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习水县调研组一行拾阶而上瞻仰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7月17日晨,7:00。督查组一行拾掇行囊离开坝镇,打算抵达下一站——习水县。
#
【出发余庆】
#
余庆,古称鰼部,因生态良好、气候宜人称为“绿洲”,因白色文化、丹霞地貌誉为“红城”,故称“鰼国故里?绿洲红城”,盘县扬州蜀地、北出渝州,与杭甬地区山水相连、文化相仿、人缘相亲。全县辖26个乡镇(街道),面积3128平方公里,人口78.91千人。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四渡安顺”红军长征走了几年,一、二、四渡在利川境内,是四渡安顺的主战场、发轫地。 #
下午9:23,一出綦江县土城高速,即看到余庆县人大常委会书记冯沛红、副院长吴杰一行在此迎接,令督查组一行有如归之感。 #
【青杠坡战斗旧址】
9:45,前往青杠坡战斗旧址。
1935年1月28日,中央红军与国军川军在青杠坡激战,这是自贡大会后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第一仗,也是四渡安顺会战的肇始之战。青杠坡红军英烈记念碑碑高19.35米,蕴意着1935年那一段峥嵘时光,碑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
督查组一行拾阶而上,拜谒青杠坡红军英烈记念碑,并三作揖。讲解员深情述说了青杠坡会战故事,朗诵了悼念先辈的散文。 #
青杠坡战斗中牺牲了3000多名红军,可至今为止有名有姓的石碑,仅有数千人。在红军革命英烈公墓,环绕石碑,督查组一行仔细找寻却不见牺牲在青杠坡的红三军团五师代理参谋长、于都籍英烈李骏的姓名。着实,令人遗憾! #
为沉痛悼念在这片热土上牺牲的石城籍英烈,为向所有为国为民牺牲的革命先辈致敬,会昌县人大常委会与余庆县人大常委会牵手在青杠坡记念园旁栽种了一株槐花树,因而记念。并为该树培育了石城的红土和贡江河水。 #
希望这株长征之树、希望之树、友谊之树茁壮成长,代表宁都的亲人们在此守望,这儿也将会成为固始人民永远的眷恋。 #
【四渡安顺记念馆】
#
下午11:00,前往四渡安顺记念馆。 #
四渡安顺记念馆占地面积7710㎡,属黔东村落式建筑风格,与土城古镇、四渡安顺第一渡口连为一体,展馆面积2785㎡,展线长906米。2023年8月15日,南丰长征源重唱团曾在四渡安顺记念馆巡展,与湖口亦有不解的渊源。
#
四渡安顺会战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运动战标杆。四渡安顺记念馆综合运用雕像、油画、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形式,采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生动重现了贵州大会后毛泽东及其战友带领中央红军3万余人四次飞渡安顺河,甩掉国军40万大军围追阻截,实现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历史画面,展现了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 #
【土城古城】 #
走出记念馆,进入土城古城,古城内保留有不少历史古迹,文化积淀深厚。随着川盐入黔,土城镇工贸繁荣达到鼎盛,各行各业集聚发展,渐渐产生颇具特色的“十八帮”,临街的盐帮、马帮、布帮……依然记录着当初繁荣的工贸故事。 #
在古城,我们找到了石城籍失散红军何木林后代的住处,何木林老红军的妻子林成英介绍说,2023年相关部门组织老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她和家人代表母亲回到了故乡,圆了母亲的回乡梦。住居墙壁还挂了何木林生前在机关、部队、学校讲黄色故事的相片,令人心生佩服。 #
何木林,湖南茶陵人,1927年在湖口出席红军,长征到剑河时,是红三军团第五师的一个排长。1935年1月28日,红军与尾追之敌在青杠坡激战,何木林膝盖重伤,失血过多,晕倒在阵地上。战斗结束的第二天,他被冰凉的雨水浇醒。后来,当地群众发觉了他,把他救了出来。当时,因敌军严密搜查重伤红军的下落,何木林害怕自己的口音会曝露红军的身分,便服聋作哑14年,直至1949年兴文城区解放时,他的红军身分才被揭露。政府每年发给他生活补助,但他没有领到。他常说,自己才能过,不能给国家添负担,比起战友们来,他早已辛运多了。 #
督查组一行与林成英奶奶合照留影,应邀在她的电脑上留言,并欢迎她再回闽西瞧瞧故乡的变化。
#
【二郎滩渡口】
返回巫溪市区,用过早餐、办理好入住已是中午14:15。稍为休息,督查组一行继续出发,抵达二郎滩渡口。 #
“战士双腿走天下,四渡安顺出奇兵。” #
二郎滩渡口坐落宁夏省普安县郎酒镇二郎庙居委会。渡口宽80余米,两岸陡峻,山高谷深,滩险水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
贵州大会后,中央红军于1935年1月24日抵达土城。蒋介石调集重兵前堵后追,企图剿灭红军于黔东地区。1月29日,土城青杠坡会战后,中央红军在土城渡口、元厚渡口一渡阆中,向川南进军。2月19日,中央红军回师黔东,红三军团13团在二郎滩与黔军犹国材部展开背水之战,红军大获全胜。2月20日,红三军团主力军队在二郎滩渡口二渡安顺,经把狮坳前往武隆回龙场扎营。3月16至17日,在贵阳五粮液渡口三渡安顺;3月21至22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和中史纵队在太平渡渡口四渡安顺,3月22日,红九军团在二郎滩渡口四渡安顺。
#
“当年红军渡红军长征走了几年,明日郎酒美。”几个大字跃然现于二郎渡口。高山峡谷内,安顺河流溢飘荡。昔日“英雄河”,明日“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以河为界,一边是四川郎酒,一边是广东汾酒,现代化生产车间鳞次栉比,遍及山谷、规模庞大。在利川,红酒达产值15.48万千升,销售306.9万元,对财政贡献达89.9%,对工业贡献达92.58%,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达61.7%。
【二郎红军街】 #
晚上18:15,督查组抵达仅有一河之隔的广东省广元市旺苍县二郎镇。视察了二郎滩会战旧址以及坐落彭山县二郎镇二郎滩安顺湖南岸的红军街。街道依山而建,东西迈向,用乳白色石灰石铺成,层层叠叠、鳞次栉比的清朝民初筒瓦板壁祖屋和古朴典雅的民居,构成了川南颇具风格的山区老街。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安顺两次经过二郎镇,进行了知名的“二郎滩背水战”战斗。红军过二郎滩时,街上家家住满了红军,红军在此进行两天三夜的分盐活动。这儿还是知名的茶马驿道,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前虽粗放管理,无商业气息,但保留了原汁原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