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 )
#
A.自我中心性 #
B.客体永久性 #
C.守恒性 #
D.可验证性 #
2.(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
A.小学 #
B.初高中 #
C.大学 #
D.成年 #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
D.自我意识 #
4.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 )
#
A.2岁 #
B.4岁 #
C.5岁以前 #
D.1~3岁 #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
1.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 )
#
A.自我认识 #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
D.自我感觉
E.自我调节 #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 )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
I).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
3.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 ( ) #
A.专制型
B.开放型
C.说服型
D.放纵型 #
E.民主型 #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
1.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______________,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
2.______________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
3.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方式)叫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是智慧的最高表现,因而从逻辑学中引进 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阶段的依据。
#
5.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p#副标题#e#
#
四、名词解释
#
1.比率智商
#
2.人格 #
3.关键期 #
五、简答题 #
比较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种认知方式。 #
六、论述题
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1.【精析】A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是自我中心性。
2.【精析】B埃里克森发展理论指明r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初巾和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3.【精析】D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4.【精析】A 2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二、多项选择题 #
1.【精析】ABC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监控。 #
2.【精析】ABCE心理发展不平衡性一方面表现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
3.【精析】ADE鲍姆宁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
#
三、填空题
#
1.情感体验
2.性格 #
3.场依存 #
4.逻辑思维运算
5.具体运算
#
四、名词解释
1.比率智商: #
公式中智力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验计算出来的相对年龄,实际年龄指从出生到进行智力测验时的年龄。 #
2.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
3.关键期:个体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问,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者没有影响。#p#副标题#e#
#
五、简答题
#
场独立与场依存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 #
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予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
六、论述题 #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以下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三个方面: #
(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对儿童的人格发表有很大的影响。 #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瓦影响来实现。 #
(3)同辈群体:与同辈群体的交往使儿童能够进行人际关系和交流的探索,并发展人际敏感性,奠定儿童今后社会交往的基础,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