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建筑考试 > 一级建造师 > 考试动态 >

土地的誓言课文笔记 龙华新区观澜二中崔丽芳“课堂活动设计”(

2023-01-1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设计的取与舍

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二中 崔丽芳 #

[摘要]自己平时上课,也是在设计环节,好像是在环环相扣,天衣无缝。然而,从训练的角度上来讲,恰恰浪费了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对于我来说,这个颠覆性的认识很深刻。余老师说:“课文不是拿来问的,不是拿来教的,而是用来训练学生的”。如何训练,就需要老师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之上,设计恰到好处,层层推进的有力的训练板块。课中不见花架子,没有喧闹,有的是学生的积累(显性积累和隐性积累)、思考、思维的提升。《土地的誓言》这节课的亲身体验让我对“课堂活动设计”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懂得了更多的取与舍。

#

[关键词]板块活动设计取舍

#

余老师的大作中,处处可见“趣读”“美读”“创意”“角度”“味道”等词语,这是一种热爱。对于生活,对于职业,对于学科,对于教材的热爱是成就一切的根基。我也循着这条路,想试着发现更多的不一样,于是,这次培训展示课,我选择了《土地的誓言》来尝试。从对课文的解读到课堂活动的设计,再到最后的课堂呈现,都得到了余映潮老师可贵的点评。

#

余老师点评的内容是一股巨大的冲击力,颠覆了我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浅层认识。自己平时的上课,也是在设计一个连着一个的环节,好像是在环环相扣,天衣无缝,然而,从训练的角度上来讲,恰恰浪费了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对于我来说,这个颠覆性的认识很深刻。余老师说:“课文不是拿来问的,不是拿来教的,而是用来训练学生的”。如何训练,就需要老师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之上,设计恰到好处,层层推进的有力的训练板块,课中不见花架子,没有喧闹,有的是学生的积累(显性积累和隐性积累)、思考、思维的提升。 #

《土地的誓言》这节课的亲身体验,让我对“课堂活动设计”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懂得了更多的取与舍。

#

一、活动板块取其分明,舍其模糊。 #

余老师说:所谓“板块思路”,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教学思路。同时强调了这种教学设计的手法的明显特点:1.教学板块有序地连缀,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块一块来落实;2.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3.板块要有过渡和照应,板块组合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总之,科学的板块设计,彻底地改变了老师天长日久形成的线性的设计思路(也就是提问回答如此反复式的思路)。老师提取课文中有效的训练资源,整合成一个又一个的训练活动,构成横式结构。老师设计板块的形式,要么训练朗读,要么训练背诵,要么训练写作,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板块式课堂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占有时间,真正成为课堂上实践活动的主体。 #

我执教的《土地的誓言》,板块切分不明晰,显示出自己对活动板块设计的不熟悉。尽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有了切分板块的意识,但缺少系统化,不能让学生在每一个板块中得到很好的训练。其中,相对比较完整的环节有两个:其一,是字词积累板块,其二,是亮点寻踪板块。即使这样,我设置的训练还很有欠缺。例如:识字板块,由于本课的词语有些比较抽象,所以,我采用把词语放到语境当中来积累的策略。我抽取了文中的关键句,进行调整,连接,把需要积累的词语用在适当的位置上,然后,以文段的方式呈现。这样,一方面可以积累词语,一方面可以回顾课文,我来读,学生来写。然后,纠错,答疑,最后齐读巩固。余老师说,这个环节比较有创意,不过如果能让学生试着自己再说句话,用上某些词,有了这一步,这个识字的活动板块会更加完好了。

#

自己的课堂,模糊的环节设置太常见,误时、误课、误人。这次培训,我才真正明白:板块分明的活动设计,能够集中精力攻一点,日积月累,逐层训练,高效的课堂才能自然生成。 #

二、活动板块取其有力,舍其平俗。

#

余老师强调:板块活动,就是老师组织活动,学生以集体活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实践活动。活动要有力,就必须有明确的要求,有学生的思考与呈现,有高品质的师生交流对话,最后有高质量的活动小结。尤其要注意,给学生时间去生成,让板块在活动中得到很好的落实,最后,留时间让学生做好笔记,在课本上定格这节课的精彩小结,是学生积累知识,提升自己能力的必经之路。 #

以《土地的誓言》中的一个环节为例,字词训练板块完成之后,是文意把握,我理解的文意把握太狭隘了,没有提出能够有力训练学生的活动要求。我只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回顾我在刚才字词文段的内容,说说本文表达了什么情感?我的设计就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完成我自己的板书:第一层,是对土地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对故乡的热爱。第二层,是对敌人的愤恨。第三层,是为解放家乡而战斗的决心。这是一个课中的常态环节,然而,余老师告诉我,这是常态课中的平俗环节。老师让学生对文意的把握,不能停留在这几个板书的关键词上。单就概说课文这一点,余老师就可以设计出很好的训练能力的活动。 #

余老师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有“认识课文”这个板块。老师点拨:可从故事内容、人物、文章结构、文章技法、文章给人的启迪等角度来认识课文。同学们阅读,思考。然后,同学们课堂发言,表达对课文的认识,教师组织课堂交流活动,同学们表达见解。如:这是一篇记叙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这是一篇以“我”的活动为线索的文章。这是一篇叙议结合、层次分明的文章。……教师小结,与同学们对话交流,重点突出如下五点:这是一篇——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先叙事再述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基本上是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

余老师强调:这里的“认识活动”是自由的,角度是开放的。师生完成了对课文不同角度的“概说”,为切入后续的教学环节“赏析活动”进行了充分的铺垫。另外,还有一种特别的课文内容概括,要求明确,形式也有具体规定的“概说”,如《泥人张》第一个教学环节的课文概说,训练同学们的概说能力。活动要求是:1.从“内容”的角度来 概说。2.从“情节”的角度来概说。3.从“人物”的角度来概说。4.从“主题”的角度来概说。请同学们自选话题,用百字以内的篇幅,用“写”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概说。余老师强调:这里的“概说”对学生的训练力度显得更强一些。

#

“概说课文”是一种非常好的既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又能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训练的好办法。“概括课文”的方式多种多样,如一句话概括、联语式概括、文段式概括、对话式概括等。这是余老师在他的《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一书中的阐述,明确这样的操作流程之后,我们的相关板块设计应该有抓手了。

#

三、活动板块取其科学,舍其耗时。

#

余老师的评课中,经常会说:“这里无端浪费1分钟。”可见,课堂时间的把控是很重要的。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往往很注重教学环节时间的科学安排。一节课共有45分钟,如果在下午,还有可能缩短到40分钟,分分钟都要使用得恰到好处才行。余老师启发我们土地的誓言课文笔记,老师要科学地利用时间,除了在板块设计上缜密思考以外,还要有高雅的表达意识,深刻的对话意识,尤其不能把活动板块演变成问答耗时的低效形式来呈现。 #

余老师告诉我们,要在影响教学能力的细微之处下功夫。耗时便是我们没有关注到细微之处的弊端之一。活动板块的耗时表现在:

#

1.设计不合理,造成头重脚轻。前面的内容多了,后面的主要内容时间紧缺,不该拓展的内容,或者是落实不到的内容,充斥在课堂里造成耗时。

#

2.老师不组织学生集体活动,一些爱问的老毛病没有摒弃。例如:有的老师在识字环节,教了三个多音字,问了六次“读什么?”,余老师说不用这样来强调;有的老师经常会采用“哪位读?”的提问,余老师说这也是不合理的,没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朗读的训练,是低效的;有的老师喜欢说前半句,然后问“什么?”让学生来接后面的内容,这是琐碎的;有时一些口头语的出现,如:“好了!”“对吗?”“孩子们。”等,都造成了耗时。

#

3.设计无效的问题。例如:“都德是那个国家的?”余老师说,诸如此类的问题不用问,出示就可以了。 #

4.没有区分度的板块设计,造成高年级学生的课堂耗时。板块活动的要求是要有年级区分度的,小学生与初中生,初一与初二、初三的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教学难度上是要有区别的。余老师强调,目前的教学现状是我们的课没有深度,这是多年的教学习惯与教研的肤浅造成的。 #

5.不合时宜的板书,造成课堂的耗时。不如让学生记笔记,更不如让学生进行语言学用的训练。无论是什么课,一定要让学生做好笔记,否则将功亏一篑。

#

总之,板块分明、有力、科学的活动设计,既减少了堂的耗时低效,又让学生得到语言学用的训练。坚持做好有序的板块训练,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地提升。

#

要想设计好活动板块,还有几点是要注意的:

#

首先,体裁类型不同的课文,有些板块不能省。例如:语句精美的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海燕》等,是一定要有背诵环节的土地的誓言课文笔记,否则,积累就有欠缺;古诗词如《石壕吏》《声声慢》等,要把背景讲得很深入很细致,否则,垫就不够浓重;说明文如《说屏》则不需要采用以上设计了。文章不同,活动不同,因文而定,才有实效。

#

其次,有些课文是需要一个情感基调的。老师可以通过厚重的背景铺垫来营造,也可以通过朗读的安排来调适。余老师强调朗读是课堂把控的有效调节剂,我们要在这方面多做思考。

#

最后,我们要不断实践,化思考为行动。如何不让课堂上成浅浅的寻美课?如何让学生在板块教学的方式下,得到很好的朗读训练?是不是只能在朗读训练的板块中才能让学生读?诸如此类的一些主题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识其真面目的。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去挖掘,发现,并设计出有力度和高度的训练学生的课堂,这是个期待。我想,有了取舍之后的板块活动,能够着力于明确学生的训练目标,实现了课堂时间的集中利用。没有废话的课堂,再加上专业知识的补充,正在努力的语文老师应该可以预见,我们离高雅的课堂还有多远! #

参考文献:

#

①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学主张》,2014.10。 #

②余映潮,《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2014.3。 #

关注“向浩语文”,获取更多信息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