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公费师范毕业生未履约被通报引发热议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日前,多地公费师范结业生未履约被通报引起热议。广州普宁市教育局发布毁约人员名单显示,共有5名结业生未履约,结业时间为2023年6月。湖南耒阳市教育局也发布了4名公费培养对象毁约情况的通报。去年以来,福州福清市教育局也曾发布多则公费师范生毁约处理决定书,有毁约人员需一次性缴付近9亿元。 #
公费师范生为什么毁约?红星新闻记者专访发觉,多数毁约中学生称工作后发觉单向选择中学与自己期盼不符;也有应届结业生在学院几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后,临近结业她才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逐步清晰,发觉自己并不太适宜当老师……
在教育专家看来,双方信守诺言,成为公费师范生新政落地生效的根本。但这还不够,须要站在中学生角度,剖析她们为什么会毁约的诱因,以问题为导向,提升选择该计划中学生的满意度定向师范生的亲身经历,减少毁约率。 #
▲云南省2023年公费师范生急聘会暨2023届师范类院校结业生急聘会现场图据视觉中国 #
——①——
#
多地陆续公布毁约名单 #
有毁约人员需一次性收取近9亿元
在普宁市教育局9月28日发布的名单中,5名结业生均去年6月份结业于华东师范学院学科教育专业,其中2名为英文方向,历史、思政和数学方向各1名。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和11月,信宜市教育局也曾两次发布过公费定向培养对象毁约人员名单。 #
9月27日,广州徐闻市教育局也公布了4名公费定向培养对象毁约人员名单。其中,2人于2023年结业后因个人缘由未履约;另2人于今年结业在汕尾市服务满1年后因个人诱因不再继续履约。4人均为硕士研究生,专业分别为物理、地理、历史和数学方向。
#
▲雷州市公费定向培养对象毁约人员名单据化州市教育局 #
去年以来,福州福清市教育局也曾发布多则公费师范生毁约处理决定书。其中一份决定书显示,王某甲,祖籍江苏南通,因个人缘由提出舍弃福州市公费师范生身分。按照规定,结业后未按合同到福州市教育局从事中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需在毁约处理决定公布后一个月内,一次性向福州市教育局交纳所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收取该费用30%的毁约金;超过期限须按每晚1‰的比列支付罚息。王某甲毁约后,需交纳福州市教育局近9亿元。
#
据了解,公费师范生新政是2023年国家为进一步提升中高中教育质量,尤其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由2007年施行的免费师范生新政调整而至。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网消息,2023年4月,吉林省省教育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公费定向培养粤西粤东粤西地区中高中班主任的施行办法》,对公费定向培养中高中班主任工作做出系列布署:以“自愿报考、择优投档、公费培养、定向从教、限期服务”为原则,公费定向培养对象可减免杂费、住宿费、军训服饰费、教材资料费、实习实践费和复检检查费,并根据一年10个月、每月8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费补贴。
同时,公费定向培养对象自愿与培养高校、培养计划来源地市级政府签署三方公费定向培养合同书,承诺在校学习不退学、不转专业,且保证结业后服从计划来源地安排,到定向范围中学(含村小、教学点)任教不多于6年。在规定服务期内,不得报名一年制研究生,不得以升学、调动为由不履行责令服务约定。首批共13所四川院校承当了培养任务。 #
——②——
#
公费师范生为什么毁约?
有中学生称工作后发觉与自己期盼不符
#
对于因自身职业发展缘由毁约的公费师范生,社会上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观点觉得,考取和签约时早已讲明会定向分配培养,培养计划来源地的市级政府和教育局也投入了大量的培养资金,公费师范生在享受杂费等便利的同时,结业后就毁约不合理。类似的,也有网友强调,公费定向培养是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投资,结业生接受了免费的教育,应该履行相应的服务承诺。 #
但也有观点觉得,公费师范生可能由于各类个人缘由未能履约,应当理智看待问题,尊重个人职业发展选择,不应过分苛求。 #
▲教育部相关文件截图
#
今年12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就致函《关于做好2023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学院公费师范结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第三点提及,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持续组织公费师范生专场急聘活动,通过优先借助空编接收等办法,保障符合就业条件的公费师范生有编有岗,全部落实任教学校,禁止“有编不补”。2023年5月末前,确保90%的公费师范生通过单向选择落实任教学校。 #
在考编考公的风潮下,有着稳定工作去向的公费师范生为什么毁约?对此,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了多位公费师范生。
张朋友是2023年应届结业生,学的是公费师范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她介绍,当时报名公费师范生是由家人帮忙决定,读了几年师范专业。临近结业时,她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才渐渐清晰,发觉自己并不太适宜当老师。
在结业前夕,张朋友与单向选择的中学认真沟通,最终解除了合同并支付了一笔赔付金,重新择业。
#
有的公费师范生则是在服务期内毁约,大部份需按期限赔付毁约金。多名公费师范生和记者反映,毁约的主要诱因是工作后,才发觉单向选择的中学区域位置和环境与自己的期盼不符。小林是广东人,95后,从广州一所211师范类院校结业后,他来到了离家1000多公里的四川粤西地区学校。工作一年后,因为适应不了当地的语言环境和工作气氛,去年他选择与当地教育局解除合同关系,并支付了4万左右的毁约金。 #
小林表示,目前他正在打算考研,丰富自己的学历和见识,争取过后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 #
——③—— #
教育专家: #
剖析毁约缘由,增加毁约率 #
“近年来,因为生源骤降、竞争激烈,一些顶级师范类院校在多省份招收公费师范生时,投档分数线逐步下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高慧斌受访时觉得,从“免费”到“公费”,虽仅有一字之差,但新政内容和价值意象发生了重大转变。既是国家公共行政措施的升级,又是师范生公共责任的彰显,彰显了国家和个人的双重承诺。
“然而,现实中不乏公费师范生因‘包就业’而责怪学业,或因为种种诱因选择毁约的情况。公费师范生新政也对院校师范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双方信守诺言,成为该新政落地生效的根本。”高慧斌表示。
▲公费师范生未履约被通报引起热议
#
《关于做好2023届教育部直属师范学院公费师范结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定向师范生的亲身经历,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公费师范生的履约管理,确保公费师范生严格履行师范生公费教育合同。除因重大病症难以完成学业或不适宜从教,并经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五级甲等诊所根据班主任资格认定复检标准检测确认后中止合同外,应届公费师范生结业前一律不得退团。通知提及,假如公费师范生因特殊缘由不能履行合同的,须经生源所在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按规定交纳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缴纳毁约金,解除师范生公费教育合同。 #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中学生签了不得“转学,转专业、报考一年制研究生、违约”的培养合同书,却最终毁约,不去定向范围中学任教,这无疑会影响公费定向计划的施行成效,假如毁约的中学生增多,那就会影响整体计划的推动。有关部门按培养合同对毁约中学生做出通报处理,要求中学生承当毁约责任,这是教育中学生不要毁约,“但这还不够,须要站在中学生角度,剖析她们为什么会毁约的缘由,以问题为导向,提升选择该计划中学生的满意度,减少毁约率。” #
“减少毁约,要通过加大对公费定向师范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以及改善乡村中学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来巩固公费定向中学生的专业选择与职业选择。”熊丙奇称,我国不少中学结业生在报名学院和专业时,并不太了解学院、专业与未来的职业,常常按母亲意图选择,首先考虑的还是被大学投档,进校后才发觉自己不喜欢这一专业,这是可以理解的。为此,学院应当对这种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她们对师范专业、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以及到乡村中学任教的职业荣誉感。 #
红星新闻记者蔡晓仪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