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考试辅导 >

2011年残疾人社会工作辅导: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2011-04-04 来源:未知 作者:终点

2011年残疾人社会工作辅导: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

一、残疾的界定标准

#

什么是残疾?事实上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同而并无相同的标准。 #

1、世界卫生组织把残疾分成三类,理由是不同的残疾对人的生理和社会功能的不同影响。 #

(1)功能、形态残疾,是指因意外伤害和疾病的后遗症,使人体结构和功能发生缺陷或异常的状况;

#

(2)丧失功能残疾,指人体的结构缺陷和功能障碍使人丧失应具备的能力(如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等相应的能力);

#

(3)社会功能残疾,指由于身体的形态和功能的缺陷或异常而影响个体参加正常社会活动的惰况。 #

2、国外学者汤逊德(Toashsent)根据世界上23种残疾的专业定义而归纳出的5类残疾。

#

(1)畸形或损失:可以是解剖的、身体的或心理的损失;可能是损失某一肢体、某一部分神经系统或某一部分感觉器官。

#

(2)临床症状:这与改变生理过程、阻碍生理过程或者改变心理过程的疾病有关。关节炎、癫痫、支气管炎、精神分裂产等都属此类。 #

(3)日常活动功能限制:这与无能或至少与能力受限有关,如不能正常地完成本人的活动或社会工作。

#

(4)由于异常而造成的残疾: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与公认的生理标准和健康标准不符,第二,在行为上与某特定的人物的身份不符,或与特定集团社会地位不符。

#

(5)由于不利条件而造成的残疾:在等级制社会的某些地方,向公民分配物资时,残疾人得到的份额经常少于与他对等的正常人,这就使残疾的概念扩大了。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界定 #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当上述造成个人生活、活动能力的缺陷的状况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为残疾。中国把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等五大类。

#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

#

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残疾不是一个个人问题,所以本书比较赞同英国社会工作专家迈克尔·奥利多(Michael Oliver)主张的从比较宽泛的角度来给残疾人社会工作下定义,即所谓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指的是对残疾个人或残疾人集体进行的组织起来的专业性活动。这些专业性活动是对相应的各个团体或社区提供服务。“专业性”意味着提供服务的人是通过鉴定、被认为具备了进行服务的能力以及领取薪资的人员。提供这类服务不只是需要运用已有的人力物力以便与社会需要相配合,而且要求专业人员去查明这些需要并争取适当的人力物力以满足需要。这些活动的相关部门,可以是社会服务部、医院、居住设施、有关的非政府机构,等等。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迈克尔·奥利弗,1999)。 #

与其它群体的社会工作相比,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残疾人及其群体自身的特殊性。除了受社会或者自然条件的限制而使自己生活在困境之中外,残疾人及其群体更由于自己的身心缺陷或损伤而难以象正常人一样生活,他们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幸是双重的。

#

2、残疾人社会工作过程的特殊性。大多数情况下,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通常都是身心健全者,他们一般很难具有与残疾人相似的生活经历或创伤遭遇,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具体的实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同理心”的表达以及服务需求适切性的考虑,远远比对其它群体的社会工作服务要困难得多。在工作中如果处理失当的话,对残疾人伤害所造成的后果也更加严重。

#

正因为上述特殊性的存在,残疾人就更需要政府社会的帮助,更需要专业人员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对社会工作者而言,也需要社会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

#

由于残疾人社会工作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所以其工作内容和范围显然要比其它类型的社会工作要广泛许多。一个基本观点,需要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介入内容和残疾人经历与生命周期事件结合起来(迈克尔·奥立弗)。所谓残疾经历指的是:从遭遇与致残有关的问题或产生身心障碍的事件开始,残疾人整个一生的发展过程。“经历”一词就其自身的意义而言指出,在残疾开始时,通过短期或紧急干预,给予残疾人以支持和帮助。但对更多的残疾人来说是需要通过长期干预给予帮助的。

#

1、康复,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残疾人最大限度地恢复生理功能或进行功能补偿,以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如社区康复就是动员社区资源促进残疾人康复的一项有效活动。 #

2、对有残疾儿童的家庭的服务,它至少包括四个方面:提供取得实际帮助取得物资支援的机会;在这些家庭需要精神支持时,适时地给予精神支持;减少各种官僚机构因冷漠的态度和工作作风对残疾人家庭带来的消极冲击;通过帮助建立各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来促进残疾儿童的成长。 #

3、教育,即社会工作者不仅帮助残疾人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而且把它视为残疾人享受权利和挖掘潜能的重要措施,是残疾人融入正常人社会的关键环节。

#

4、就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残疾人寻求更适宜的工作岗位,帮助他们自立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

5、婚姻和家庭生活,社会工作者通过咨询、介绍、指导和辅导可以帮助残疾人更好地建立婚姻关系和更好地调适家庭关系;

#

6、倡导和社会预防,即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更宏观的层面上通过努力来改善残疾人生存的各种环境,尽量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专业人员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职责。西方学者伦纳德(Lennard)曾经把残疾人预防工作划分为三级。第一级预防的目的在于防止某些产生事件的原因的出现,医药工作者、保健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第一级预防中负有很大的责任,如:减少有障碍的婴儿出生,提供在工作中预防事故的知识,等等。第二级预防的目的在于防止事件直接影响的形成,这项工作主要落在护理人员和康复工作人员身上。第三级预防的目的在于防止事件后果的形成,减少社会强加给有损伤的人的限制。

#

香港社会工作学者江绍康认为,残疾人社会工作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 #

1、康复工作。它包括三个环节:

#

(1)预防残疾,暴力、贫困、意外、不良生活方式等是造成缺陷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社会工作可以协助改善社会中处于最不利位置的群体的教育、经济和生活状况,建立稳健的家庭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普及照顾老人和儿童的方法与普及预防残疾的知识、技术等。

#

(2)复健,即狭义的康复,旨在使有缺陷的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上都能达到最佳程度。在医疗、护理、器械辅助等复健措施外,社会工作者可以担当心理、社会和其他方面的辅导和协助,以及进行生活自理训练及就业指导等。具体的工作包括了解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处境,并评估其在重返社会生活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等。在社会联系方面,社会工作者还可协助残疾人取得家人、同学或同事、邻居的支持,建立社区网络,协助解决生活困难。

#

(3)均等机会,社会工作者在争取残疾人的平等机会方面的具体工作包括: #

a.社会调查:调查残疾人在就医、就学、就业、婚姻、家居状况、参与社会、文化、政治活动的情况,研究妨碍平等机会的因素及解决方案等; #

b.社会立法及政策:协助残疾人及其团体认识其所享有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争取消除对残疾人歧视,以及保障残疾人在行使与其它公民同样的权利和自由时,不会因其残疾而有不利的情况;

#

c.自助组织:协助残疾人成立和维持自助互助组织,表达他们的意见和需要,参与制定影响其生活的政策。

#

2、增能工作。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协助残疾人根据自己的情况,界定服务需要,并获得能力行使自由的权利和自由;消除无力或无助感、疏离感以及无从自主感。索罗门(Solomon)认为增能社会工作有下列五项具体项目:

#

(1)评估有关互动系统及其脉络;

#

(2)提升意识,使残疾人知晓采取集体的社会行动的可能性;

#

(3)调动资源,包括实际的帮助和辅导服务;

#

(4)建立支援系统和互助团体;

#

(5)进行组织性变革。

#

这五项工作可以分别在个人、组织以及政策三个层次上进行。

#

3、社区康复。它是一项动用社区资源的创新性服务方式。它将有关类残疾的知识、预防方法、康复技能等普及到基层健康工作人员、残疾人及其家属等。参与社区康复的社会工作者,可以大量应用社区发展的工作方法,组织区内居民和服务机构联结成一个整体的支援网络,调动一切资源帮助残疾人康复和参与社会活动。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