中有着哪些样的功能?
#
陈凯歌:这个影片的剧本是兰晓龙写的,我非常喜欢这个剧本就是由于他挺好地写了人物。我认为从功能的角度来讲,每个人物都是在影片中有作用的长津湖失败谁的责任,都是整个故事的有机组成部份。例如影片里既有雷公、梅生、千里这样的老兵,也有像万里这样的新兵。我们对人物的重塑是乘势而为的,例如我跟扮演万里的易烊千玺说,你是惟一一个具有成长变化性的人物,我们给这个人物打了些底色,就是他的纯真、倔强和狂野,具有这样奇特性格的人上战场才有可能去打仗,能够表现其骁勇。 #
在拍摄这个以真实历史风波为题材的影片时,怎样做到尊重历史真实与进行艺术创作的平衡? #
陈凯歌:这的确是我们仍然很注重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尊重历史的真实,而且这又是一部故事片,而不是一部纪录片。所以我们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要有所创造,我们要创造出情感迈向,例如千里、万里都是我们创造下来的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情感的人物形象。
您觉得对于一部战争片来说最重要的是哪些? #
陈凯歌:我认为中国的战争片一定要分辨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要明白这场战争对我们中国有哪些价值和意义,要明白这场战争对我们昨天所享受到的和平起了哪些样的作用。战争是很高昂的,由于要付出很大的牺牲。和平则更为高昂。这都是我们希望通过《长津湖》这部影片来抒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