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建筑考试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动态 >

议会制共和制 “苍蝇飞过都要捂着屁股”的印度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3-01-3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印度,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

1997年7月25日,对于印度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一天,因为就在这一天,时年76岁的科切里尔·纳拉亚南当选为印度共和国第10任总统。 #

隶属于印度人民党的科切里尔·纳拉亚南的当选之所以引人注目,根本原因在于他是“贱民”出身。要知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国家,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根深蒂固,“贱民”作为比首陀罗还卑贱的种姓,是印度社会公认的“不了接触者”。在这样的背景下,贱民能够登上国家元首宝座,成为名义上的三军统帅,本身就已经创造了历史。

#

而在印度这样一个世界最大民主国家,科切里尔·纳拉亚南只是创造历史的开始。10年后的2007年7月21日,印度诞生了首位女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同样来自印度人民党。

#

相比于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在印度这个“苍蝇飞过都要捂着屁股”的国家,女性总统的出现比贱民总统更有冲击力。 #

而对于印度人民党而言,这样的历史性突破还只是个开始,尤其是2014年出身吠舍种姓的莫迪当选印度总理后,印度人民党不断“突破底线”,除在今年推出印度历史上第2位贱民总统拉姆·纳特·考文德,更再接再厉,于今年抬出了来自部落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德鲁芭蒂·莫尔穆。

#

相比于此前的贱民总统和女总统,莫尔穆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集合了“女性”、“贱民”等一系列因素,是印度人民党“突破底线”的集大成者。 #

那么,如果胜券在握的莫尔穆成功上台,对印度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意味着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进一步松动,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彻底改观呢?静夜史认为这是典型的痴人说梦。

#

因为印度总统,本身就是一个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

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国家政体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保留了皇帝或国王的君主立宪制,如英国、日本;二是没有皇帝或国王的民主共和制,如美国、法国。印度居然被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殖民了200多年,但却走上了民主共和制政体。

#

而民主共和制内,又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如德国、总统共和制如美国以及半总统共和制如法国。由于印度的国家权力来源于议会,因此议会制首脑即总理才是国家权力的实际掌控者,总统不过是站在幕后的虚职,俗称“傀儡”或者“吉祥物”。 #

因此,议会制共和制下的印度,莫迪是叱咤风云的印度领袖,印度总统不过是印度人民党争取选票的手段罢了。

#

事实上,出身低种姓的莫迪很早就认识到:在印度这个种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国家,人口结构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顶小底大的金字塔型。所以,拉拢人数众多的低种姓,包括占印度总人口达16%的贱民阶层,是印度人民党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 #

而贱民出身的总统,就是对低种姓尤其是贱民阶层的最好拉拢。同样的,印度女总统的出现,也是为了拉取女性选票。出身部落的莫尔穆被推上高位,也体现了印度人民党来者不拒,不放弃任何一张选票的决心。

#

所以,在议会制共和制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印度总统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实权。而当作为吉祥物的印度总统被叠满各种buff,其维持印度人民党在印度政坛一家独大地位的野心就更加暴露无遗。

#

所以尽管莫尔穆在之前担任地方官员时赢得了诸多赞赏,被当地人和政府官员亲切地称为“大地的女儿”。但这改变不了印度总统作为印度政坛吉祥物的现状,更不可能对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种姓制度的松动有颠覆性的改变。 #

那么,为何印度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以至于建国70多年依然不曾真正取缔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印度掌权者,本就是种姓制度的直接受益者。而在他们普遍缺乏自我革命觉悟的情况下,废除种姓制度从来都是一句废话和空话。

#

而种姓制度在印度之所以大行其道,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然文明被各路征服者不断覆盖,但雅利安人创造的种姓制度议会制共和制,迎合了“不爱武装爱红妆”的印度“国情”,起到了低成本殖民的巨大作用,于是种姓制度一脉相承。

#

17世纪英国殖民者漂洋过海来到南亚次大陆后,为了强化对南亚次大陆的殖民议会制共和制,对种姓制度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并最终让种姓制度成为今日等级森严的样子。 #

在极端固化了英属印度社会阶层后,英国对英属印度采取了“以夷制夷”的统治模式,笼络印度土著高层组成“统治者联盟”。

#

而这些地头蛇在跟着英国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后,萌生了“翻身农奴把舞跳”的思想,于是在1885年有了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 #

只是,国大党作为英国殖民英属印度的既得利益者,比古代中国的士绅阶层还要首鼠两端。毕竟对印度民众而言,它们是抗英大业的领导核心,但对于英国殖民者而言,它们又是忠贞不二的带路党。

#

所以以甘地为核心的国大党领导们经过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创造性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在糊弄印度民众的同时也让英国殖民者喜闻乐见,最终成为印度抗英运动的主流形式。 #

甘地之所以不敢发动群众进行暴力革命,就是因为惧怕民众革命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进而砸碎了自己的饭碗。所以他们只能在自欺欺人的自虐中不断等待,直到英国在二战后被彻底打回原形。

#

而英国在不得不卷铺盖滚蛋时,自然愿意将权力交给靠谱听话的印度国大党,于是印度共和国横空出世。 #

因为压根儿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争或革命,因此独立后的印度高层相比英属印度时期换汤不换药,或者说,根本就是同一拨人。

#

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印度在建国后不久就颁布了废除种姓制度的法令,但这注定只能是自欺欺人。

#

毕竟,没有革命或战争的推动,印度上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改变“政令不出新德里”的窘境,下不能将统治力延伸到基层各个角落,推行大规模土地改革为工业化铺平道路,中不能废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为工业化释放人口红利。 #

所以,在印度政府难以触及的基层,种姓制度在发挥作用。在整个国家都是一盘散沙和山头林立的状态下,种姓制度是最好的粘合剂。

#

所以,作为种姓制度既得利益者的印度高层,也很快学会了以种姓制度推动统治的落地执行。

#

只是,印度作为名副其实的散装国家,除了印度教徒,还有穆斯林,更有锡克教徒和佛教徒等异教徒。而种姓制度作为印度教的特产,理论上只能管印度教徒,所以想要整个印度社会的稳定,光靠种姓制度怎么行?

#

面对这种局面,印度总理莫迪再度经过冥思苦想,创造性提出了“大印度教主义”,即将印度教推上高山仰止的位置,并极力打压其它教派。

#

虽然这种搞法只是拉拢了印度的大部分人,并在客观上激化了印度的宗教矛盾,但却也更加稳固了印度教的主导地位,相应的也强化了印度人民党的举足轻重。

#

所以,从印度70多年的发展来看,种姓制度非但没有废止,反而更加变本加厉。而种姓制度的大行其道,也是印度社会男尊女卑现象的直接根源。

#

在印度教的典籍《奥义书》中,一再强调女人只是男性的附属物品,她的一切都归于男人;另一本经书《摩奴法典》中也表示女性必须严格屈从于夫君和父亲。不仅如此,《摩诃婆罗多》中还把女性描述成罪恶的化身,声称梵天创造女性就是为了让其蒙蔽世人心智,如果要想有所修为,就必须控制这些恶魔。 #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教徒们更加觉得蔑视女性就等同于"遵守法律法规",推动了男尊女卑的变本加厉。另外,高种姓男性可以娶低种姓女人,女性则需要付出更多嫁妆,无形中增加了女性的养育成本,推动印度层出不穷的女性溺毙现象,于是女性地位不断下降,印度也沦为如假包换的强奸之国。 #

所以,无论莫尔穆能不能成为印度首任出生于部落的女总统,都不影响印度种姓制度以及男尊女卑现象的盛行。 #

在静夜史看来,印度想要改头换面,需要的是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或战争,而不是不断叠buff,欺骗别人的同时自欺欺人。只是,当前的国际环境,已经不允许印度“补课”了,印度的结局,就如同没有地基的高楼大厦,最终结局只能是越高越摇摇欲坠,最终轰然崩塌。

#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