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辅导资料(七)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
第一考试网整理了2010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辅导资料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 #
1、残疾人的界定
(1)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不同残疾对人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影响的不同,把残疾分为三类:A、伤残;B、能力缺失;C、残障。 #
(2)我国的残疾人定义: #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界定,残疾人是指在心里、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2、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定义: #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
#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的:
(1)根本目的: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
(2)具体目标:通过处理残疾人心里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残疾人克服在康复、教育、就业、婚姻家庭生活、社会权益、文化生活和环境方面的障碍,让残疾人把损伤带来的能力丧失的影响见到最低程度,更好地发挥潜能,有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
4、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意义
5、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
(1)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
(2)服务需求的多样性。
#
(3)工作过程的艰难性。 #
残疾人的需要及问题
#
一、残疾人的需要:
1.治疗康复需要
#
2.基本生活需要 #
3.接受教育需要
4.职业发展需要
#
5.家庭生活需要
#
6.社会交往需要
#
7.价值实现需要 #
二、残疾人的问题: #
生命历程与残疾人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
第一节三、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
1、价值观导致的反移情。 #
2、文化差异与特定技能。
3、职业倦怠。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残疾预防。 #
1、致残的风险因素。 #
从残疾原因来讲,有先天性的、医源性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后天性的、后发性的。
2、主要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
二、康复。
1、康复模式:
(1)世界卫生组织模式。 #
(2)社区服务模式。 #
(3)家庭病床模式。
#
(4)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 #
2、康复类型: #
(1)医疗康复。
(2)教育康复。
#
(3)职业康复。
#
(4)社会康复。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要点。 #
1、基本观念和原则:
#
(1)人是有能力或者有潜力的,不应站在健全人的角度看待残疾人的能力,而应从残疾人本身的视角看待其能力和潜能。
(2)拒绝把残疾人的问题视为其本身的问题,让其“修理”自己,以便能“嵌入”社会,充分发挥作用。 #
(3)残疾人工作模式应该把残疾视为一种社会建构,介入的重点要考虑社会因素。 #
(4)残疾有其历史和文化,任何做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人都应该了解残疾人群体的社会经历。
#
(5)尽管残疾人会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对待,但是残疾人也能在生活中发现乐趣并体会到幸福。 #
(6)相信残疾人毫无疑问有权掌控自己的生活。 #
2、残疾人沟通要点:
#
(1)了解各类残疾情况。 #
(2)掌握专门的沟通技巧。 #
(3)运用多种方式求证,确定沟通效果。 #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建立信任关系。 #
2、参与残疾评定。 #
3、个人与社区状况评估: #
(1)生态框架评估。
(2)优势视角评估。
(3)生理心理社会视角评估。 #
(4)社区需求评估。 #
4、介入模式:
(1)危机介入。
#
(2)增能模式。
#
(3)倡导模式。#p#分页标题#e# #
(4)自助小组。
(5)社区工作模式。 #
(6)个案管理模式。
#
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场所。
#
1、主要组织机构。 #
(1)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
#
(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
(3)康复工作行政架构。
2、主要实践场所。 #
(1)社务康复训练服务三级网络。
#
A、县(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 #
B、社务基层康复站。
C、家庭训练点。 #
(2)其他的残疾人社会。 #
A、医院。 #
B、残疾人康复与训练机构。
C、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
D、社会福利企业。
#
E、社会福利院。
#
F、残疾人基金会。
#
G、社区中心。 #
H、各类残疾人组织。 #
I、各类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