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变“试题答案”为“培训材料”教研室∣郭跃辉本学期

2023-02-0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变“试题答案”为“培训材料”

#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答案,我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过去的“分值+答案”的模式变成了“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命题解说”的形式,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共20000多字,我去年9月、10月份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打磨这三份答案。有的老师反馈说:“你净做无用功,有的老师改完试卷就把这些材料弃置一旁了。”这也很正常,与我的初心并不违背2023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我也没指望所有老师都会认真阅读,但如果有老师需要这样的材料,有总比没有好。下面我就阐述一下我对此的一些想法。

#

第一,有的参考答案,尤其是阅读题的参考答案过于琐碎。例如一道4分的题,答案就给四句话,然后在每句话后标上1分。我个人觉得这就很不科学。首先,这样的格式割裂了答案的逻辑性。我们知道,答题贵在有角度,也就是答题的方向,一道4分的题,最多需要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而不可能考查四个角度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角度意识,有助于提高得分率。如果按照每句话1分的格式,学生的答题思维就得不到有效的训练,无法对不同的题目进行分类总结,自然也就会陷入迷茫了。其次,这样的格式给改卷带来了困扰。如果答案提供了四句话,那老师应该如何改卷呢?难道只有写到了答案上的这句话或与之相近的话,才能给分吗?如果是这样,改卷就陷入了机械主义的泥淖,因为这四句话有可能不存在逻辑关联,教师的改卷就会越改越死,最后戕害的还是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语文教学。答案不是绝对的标准,而是“参考”,这就意味着答案是相对的,尤其是对于语文学科而言,阅读题怎么可能会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呢?因此,打破割裂式的答案,建立起“角度式答案”,我觉得很有必要。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从哪些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习惯于传授“答题公式”。而在实际改卷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灵活判断,因为答案中一般都会有“如考生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应酌情给分”的提示。 #

第二,也是最主要的,我是想把期末试题的参考答案做成一份“培训材料”,甚至成为一份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材料。“双减”之后,教师的命题能力得到了重视,我们也进行过几次命题培训。去年也针对某些薄弱学校进行了专门的命题指导。在这些培训与指导过程中,我发现命题其实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规范性,二是艺术性。试题具有艺术性,靠的不是培训,而是个人的领悟力、思考力,但是规范性是可以通过培训实现的。学校教师命题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例如阅读材料的字数问题,很多老师不注意这一点,所找语料要么是低于1000字,要么是高于2000字;再比如词语运用、病句题的语料问题,有的试题四个选项的语料都是政治领域的,这就会给人带来一种压抑感;反之如果四个选项全部是娱乐类的,那试题就会显得不够庄重。这些问题只需要花点心思,学习这些规范并在行动中加以改进就行。那么,参考答案中的“命题解说”部分就包含了这样的因素。例如试卷上最简单的默写题,不是所有老师都会命制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八年级试题的答案是:“本题涉及的诗文包括第13课《唐诗五首》、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第23课《三章》、第26课《诗词五首》以及第三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本学期背诵默写任务较重。本题的前4小题为直接型默写,第5小题为理解型默写,第6小题为运用型默写。在前4小题中,第1和3小题为‘给前空后’默写,第2和4小题为‘空前给后’默写。”答案里包含的信息有:默写题要考虑不同题型的搭配,考虑不同文体的搭配,考虑空格的搭配。尤其是给出哪一句、空出哪一句,这是会影响难度的。假如六个小题,全部是给出下一句让学生默写上一句,题目的难度就会加大,因为学生习惯的是“顺向思考”。最近,我又学习了一个知识,就是默写题的几个小题要按时代顺序排列2023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而不是机械地按照课本的顺序。这些规范性的问题,我期望能够用“命题解说”的形式加以突破。 #

第三,阅读题的“命题解说”包含了一些教学意义上的提示与指引。这是在践行“促进教学的测评”理念,测评要能够起到改进教学、指导教学的目的,这也是《中国高考大纲》的一大理念。当然,这部分内容目前来说还比较笼统,有的指引过于抽象,操作性不强。我的想法是,这部分内容的目的不在“规范”,而在于“启发”,即启发更多的教师一起来研讨教学改进策略,提供更新颖、更有效的备考策略。例如八年级的图文转化题要求学生从构图要素和寓意两个角度对图片进行解说,答案提供了“说明构图要素的原则是‘图上有什么就说明什么,不作引申’,说明构图要素时要做到全面准确,不要有遗漏”的指引,这是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落实的。但如果老师们有更好的分析思路,那就更有价值了。 #

第四,就是针对作文题,除了评分标准,答案还提供了“立意参考等级”,这一点在今年暑期期末考试中已经进行过尝试,反馈还不错。本次考试正式将其纳入到答案中。此前,每次考试完,老师们都会围绕立意展开激烈的争论,大家对题目的看法不太一致,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一份立意的指引,老师们的意见就会得到统一。当然,我不是说老师在改卷时不能有意见,而是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分歧,尽可能统一改卷的标准,只有标准严格、操作严格,对考生才更加公平。此外,制定“立意参考等级”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引导教师关注作文的立意,因为立意能够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固然重要,但毕竟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立意不仅有对错之分,也有高下之别,有的立意偏离了题目的要求,那就意味着“跑题了”,这自然是不对的;有的立意非常新颖深刻,体现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所以“立意参考等级”的制定,既能够最大程度地统一改卷标准,同时也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强化立意指导,最好能够针对立意开发出系列的微课程。

#

往期回顾 #

拙作出版,欢迎选购!选购网址: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