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级《统计工作实务》考前试题及答案(9)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2010年中级《统计工作实务》考前试题及答案(9)
#
2010年统计师考试将于10月24日举行,第一考试网为考生提供了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请查阅。 #
一、单项选择题
#
1.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定条件,用数学方程去模拟现实客观现象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大量观察法 #
B.统计模型法
#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推断法 #
2.统计指标按时间标准不同,可以分为( )。 #
A.预计指标和终期指标
#
B.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
C.观察指标和考核指标 #
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
3.统计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
#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为获得农产量全面数据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
4.调查几个大型的主要的发电厂,就可以了解我国电力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 #
A.普查
#
B.重点调查 #
C.典型调查
#
D.抽样调查
#
5.若一项调查主要不在于取得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统计数字有关的生动具体情况,做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宜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
A.普查
B.定期统计报表 #
C.重点调查
#
D.典型调查
6.为了解某高校学生的健康状况,则该校的每一个学生便是( )。
#
A.调查对象 #
B.调查总体
C.调查单位
#
D.报告单位 #
7.区分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依据是( )。
#
A.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全面
B.调查结果是否取得了全面资料 #
C.调查时间是否连续 #
D.是否已经形成为一种统计报告制度
#
8.某地区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最高为2600元,最低为1000元,据此分为八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 )。 #
A.300
B.200 #
C.1600 #
D.100
9.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 #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
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
C.组数的多少不同
#
D.组距的大小不同
10.设管理局对其所属的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最合适的( )。
#
A.80%-89%,90%-99%,100%-109%,110%以上 #
B.80%以下,80.1%-90%,90.1%-100%,100.1%-110%
#
C.90%以下,90%-100%,100%-110%,110%以上
D.85%以下,85%-95%,95%-105%,105%以上
11.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
#
A.必须是间断的
#
B.必须是重叠的 #
C.既可以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
D.应当是相近的
12.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 )。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
C.只能是平均数
#
D.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为相对数或平均数
#
13.有下列甲,乙两部门职员工资数据:甲部门职员工资4000,3000,2500,2000。乙部门职员工资3000,4750,3500,2750。若要比较这两部门职员平均工资差异程度大小,应选用的方法是( )。
#
A.极差
#
B.标准差 #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
14.序时平均数反映( )。 #
A.同一时间不同现象的一般水平 #
B.同一时间同种现象的一般水平 #
C.不同时间不同现象的一般水平
#
D.不同时间同种现象的一般水平 #
15.期末水平等于( )。 #
A.期初水平与累计增长量之和 #
B.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平均发展速度 #
C.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定基发展速度 #
D.期初水平乘以定期增长速度 #
16.某企业2005年增加值408.72万元,要求2005年至2010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则2010年增加值约为( )。 #
A.522万元
B.548万元
#
C.497万元 #
D.429万元 #
17.报告期与基期比较,工人人数减少4%,同时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产品产量的变动幅度为( )。 #
A.-20% #
B.-21%
C.+21%
D.+20% #
1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 #
A.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
B.职工人数指数
#
C.销售额指数
D.销售量指数 #
19.某工厂总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 #
A.25% #
B.50% #
C.75%
#
D.20% #
20.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 #
A.简单随机抽样 #
B.类型抽样 #
C.等距抽样 #
D.整群抽样 #
21.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性,必须( )。
A.扩大系统误差 #
B.扩大极限误差
C.缩小系统误差 #
D.缩小极限误差
2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确程度将( )。 #
A.保持不变
#
B.随之扩大 #
C.随之缩小 #
D.无法确定
23.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 )是统计法立法的宗旨。 #
A.统一性 #
B.及时性
C.科学性 #
D.独立性 #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属于( )。 #
A.统计规章 #
B.统计法律 #
C.统计行政法规 #
D.地方性统计法规 #
25.《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 )的统计管理体制。
A.集中管理
B.分层负责 #
C.分级负责 #
D.分级管理 #
26.在国家统计系统中,上级统计局对下级统计局具有( )。 #
A.业务上的领导权
#
B.业务上的指导权
#
C.行政上的管理权
D.行政上的领导权
27.统计负责人,是指代表本部门或者本单位履行《统计法》规定职责的( )。 #
A.统计责任人
#
B.主管领导
C.统计专业技术人员
#
D.行政管理人员 #
28.下列各项属于统计专业职务的是( )。 #
A.统计局长 #
B.总统计师
C.统计员
#
D.统计调研员 #
29.统计调查项目可以分为(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
A.中央统计调查项目 #
B.指令性统计调查项目 #
C.强制性统计调查项目 #
D.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30.如果发生了重大灾情或者不可预料的情况,(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权决定进行临时性统计调查。
A.县级
B.省级 #
C.地、市级 #
D.乡镇级 #
31.民间统计调查可以简称为( )统计调查。 #
A.自愿性 #
B.非政府 #
C.非义务性
#
D.非官方 #
32.统计资料,是指统计( )过程中所产生的、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成果以及与之相联的其他资料的总称。
#
A.研究
B.活动
C.调查
D.汇总 #
33.国家统计数据以( )公布的数据为准。
A.国务院
#
B.国家统计局 #
C.最先公布的部门
#
D.主管部门
34.统计资料的密级和保密期限的变更,由( )决定。 #
A.国家保密局 #
B.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
#
C.中央保密委员会
D.原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机关、单位
#
35.统计行政处罚与统计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就是( )的原则。 #
A.“过罚相当”
#
B.“公正、公开” #
C.“程序合法”
#
D.“公平对待,一视同仁”
36.对企业事业组织和( )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警告,并可以处以罚款。 #
A.国家机关 #
B.社会团体 #
C.个体工商户 #
D.公民 #
37.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是( )。 #
A.所有统计违法者 #
B.统计人员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
D.国家工作人员 #
38.根据《统计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企业事业组织的最高罚款额为( )。
#
A.10万元 #
B.5万元
#
C.3万元
D.1万元 #
39.国家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机关是( )。
#
A.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
B.统计法规检查机构
C.各级纪检监察部门 #
D.国家统计局
#
40.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自知道针对其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之日起( )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
A.10日
#
B.15日
#
C.30日 #
D.60日
#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D 6.C 7.A 8.B 9.B 10.C
11.B 12.D 13.C 14.D 15.A 16.A 17.D 18.A 19.D 20.C
21.B 22.C 23.B 24.C 25.C 26.A 27.D 28.C 29.D 30.A
31.D 32.B 33.B 34.D 35.A 36.C 37.D 38.B 39.A 40.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