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心理咨询师 > 考试动态 >

2017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分值比重及大题知识点总结

2017-10-08 来源:未知 作者:onekao
2017下半年心理咨询师考试分值比重及大题知识点总结
 
 
2017年心理咨询师考试报名已经开始,对于心理咨询师考试时各个章节所占考试的比重及分值情况,如下做了简单的分析,希望各位考生能在考前了解各章节所占的考试分值,因为分值多少最能体现这一章节的重要性。在经过第一轮的系统学习后,复习的要点在于抓重点,攻难点。了解各章节所占分值,可谓是复习第一步。
 
  心理咨询师考试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门,考试涉及教材一共有两本。
 
  第一本是《基础知识》,共有6个章节: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
 
  第二本为《专业技能》,共3个章节: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心理测量技能。
 
  第一份试卷理论知识考试内容涉及到《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本书,而这两本书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是不同的;
 
  第二份试卷专业技能考试内容基本都在《专业技能》这本书上。
 
  而三级和二级的比重大致相同,仅在题目深度上有所区别。
 
  1、理论知识部分考试时间在上午8:30-10:00,满分为100分,大于等于60分则通过这一部分的考试。内容分布如下:
 
  基础心理学所占分值为15分,难度较大;
 
  社会心理学所占分值为15分,难度中等;
 
  发展心理学所占分值为8分,难度中等;
 
  变态心理学所占分值为10分,难度较大;
 
  心里测量学所占分值为10分,难度较大;
 
  咨询心理学所占分值为2分,难度较小;
 
  诊断与咨询技能分值为25分,难度较大;
 
  测验技能的所占分值为15分,难度较大。
 
  2、专业技能部分的考试时间在上午10:30-12:30,满分100,得分大于等于60则通过这一部分的考试。内容分布如下:
 
  摄入性会谈案例2个;
 
  治疗性会谈案例2个;
 
  鉴别性会谈案例2个;
 
  描述性案例2个;
 
  数据分析案例3个。
 
  每个案例均有选择题和简答题,相对来说选择题数量较多,简答题为4道,约占20分。相对来说,各知识点分布均衡。因此,《专业技能》这本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必须重点复习、直到掌握。
 
 
 
 
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
 
  1.咨询准备工作: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2.礼貌接待方式:使用礼貌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
 
  3.提问时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提供帮助。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
 
  7.说明求助者责任、权利与义务:三责任、四权利以及四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那种咨询方式
 
  二、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1、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语速适中,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外延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做任何承诺5咨询时的仪态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学会确定摄入性谈话法的目标、规范谈话内容与范围 )
 
  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5.根据许多求助内容分别谈话。
 
  四、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
 
  (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
 
  (3)避免多重问题。这类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缺乏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避免修饰性反问。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
 
  (5)避免责备性问题。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
 
  (6)避免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看法,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
 
  五、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
 
  1.符合求助者能力兴趣。
 
  2.病因直接间接针对性。
 
  3.有利于探索深层病因。
 
  4.有助于鉴别诊断症状。
 
  5.有利于帮助改善认知。
 
  6.有利于个性矫正发展。
 
  7.会谈法具相应有效性。
 
  六、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
 
  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信息。
 
  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求助者谈话。
 
  3.绝不讲题外话: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讲题外话。
 
  4.扭转会谈内容:不以指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
 
  5.不给绝对结论: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
 
  6.诚恳结束会谈:不能生硬话语结束以免引起误解。
 
  七、归类解释与验证临床资料应考虑因素
 
  1.整理归纳首先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料。
 
  2.个体情况: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情况。
 
  3.环境条件:求助者人际、工作、生活环境条件。
 
  4.他人评价:对求助者一般印象、治疗情况评价。
 
  八、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模式
 
  1.一般资料: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2.个人成长史: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3.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2.身体状态;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
 
  (1)工作学习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接触不良是人际关系不好)
 
  4.心理测量;
 
  (1)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量。
 
  (2)心理测量目的及测量结果。
 
  九、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1、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患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
 
  2、同一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也是后来的决策者,那么,咨询师的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
 
  3、资料的收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
 
  4、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假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诊断与咨询。
 
  十、正确理解初步印象步骤;初步印象即初步诊断涉及三方面内容:
 
  1.心理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
 
  2.行为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
 
  3.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形成大致判断。
 
  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按三步进行:
 
  1.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
 
  2.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
 
  3.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十一、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
 
  1、分析求助者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
 
  2、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
 
  5、综合以上分析、排查、与神经衰弱、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病鉴别
 
  十二、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具体内容如下:⑴对求助者表达尊重。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意味着一视同仁,意味着以礼待人,意味着信任对方,意味着保护隐私,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p#分页标题#e#
 
  ⑵营造热情、温暖的氛围。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注,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⑶表达真诚。真诚是内心的自然流露,不是靠技巧所能获得的,真诚敬爱那里在对人的乐观看法、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对求助者充满关切和爱护的基础上,同时也建立在饥饿拿自己,自信谦和的基础上。真诚应是咨询师的基本素质。
 
  ⑷表达共情。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要因人而异,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要善于把握角色,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⑸积极关注来访者。避免盲目乐观,反对过分消极,立足实事求是。
 
  十三、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
 
  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
 
  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
 
  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 。
 
  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
 
  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
 
  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十四、如何确定咨询目标
 
  1、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参照的思路明确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
 
  2、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4、向求助者说明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
 
  5、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整合
 
  十五、制定咨询目标应把握什么原则?
 
  1.与求助者共同商定咨询目标。
 
  2.正确判定求助者的期望与咨询目标的关系。该求助者希望能改变反复洗手、反复检查的毛病,改善睡眠状况,能正常与人交往,这 与通过咨询改变求助者错误认知、行为和情绪的目标是密切相关的。
 
  3.向求助者说明不能把他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
 
  4.向求助者说明,咨询中发现更深层的问题,需要对原有目标做出调整,重新确立新的目标。

责编:onekao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