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建议中小学“晒课表”体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正在召开。在本届人代会召开前夕,多路媒体采访了几位人大代表,他们关注的话题都聚焦在学生的体质健康。
#
建议中小学体育课“晒课表”
#
体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提出,建议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开齐上好体育课,开展中小学体育“晒课表”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以往存在的挤占体育课以及“阴阳课表”等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叶仁荪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校体育课开不足、开不齐现象并非个案,学生的体型、体能、体质问题仍较突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受考试评价指挥棒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并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
“一些学校没有开齐开足体育课,除了极个别可能由于体育师资不足未能开设外,更多的是将体育课时间调剂给文化课,因为文化课要参加升学考试或者分值更高。”叶仁荪说,这里隐含着一个逻辑,就是上了体育课可能就会影响到文化课的考试。实际上,将体育纳入中考科目并且计分,实施的效果是既提高了运动技能,又没有影响到文化课考试。 #
据介绍,江西2008年开始将体育纳入中考,很多家长早晚还与孩子一同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据教育部对江西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开展的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江西两个年级学生的身体形态、体能均高于全国平均值,而肥胖率却低于全国平均值。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近视率筛查结果也显示,江西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以及两个年级学生近视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这说明,体育与智育并不互相排斥,而且一些竞争性、对抗性体育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增进智育,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促劳,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真正落到实处。”叶仁荪说。
#
目前,江西正在开展体育“晒课表”活动。“建议全国各地也能开展类似的‘晒课表’活动,以此督促各校能把体育课开齐上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叶仁荪说,与此同时,加强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的衔接和联动,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充分利用好课后“三点半”的时间中国体质健康网,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课后体育活动,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受用的体育锻炼习惯。 #
同时,叶仁荪建议,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关键在教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围绕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经常性的课余训练,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并通过开展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胜负,不断磨砺自我、战胜自我,锻造坚韧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
为完善评价机制,叶仁荪建议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机制,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以此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
“建议形成育人合力,进一步动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紧密合作,统筹推进体育社会资源聚合、教文体资源融合、家校资源整合,共同搭建协同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叶仁荪说。 #
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升学考试的综合评价体系中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副所长何琳建议将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升学考试的综合评价体系中。何琳表示,学校健康教育在全民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对青少年群体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进而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何琳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学校健康教育的教材很不规范,学校自主选择的教材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老师根据自身理解从网上下载来的,实际内容并不适合该年级的学生。学校的健康教育课时安排灵活性较高、开课率不足,甚至经常出现被占用的现象。何琳建议,健康教育应从体育与健康课中独立出来,把健康教育课纳入各年级的学生课程表中国体质健康网,有系统的进行教学计划,并将其纳入中小学生升学考试的综合评价体系中,用更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导向,推动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完善体育中考改革,探索高中综合评价纳入高考分数 #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定州市西关南街小学副校长柴会恩建议通过制度保障,发挥学校体育的立德树人功能,推动学校把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之中。建议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共同推进体育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 #
她希望完善体育中考改革,推出体育健康工作的典型,探索高中阶段将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也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最终进入高考分数。
通过体育活动,让男孩更像男孩
#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透露,自己将向大会提交《关于在“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中注重性别差异化教育的建议》。熊思东称,当前,不少男生表现出做事畏缩、依赖性强,个性喜静怕动、胆小无主张,缺乏冒险、勇敢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信心不足等与传统“男子气概”相悖的气质特征,引发社会、家庭担忧。熊思东认为,在“五育并举”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真正让“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
#
熊思东建议,应根据学生性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并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策略。例如,在体育教育中,针对不同性别开设差异化课程,引导男生更多地参加足球、篮球、橄榄球、击剑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引导女生更多地参加艺术体操、跳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柔韧性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