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进修的学员大都是我军主要高级干部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编者按:
南京军事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造就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的最高学府。曾经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进修的学员大都是我军的主要高级干部,是全军的一代栋梁。毛泽东主席曾风趣地说:“孔子三千门徒就是军事学院”。
#
鲜为人知的是,在这所著名的军事院校里,曾经有多名非常出色的蒙古族学员在那里如饥似渴的学习,为他们后来服务人民主政一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955年,我父亲云成烈成为目前所知为数不多的内蒙古军区被推荐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情报系深造学习的蒙古族学员之一。1958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拟作为驻外武官派往瑞士,因庐山会议影响,停止了外派学习,回到内蒙古军区司令部任情报部副部长。与父亲同年进入南京军事学院的还有受上级委派的高级班(也就是将军班)学员孔飞。后来,经过多方了解得知,与他们同期的蒙古族学员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派出的合成指挥系学员尼玛和石玉山南京军事学院,(目前已知道曾去过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蒙古族学员有:孔飞、云成烈、尼玛、石玉山、寒烽、塔拉等,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将陆续刊发),他们学成以后都被派到了内蒙古,为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
但这段历史已经逐渐被人遗忘。看到反映他们那个时代人物故事的军事题材电视剧《亮剑》后,我就萌生了把他们的事迹发掘出来让后人知悉的想法。经过多方寻找,我联系到了他们的后人,整理出了他们的生平事迹,现将他们鞠躬尽瘁、为国为民的戎马一生以连载的形式逐一介绍,与读者共飨,今天发出的是原内蒙古昭乌达盟军分区副参谋长石玉山,以此来表示对他们的深切缅怀。 #
——云露 #
石玉山,蒙古族名额尔敦巴拉,1927年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县巴扎兰村一个家境殷实的蒙古族家庭。1946年参加蒙民大队,194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2月离职休养,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勋章”。1955年5月首次授予大尉军衔,少校军衔。 #
1933年,天资聪慧的石玉山仅仅6岁,就进入村庙做喇嘛,开启蒙古族佛教文化启蒙。1935年,渴望学习更多知识的他卸去优厚待遇的喇嘛身份到公官营子私塾读书,并于1937年至1945年分别在阜新县巴扎兰屯小学、阜新县王府中学完成小学、中学的学业。十年的知识积累,为他以后的革命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1959年毕业前夕与学校蒙古族的学生留影 #
(二排右一是石玉山)
1955年1月 北京总参谋部
第三排右一是石玉山
1954年5月 内蒙古军区高级部校第五教学班师生合影 #
第一排左四是石玉山
#
石玉山的奖章证书
1946年4月在进步青年的影响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阜新地区建立的第一支少数革命武装“蒙民大队”,历任战士、文书、班长。1964年6月蒙民大队编为内蒙古自卫军第十三支队,1946年12月在乌兰夫同志的关怀下,石玉山等7人作为第十三支队第一批学员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学院学习,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政策的教育。1947年2月任内蒙古自治学院班长,由院领导直接培养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任内蒙古自治学院13支队排长,6月结束在内蒙古自治学员的学习,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民族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
石玉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的毕业文凭 #
和学历证明
1947年7月任辽吉军分区独立团第五连指导员,辽吉军分区5月将第十三支队改编为辽吉军分区骑兵独立团,石玉山所领导的5连随骑兵独立团参加东北战场对国民党军队的务欢池战斗、云家窝堡战斗等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作战,骑兵独立团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为扩大解放区打击敌人作出了可喜的贡献。1948年3月为适应东北战场战略决战的需要,奉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辽吉军区指令,骑兵独立团正式整编为内蒙古骑兵第二师第二十三团,石玉山任第三连(机炮连)指导员,内蒙古骑兵第二师第二十三团荣升主力,参加辽沈决战,8月初部队离开辽西前线,北上葛根庙整训,9月初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乌兰夫亲自到葛根庙向全师指战员作战前动员报告,9月中旬部队南下到达黑林镇,石玉山为指导员的机炮连作为第一梯队进行战略部署,参加解放长春、解放沈阳的战役,沈阳的解放,标志着全东北的解放。 #
1960年11月 南京军事学院合成指挥系毕业合影 #
前排左二是石玉山
#
1949年1月石玉山调任内蒙古骑兵二师任卫生部指导员,同年9月进入内蒙古乌兰浩特军政干校学习,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政治素质高,于1950年5月留任内蒙古军区乌兰浩特军政干校任机关党支部委员、指导员,1951年1月入石家庄高级步校学习,1951年7月学习结束回到内蒙古军区乌兰浩特军政干校任组织股干事、一队队长,1952年8月历任蒙绥军区1中队副队长、4中队副队长,3中队队长、党支部组织委员、青支书,作为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少数民族军事干部,1954年11月至1958年3月担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军事部参谋,1958年3月选派入南京军事学院合成指挥系深造学习,于1960年11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军中骄子,拟派住蒙古国任武官,因庐山会议影响停止外派人员,石玉山积极响应军委号召,参加边疆的国防建设,回到内蒙古军区司令部工作,任作战科任副科长,积极筹建内蒙古军区高级步校。1961年任内蒙古军区高级步校教务科科长、党委副书记,为内蒙古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直到1968年内蒙古军区高级步校因文革撤销。
石玉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时的工作笔记本 #
1968年因充实基层国防工作,石玉山调昭乌达盟军分区司令部工作,历任训练科科长、教导队党支部副书记、副科长、司令部党支部副书记等职。由于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创造了在任期间昭乌达盟军分区管辖范围内历次民兵实弹演习无事故的奇迹。1979年5月任赤峰县武装部部长、党委副书记,1979年12月任昭乌达军分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党委副书记直到1983年离休。离休后依然不忘初心,继续关心国防建设,离职不离心。
石玉山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严于律己的一生,不断学习的一生,更是坚定不移的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一生。
(如有在军事学院学习的蒙古族前辈后代看到此文,请与小编联系,其生平事迹可在此公号陆续刊发) #
南京军事学院之前世今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指挥员,经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批准,在原华北、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1951年1月15日在南京成立,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刘伯承领导了创建工作,任院长兼政治委员。
#
南京军事学院的成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初级建军阶段进入高级建军阶段的主要标志之一。其基本任务是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军事学说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总结人民解放军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学习外军的有益经验,在人民解放军现有军事、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培训能够组织指挥现代条件下各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合成军队高级指挥员和高级参谋人员,以加速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
建院初期,学院机关设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等部门,教学科研机构和学员培训管理机构分设11个教授会和4个系。到1956年,发展为具有战役、战史、高级速成、高级函授、政治速成、基本、情报、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防化兵等12个系和战史、战役、政治经济、文化外语等50个教授会的综合性军事学府。不仅为全军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军事指挥人才,还建设了一支具有现代军事知识的教研队伍,编写了一套体现现代条件下军队建设和作战需要的教材,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制度。 #
1957年至1959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以军事学院的系为基础,分别组建高等军事学院、军事学院和海军、空军、炮兵、装甲兵等学院。高等军事学院设在北京,任务是训练全军陆海空军正师职以上现职军事、政治、后勤干部,高级参谋人员及军事理论人员。刘伯承为第一任院长兼政治委员,叶剑英、陈伯钧、李聚奎先后任院长,李志民任政治委员。军事学院设在南京,任务是培训全军团职及部分师职军事指挥干部。廖汉生、刘浩天、张震先后任院长,钟期光、王平先后任政治委员。海军、空军、炮兵和装甲兵等军兵种指挥院校主要培训本军兵种的团、营职指挥干部。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了高、中级指挥院校教学体系。
#
军事学院的教学工作南京军事学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央军委制定的战略方针为依据,在总结人民解放军作战和建军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外军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成果,探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指导规律、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的组织指挥问题。学员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外交政策、战争战略学说、战役学、高级兵团战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等课程。教学中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方法以研究为主。军事教学程序为学习理论,研究战例、沙盘,图上、野外作业和首长司令部演习。军事学院重新建立后的7年间,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先进军事科学知识的高、中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编写了大量战略、战役、战术、政治和科学技术教材。包括为全军编写的战役、战术教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1985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和后勤学院合并,组建成为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
主编:云露
审核:云露
制作:张媛媛;石玉山材料及图片提供者:石玉山之子石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