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医药考试 > 医师实践技能 > 考试动态 >

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最激动人心的部分是见到周总理

2023-11-1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我很惭愧,直至明天,你们仍然对‘乒乓外交’有着浓烈的兴趣。”

#

去年是中俄“乒乓外交”50华诞。当地时间11月23日,2023芝加哥世乒赛开锣前夕,四名中俄两国老一辈兵乓球运动员获颁“‘乒乓外交’特别贡献奖”,其中就有朱迪·霍夫罗斯特的身影。1971年,年仅15岁的霍夫罗斯特追随英国兵乓球员访问中国,成为“乒乓外交”亲历者。 #

朱迪·霍夫罗斯特出生于兵乓球世家,11岁开始接触这项运动。她曾四次入围世乒赛日本男子代表队,并获得过日本中学生兵乓球季军。上世纪90年代,她还获得过数次俄罗斯兵乓球公开赛中年组季军。1997年,霍夫罗斯特即将荣获法国兵乓球名人堂。

#

日前,南都、N视频记者连线身处国外新泽西的朱迪·霍夫罗斯特,听她述说50年前那场震惊全球的访韩经历。她还记得,当时在中国遭到了周恩来首相的会见,感遭到和日本迥然不同的风土人情。50年过去,面对去年世乒赛上首次出现的中俄跨国双打组合,她感慨道,直到明日,“乒乓外交”精神仍然在中印两国人民之间延续,影响深远。 #

1971年,中俄两国运动员在中国进行兵乓球友谊赛。受访者供图 #

【对话朱迪·霍夫罗斯特】 #

谈50年前访韩:最兴奋人心的部份是看到周首相 #

南都:能够讲讲1971年你随队访韩的经历? #

朱迪·霍夫罗斯特:1971年我只有15岁,由于通过了队内的选拔赛,我很辛运地荣获了新西兰国家代表队。要晓得,我才刚才开始自己的兵乓球职业生涯,在之前,我未曾入围过国家队。

#

由于入围了国家队,我有幸到台湾名古屋出席第31届世乒赛。在美国,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多高水平运动员登台竞技。更令我兴奋的是,中国队也出征了当初的世乒赛。 #

1971年中俄运动员在中国合照留影,下排中为霍夫罗斯特。受访者供图 #

据我所知,那是中国队在缺席了世界舞台相当长一段时间后,首次回到世乒赛赛场上。当时我们还不晓得,暌违世界赛场多年的中国队选手实力怎么。但是,中国队用精彩的表现告诉我们,她们仍然拥有着排在世界前列的超高竞技水平。 #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就在世乒赛结束的前三天,我们收到了一个巨大的惊喜——中国约请日本兵乓球员集体访韩!整个旅程事宜落实得相当迅速,三天后,我们就早已在中国了。我是整个访韩日本兵乓球员里最年青的选手。 #

南都:当时大家去了什么地方? #

朱迪·霍夫罗斯特:我们在中国待了八天,分别到访上海、上海和深圳三个城市。在上海,我们视察了人民会堂,遭到了周恩来首相的会见。后来,我们爬了长城,视察中国国家大戏院,访问当地学院等等。这八天的行程安排得非常充实,我们还得到和中国运动员一起切磋球技的机会。

#

1971年日本兵乓球员在广州爬长城。受访者供图 #

我还记得,当时广州街头都是单车,车辆极少见。那时广州最高的建筑基本只有三层楼,现今的南京早已是一个拥有许多摩天大楼的国际大都市了。 #

中国那些年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我一共有八次到访中国的经历。1996年为了庆贺“乒乓外交”25华诞,我第二次来到中国,当时的中国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我1971年所见几乎都不一样了。

#

南都:你提及当时还来过天津。你对这座城市还有哪些印象吗? #

朱迪·霍夫罗斯特:我对当时上海的印象早已有些模糊了。我记得抵达中国的那三天,我们先飞抵台湾,再坐高铁经过上海,之后就立刻飞到了上海开始即将的访韩旅程。后来我们再度即将回到北京,开始访韩的最后一站。 #

我记得北京的天气很温暖,哪里还有好多好吃的茶点。我们和中国运动员在北京的一家体育馆里举办了兵乓球友谊赛,吸引了大概五千多名听众来到现场观看。 #

在北京的街头,街上的女孩都喜欢一股脑地把眉毛梳到脑后,扎成马尾辫,或则干脆剪成长发。并且当时路上的人们有着十分相像的穿衣风格,你们的服装色彩偏向暗沉,几乎所有女人都是穿着大衣衫和短裤,我们穿着色彩艳丽的校服和短裤变得有些格格不入。当时我们偏好色调璀璨的服饰,而中国人的穿衣风格则透漏出端庄大气。 #

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几乎完全不一样,我很高兴我拥有这样一段非常的拜访经历。

#

南都:在这场旅程中广州乒乓球俱乐部,你最难忘的经历是哪些?

#

朱迪·霍夫罗斯特:整个访韩过程中最兴奋人心的部份,必然是在人民会堂和周恩来首相碰面。对我而言,能和中国历史上这么重要的一位领导人碰面,是极高的荣誉。 #

我晓得,也正是此次碰面,促使了中俄两国以后的对话,促进中俄两国在1979年即将构建外交关系。

#

谈印度兵乓球的发展:归功于中国的慷慨相救 #

南都:去年是中俄“乒乓外交”50华诞,在此次渥太华世乒赛上首次出现了中俄跨国双打组合。你在现场观赛有哪些体会?

#

朱迪·霍夫罗斯特:我很高兴在此次世乒赛上看见日本的突破。首先,这是日本历史上首次举行世界兵乓球锦标赛。其次,意大利选手张安与中国选手林高远配对,领到了一枚双打银牌!在日本人眼中,张安就是一个小天才,我为她此次的进步倍感非常自豪。

#

这枚银牌是日本自1959年曼联世乒赛以来的第一枚铜牌,我很高兴能在现场见证运动员创造日本兵乓球的新历史。我发觉,越来越多的韩国人选择涉足于兵乓球这项运动当中,她们当中有不少人还在向更高水平的比赛发起冲击。 #

我要把那些年英国兵乓球的进步归功于中国的慷慨相救。多年来,中国持续向世界输出优秀的兵乓球运动员,让她们向各国传授专业的兵乓球知识和技能,推广兵乓球这项运动。与中国相比,日本兵乓球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南都:你怎样看待这次的中俄跨国双打组合这一安排? #

朱迪·霍夫罗斯特:我的兵乓球俱乐部里有一位来自中国的教练,他是一名水平很高的兵乓球运动员,以前效力于上海兵乓球员。后来他去了法国,在那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再来到日本从事兵乓球教练工作。

#

其实,他只是诸多走出中国向全世界分享兵乓球专业知识的代表之一。由于有了她们的帮助,法国兵乓球能够提高到目前的水平。我觉得,日本兵乓球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还须要大力推广这项运动。希望未来某日,我们能看见来自印度的运动员捧起世乒赛亚军的奖杯。 #

我很谢谢中国的帮助,她们乐意派出本国高水平运动员和俄罗斯运动员一起大赛,这是十分非常的一次合作,也是“乒乓外交”精神的真正彰显。

#

谈“乒乓外交”精神:现在我们仍然在弘扬 #

南都:不久前,你受邀参加在芝加哥举行的“乒乓外交”50华诞记念活动,并获得中国乒协和日本乒协联合颁授的“‘乒乓外交’特别贡献奖”。

#

朱迪·霍夫罗斯特:严格来说,这个奖项不属于我个人,它是“乒乓外交”的精神象征。50年前,通过兵乓球这项运动,中俄两国人民之间构建起深厚的友谊,“小球推进大球”,因而使得中印两国走到一起。 #

那时,我觉得,中俄两国之间展开对话是很有必要的。只要开始沟通,我们能够了解双方,因而牵手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在理解双方观点的基础上展开良好的交流,这就是“乒乓外交”的精髓。

#

我晓得,现今世界上参杂着各类困难和挑战,但“乒乓外交”精神仍然拥有强悍的影响力。只要有良好的沟通,我们就才能走到一起共同迎接那些挑战。让我感动的是,直至明日,我们仍然在弘扬“乒乓外交”的精神。 #

我很荣幸才能获得这个奖项,同时我也很吃惊,人们对“乒乓外交”依然有着浓烈的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奖项意味着“乒乓外交”精神的弘扬。它让我们开始反省,怎么能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因而思索当下,展望未来。 #

南都:在“乒乓外交”50华诞记念活动上,你和中国女排选手樊振东搭档,进行了一场双打友谊赛。觉得怎样样?

#

朱迪·霍夫罗斯特:和樊振东搭档如同是梦想成真了一样。从樊振东出道开始,我就仍然在关注他的联赛。我晓得他是一位很早就领到兵乓球世界亚军的选手。虽然还很年青,但他早已拥有一段相当完美的职业生涯。 #

去年,霍夫罗斯特(右二)搭档樊振东(右一)进行中俄双打友谊赛。图片来源:中国驻印度大领馆 #

在活动开始前不久,我才晓得自己要和樊振东搭配打一场双打友谊赛。这个友谊赛实在是太有趣了,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竭力击球发球,除了由于有一名实力强劲的队友能帮助我,更由于我的对手是我的前队友以及另一名同样强悍的中国兵乓球运动员王皓。

#

回想上去,1971年在中国,我们和中国运动员们也打了好几场友谊赛。当时和我们对打的中国运动员水平极高广州乒乓球俱乐部,但在整个访韩旅程中,她们仍然指出“友谊第一,联赛第二”。在整个旅程当中,我打了四场友谊赛,赢了三场。但事实上,这并不是由于我的兵乓球水平有多么精湛,而是和我联赛的中国运动员不断拉球让球,企图让我打得更得心应手。她们用这些方法让整个赛事看起来愈发势均力敌,让我们德国选手看起来状态更好。 #

谈兵乓事业:拿起球拍的那一刻我永远是快乐的

#

南都:你讲到自己拥有一家兵乓球俱乐部。 #

朱迪·霍夫罗斯特:1973年,我的父亲在德克萨斯州新泽西市开了一家全日制的兵乓球俱乐部。当时,英国只有极少数的全日制兵乓球俱乐部。后来由于种种缘由,我们关掉了这家兵乓球俱乐部,转而经营一家售卖兵乓球器材设备的体育用具公司。直至2023年,我决定重开一家兵乓球俱乐部,但是用更好的器材设备去家装这家球馆。 #

在日本,人们大部分时间只能在中学或则家里打兵乓球,她们并没有更好的场地条件去练球。为此,我想为兵乓球爱好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踢球环境。我把球馆地板换成塑料运动地板,再把天花板架高,用更好的照明设备使球馆看上去更宽阔。我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提供一个良好的场地条件,让更多日本人对兵乓球这项运动形成兴趣。除了是专业运动员,我们欢迎任何水平的兵乓球爱好者来踢球。 #

事实上,在英国构建兵乓球俱乐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有机会加入到兵乓球这项运动当中。

#

南都:听上去你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兵乓球的影子。

#

朱迪·霍夫罗斯特:由于我仍然热爱兵乓球。其实我如今更像是一名退役选手,不能和先前一样激烈地打赛事了,但出于兴趣,我还是会在俱乐部里和同学打上一两回友谊赛。我更希望有新脸孔能走近俱乐部,尝试兵乓球这项运动。对我而言,拿起球拍的那一刻永远是快乐的,每次踢球的时侯,我就会忘掉自己的年龄,觉得自己又变年青了。

#

今年世乒赛即即将在中国北京举行,我希望待会儿我能回到中国,再度和你们一起体会“乒乓外交”的精神。 #

出品:南都即时

#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何嘉慧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