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建筑考试 > 一级建造师 > 专业辅导 >

东南大学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

2023-12-1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西南学院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省重点学院,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院之一,2023年步入一流学院建设院校A类名单。校区位于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占地面积5888亩,建有四牌坊、九龙湖、丁家桥等学校。 #

西南学院是我国最早完善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胜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盛誉。西南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年经近代知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极力提倡,以成都高等师范分校为基础即将构建国立西北学院,成为当时国外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学院之一。郭秉文先生出任首任院长,他周咨博访、广延名师,数十位知名学者、专家荟萃东大,遂有“北大以文史哲闻名、东大以科学名世”之赞誉。1928年中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学院,设理、工、医、农、文、法、教育七个大学,学科之全和规模之大为全省院校之冠。1952年全省院系调整,中学文理等科迁入,以原中央学院工大学为主体,先后划归清华学院、交通学院、浙江学院、金陵学院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学院本部旧址构建了上海工大学。1988年5月,中学复改名为西南学院,华诞日为每年6月6日(原国立西北大校区庆日)。2000年4月,原西南学院、南京铁道医大学、南京交通高等本科校区合并,南昌地质中学划归,成立了新的西南学院。 #

西南学院不断探求办学、育人之道,底蕴了优良深厚的历史传统。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理念,到“民族、民主、科学”的南高精神;从国立西南学院“止於至善”的校训,到国立中央学院“诚、朴、雄、伟”之校风,到上海工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学风,百余年来,西南学院为发展科学、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东大人去创造辉煌的业绩。

#

经过115年的创业发展,现在的西南学院已成为一所以文科为主要特色,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1470人,其中研究生15614人。专任班主任283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班主任2314余人,占班主任总量的比列为80%,正、副中级职称1935人,博士生指导班主任925人,硕士生指导班主任2151人,两院教授12人,法国科大学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荣获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45人,黄河学者青年学者项目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3人,国家“十二五”863计划主题专家3人、国家科技计划专项专家1人、国家重大专项专家2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4人,全省十大青年法学家2人。 #

目前,中学设有30个院(系),拥有76个专科专业,3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囊括15个二级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植)学科,13个广东院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二期项目立项学科(群),1个四川省重点序列学科,17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并借此为依托产生了一批重点科研基地。近些年来,中学大力强化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9月,校区步入一流学院建设院校A类名单,11个学科上榜一流学科名单,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讯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等,荣获学科数位列全省第8。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学科5个,分别为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艺术学理论,获得A+的学科数并列全省院校第8位。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物理、药理学与药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社会科学概论等11个学科步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位列32位、计算机科学位列35位,这两个学科都已步入ESI世界前1‰。 #

在常年的办学实践中,西南学院坚持“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教学投入,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努力推动素养教育,着重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中学在坚持“重基础、重实践、重素养”本科教育教学传统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卓越化、国际化、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的新境界。西南学院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学院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首批施行院校;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示范院校,荣获教育部“全国院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是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大夫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院校之一,是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试点和七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试点中学之一。校区共有5个专业荣获国家级综合变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荣获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6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荣誉称号;8个实验中心荣获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3个中心荣获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2位院长连任新一届全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5位院长连任高等中学相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书记委员。11个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连续三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银奖。中学建有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中学建有一大批校内外实践基地,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立项各级学院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500余项,组织出席各级各种学科大赛100多余项,并取得了优异成绩。2023年第三届互联网+全省学院生创新创业比赛中取得1金1银2铜的殊荣,铜奖项目荣获全省亚军佳绩;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学院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得2个特等奖、2个银奖和2个二等奖,以总分420分位列全省第三,广东第一,并夺得“优胜杯”;2023全省学院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全省银奖9个、二等奖10个,银奖数在全省院校中并列第一,这是西南学院连续两届银奖得奖数在全省院校并列第一;2023年日本土木工程学院生钢桥大赛国际级银奖;2023年日本学院生物理建模大赛中获得国际级银奖,2023年全省学院生物理建模大赛中获得全省银奖5项,银奖得奖数并列全省院校第一;2023年中国教育机器人竞赛中国家级特等奖;第十二届全省学院生交通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银奖等。2023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变革示范院校”99所院校之一。

#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西南学院以“培养高素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变革,不断转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近些年来,中学塑造了一批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嘉奖的中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培植的优秀学子获得各类奖项。其中许德旺朋友获得“中国学院生自强之星”标兵、孙俊朋友获得中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奖等重要荣誉。中学共获得全省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篇,全省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31篇。2007年起,中学连续举办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学院公派出国留学项目”的选拔和推荐工作,共派出研究生1599名,其中攻读博士学位411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082人。同时积极举办广泛的国外外学术交流,大力推动联合办学,与美国蒙纳士学院合作的西南学院—蒙纳士学院上海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已即将招生1006人,已结业458人;与日本雷恩一大的合作,开辟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合作的新渠道。 #

西南学院以“科教兴国”为己任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须要出发,积极举办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战略高技术研究,已成为在国外外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高新技术研究和幅射的重要基地。2011~2023年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22项,其中2011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银奖1项、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银奖1项。2023年,科研经费到款23.1万元。发明专利申请2556件,发明专利授权1545件,申请PCT专利34件。SCI论文收录2689篇,位列全省院校第19位;EI收录论文2644篇,排行第12位。近两年共牵头获得教育部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6项,其中银奖1项;牵头获得湖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0项,其中银奖8项;牵头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5项,其中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12项。 #

中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成效明显。山东省内院校科技工作为湖南服务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西南学院在科技项目及团队、科技经费、科技基地、四技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项目初验鉴别、专利情况、科技成果得奖等七项指标中每年均位列前茅,但是多数指标居全省院校第一。西南学院国家学院科技园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培植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平台,目前,创新创业载体达20余万平方米,在园企业300余家,结业企业1000余家,已成功培植了以四川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途牛旅游网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

西南学院是我国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学院之一。变革开放以来,国际交流活动愈发活跃,已与日本麻省理工大学、美国北卡罗莱纳学院修道院山中学、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学院、美国加洲学院欧文学校、英国剑桥学院、英国伦敦学院、英国伯明翰学院、英国爱丁堡女王学院、瑞士联邦伯尔尼高工、德国斯图加特工业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大学、东京工业学院等150多所学院和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交流合同。西南学院发起成立了中英学院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中英学院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是中国与俄罗斯合作构建的第一个以工程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学院联盟。联盟英方学院包括:阿姆斯特丹女王学院、伯明翰学院、卡迪夫学院、伦敦学院大学、诺丁汉学院和华威学院等6所。在校留中学生人数达到1947人,其学校历留中学生1492人,占总人数的76.6%;留学研究生713人,占学历留中学生比列47.8%,学历留中学生和留学研究生数均居全省第一。中学在英国和爱尔兰设有3个孔子大学。

#

2006年春季起,中学主教学区迁至九龙湖分校,由此撕开西南学院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九龙湖分校坐落丹徒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总面积3752.35亩。九龙湖学校建筑规划以西南学院的历史遗韵为根据,采取公共核心教学组团与专业教学部族组团相结合的校园建筑形态,产生中西合璧、绿色开放的森林之城和活力之城。九龙湖分校已建成教学区、科研实验区、行政区、本科生生活区、研究生生活区、教师生活区、后勤保卫区等,总建筑面积约78.97万平方米。目前,中学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种图书资料424.99万册。 #

明日的西南学院将秉持“止于至善”的校训和“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学风,打造清寂气正的师德师风,构建爱岗敬业、精于施教的优良教风,产生热爱学习、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全面推进综合变革,持续建立现代学院制度,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大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着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服务和文化弘扬创新能力。根据“强势文科、优势理科、精品工科、特色医科”的学科布局和“多学科融合、理工文医综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的一流学科建设思路,推动学科建设脚步,明晰重点,分类支持,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和一大批国外前列学科,争取尽快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东大知性、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学院,到2023年,校区整体实力达到世界一流学院水平;到2030年,校区跻身世界一流学院行列;到本世纪中叶,中学步入世界一流学院前列。(2023年1月更新)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