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历年真题 >

2012年10月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心理学(B级)

2013-05-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N次方

  四川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教育心理学(B级) #

  (课程代码66604)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1.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心理活动的表现,收集研究资料。这是教育心理研究中的【】 #

  A.问卷法 #

  B.观察法 #

  C.经验法 #

  D.访谈法 #

  2.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

  A.桑代克 #

  B.冯特

#

  C.夸美纽斯

#

  D.皮亚杰

#

  3.环境决定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洛克的【】

#

  A.白板说

#

  B.复演论 #

  C.成熟论 #

  D.同化说

#

  4.提出”试误一联结”学习理论的是【】 #

  A.华生 #

  B.斯金纳

#

  C.巴甫洛夫

#

  D.桑代克 #

  5.斯金纳关于学习规律的核心观点是【】

#

  A.动机的培养

#

  B.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

#

  C.强化的原理与技术

#

  D.人格的形成 #

  6.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他们提出的【】

#

  A.观察学习理论

#

  B.强化学习理论 #

  C.顿悟学习理论 #

  D.有意义学习理论 #

  7.第一次正式提出“教学心理学”概念的是【】

#

  A.加涅 #

  B.斯金纳 #

  C.奥苏贝尔

#

  D.布鲁纳、

#

  8.加涅的学习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

  A.学习过程学说 #

  B.学习条件学说 #

  C.学习实质学说 #

  D.学习结果学说

#

  9.将学生带到野外考察,收集标本或者是参观、实验等教学活动,如果从直观教学的角度来看,它属于【】

#

  A.动作直观 #

  B.模象直观

#

  C.言语直观 #

  D.实物直观

#

  10.奥苏贝尔所说的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都属于【】

#

  A.代表性学习

#

  B.规则学习

#

  C.命题学习 #

  D.原理学习

#

  11.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条件的是【】

#

  A.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

  B.有科学的指导和示范

#

  C.有学习动作技能的动机 #

  D.有较丰富的知识经验

#

  12.1920年首创人工概念并提出联想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赫尔 #

  B.布鲁纳

#

  C.加涅

#

  D.奥苏贝尔

#

  13.根据安德森的观点,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属于【】 #

  A.实践性知识 #

  B.基础性知识 #

  C.程序性知识

#

  D.陈述性知识 #

  14.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是【】

#

  A.知识

#

  B.元认知 #

  C.监控

#

  D.评价 #

  15.动作技能不同于言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于【】 #

  A.大脑 #

  B.小脑 #

  C.小脑低级中枢

#

  D.大脑高级中枢

#

  16.把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其分类依据是【】

#

  A.迁移的结果 #

  B.迁移的情景 #

  C.迁移产生的方向

#

  D.迁移的内容 #

  17.在诸多的智力结构理论中,1983年哈佛大学加德纳所提出的是【】 #

  A.二因素论 #

  B.群因素论 #

  C.多重智力论 #

  D.三维结构理论

#

  18.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该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这句话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p#分页标题#e#

#

  A.教育性原则

#

  B.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

  C.艺术性原则

#

  D.平等尊重原则 #

  19.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教师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十分重要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是【】

#

  A.教师的工作态度 #

  B.教师的期待

#

  C.教师的个性特征

#

  D.教师的知识经验 #

  20.要测量和鉴别一个人的创造力,目前看来最为大家公认,也比较客观公正的一种方法是【】

#

  A.以创造成果为指标的产品评定

#

  B.以韦氏智商为指标的智力测验

#

  C.以发散思维为指标的创造力测验 #

  D.以创造个性为指标的调查问卷 #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

  21.巴甫洛夫提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

#

  A.消退律

#

  B.效果律

#

  C.练习律 #

  D.泛化与分化律 #

  E.准备律 #

  22.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受到的强化主要有【】

#

  A.外部强化

#

  B.实物强化 #

  C.替代性强化

#

  D.符号强化

#

  E.自我强化 #

  23.元认知的结构包括【】 #

  A.元认知态度 #

  B.元认知知识 #

  C.元认知体验 #

  D.元认知监控 #

  E.元认知情感 #

  24.奥苏贝尔提出的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的变量有【】 #

  A.可利用性

#

  B.阶段性 #

  C.可辨别性 #

  D.稳定性 #

  E.连续性

#

  25.对弱智儿童的课堂教学所需要注意的是【】

#

  A.通过具体运演发展初级逻辑思维力

#

  B.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发展观察力

#

  C.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记忆力

#

  D.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其活动技能,能从事简单劳动

#

  E.创造条件提供情景发展语言能力

#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改正错误。) #

  26.奥苏贝尔整个学习理论体系的核心原理是必须重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

#

  27.判断一个人学习动机正误或高尚与低下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产生学习效果。(  ) #

  28.正确的自我概念,是指个人经过自我评价以后,能够自我接纳而且感到自尊。(  )

#

  29.我们把在教学中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对相互传递信息或影响的工具、设备、媒体的科学运用叫做教学技术。(  ) #

  30.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最后阶段是角色认同。(  ) #

  四、简答题 #

  3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趋向。 #

  32.简述程序教学遵循的原则。 #

  33.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

  34.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在教学上要注意哪些方面?

#

  35.简述专家型教师的能力特点。

#

  五、论述题 #

  36.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

  37.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及教育策略。 #

  一、单项选择题 #

  1.【B】P11解析:观察法是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研究资料。

#

  2.【A】P15解析:真正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桑代克。 #

  3.【A】P26解析:环境决定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经验决定论者洛克的白板说。

#

  4.【D】P62解析:提出”试误一联结”学习理论的是桑代克。#p#分页标题#e#

#

  5.【C】P81解析:斯金纳关于学习规律的核心观点是强化的原理与技术。

#

  6.【C】P99解析: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他们提出的顿悟学习理论。

#

  7.【A】P148解析:第一次正式提出”教学心理学”概念的是加涅。

#

  8.【8】P151解析:加涅的学习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学习条件学说。

#

  9.【D】P169解析:将学生带到野外考察,收集标本或者是参观、实验等教学活动,如果从直观教学的角度来看,它属于实物直观。

#

  10.【C】P122解析:奥苏贝尔所说的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都属于命题学习。 #

  11.【B】P256解析: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属于动作技能形成的外部条件的是有科学的指导和示范。 #

  12.【A】P178解析:赫尔1920年首创人工概念的研究,提出联想理论。 #

  13.【C】P166解析:根据安德森的观点,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 #

  14.【B】P221解析:元认知就是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

  15.【C】P253解析:动作技能不同于畜语知识,它的保持高度依赖小脑的低级中枢。 #

  16.【A】P263解析:依据迁移的结果把迁移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

  17.【C】P297解析:1983年哈佛大学加德纳所提出的是多重智力论。 #

  18.【B】P384解析:非指示原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他认为心理辅导应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 #

  19.【B】P543解析:罗森塔尔用实验证明,教师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十分重要影响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教师的期待。 #

  20.【A】P317解析:用创造产品来评定个体创造力的高低,是最为大家公认的一种方法,也较为客观和公正。

#

  二、多项选择题 #

  21.【AD】P72解析:巴甫洛夫提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主要包括消退律、泛化与分化律。

#

  22.【ACE】P89解析: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动机过程受到的强化主要有替代性强化、外部强化、自我强化。

#

  23.【BCD】P222解析:元认知的结构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

  24.【ACD】P121解析:奥苏贝尔提出的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的变量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以及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

  25.【ABCDE】P504解析:对弱智儿童的课堂教学所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具体运演发展初级逻辑思维能力、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发展观察能力、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记忆能力、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其活动技能,能从事简单劳动、创造条件提供情景发展语言能力。 #

  三、判断改错题 #

  26.×P116改正:奥苏贝尔整个学习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

#

  27.×P404改正:判断一个人学习动机正误或高尚与低下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和集体。 #

  28.√P439正确的自我概念是指个人经过自我评价以后,能自我接纳而且感到自我自尊。 #

  29.√P471我们把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对相互传递信息或影响的工具、设备、媒体及其科学运用叫做教学技术。 #

  30.×P521改正:教师职业角色形成的最后阶段是角色信念的形成。 #

  四、简答题 #

  31.答P18 #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建设与发展趋向。 #

  (1)内容趋于集中。

#

  (2)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

  (3)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

  32.答P84

#

  程序教学遵循以下原则:

#

  (1)小步子:教材上的知识项目应该是许多具有逻辑联系的小步子,下一步与上一步间的难度、深度差异不应太大,要方便学生顺利地学习。#p#分页标题#e#

#

  (2)积极反应:学生对每个知识项目的问题都要做出反应(解答)。 #

  (3)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给出反馈信息,进行强化。

#

  (4)低错误率:将错误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可能每次都作出正确反应。

#

  (5)自定步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进度,而不必要求每个学生同时同步学习同一知识项目。 #

  33.答P120 #

  简述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

  (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

  (2)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

  34.答P179

#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概念,在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

  (1)用准确的语言明确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

  (2)突出关键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与强度。

#

  (3)适当运用例证和比较。

#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

  35.答P534

#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专家型教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

  (2)高效率的解决教学领域问题。 #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擦力。

#

  五、论述题 #

  36.答P320 #

  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原则

#

  (1)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

#

  (2)培养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

  (3)鼓励学生进行独创,干预标新立异。 #

  (4)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

  (5)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

  (6)培养创造性的个性。 #

  二、培养创造力的方法 #

  (1)创造力训练的一般技巧

#

  ①创设适宜的条件。

#

  ②采甩发散式提问模式。 #

  ③摆脱习惯性思维。 #

  ④通过自我知晓增进创造力。

#

  (2)创造力训练的具体技巧举例 #

  ①缺点列举训练。 #

  ②希望点列举训练。 #

  ③图形想象训练。

#

  ④联想训练 #

  ⑤展开性思维训练。 #

  (3)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其基本步骤如下: #

  ①发现目标。 #

  ②发现事实。

#

  ③发现问题。 #

  ④形成想法。 #

  ⑤发现解决办法。 #

  ⑥接受发现。 #

  37.答P367

#

  一、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

  (一)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

  (1)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

  (2)家庭教育不当。

#

  (3)学校教育的失误。

#

  (二)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

#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

  (2)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 #

  (3)不良行为习惯的作用。

#

  二、品德不良的矫正与教育 #

  (一)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消除情绪障碍。 #

  (二)提高道德认识,消除意义障碍。

#

  (三)锻炼学生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消除习惯惰性障碍。(四)发现积极因素,多方法协同进行,促进转化。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