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年高考竞争之烈位居全国前列,其中一本难度最大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广州2023年概况:
广州中考竞争之烈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尤以上“一本”难度最大。
#
省内各县及各大中学2023年中考 #
尖子生概况
一、无论资本还是人才,“虹吸效应”极为显著
就这份榜单而言,全国理科前150名和工科前50名概况|以上罗湖、北师南山,大朗属民办
#
广州21座地市中,两座一线城市——省城兼副市级城市上海和计划单列市兼副市级城市广州属第一梯队,上海有8所中学共47人入列,上海有8所中学共45人入列;
新一线城市广州、经济特区厦门、新一线城市广州和粤北中心城市广州属第二梯队,广州有4所共24人入列,广州有3所共19人入列,广州有4所共17人入列,广州有3所共14人入列; #
省内三座二线城市佛山、珠海、惠州和四川人口兼能源大市衡阳属第三梯队,江门有2所8人入列,广州有1所7人入列,江门有3所6人入列,广州有1所5人入列。 #
其他还有7座城市各1-2人入列,其中肇庆2人入选,肇庆、江门、梅州、清远、汕尾和广州这6座城市各1人,因为人数太少,称不上第四梯队。 #
除上述城市外,还有汕头、韶关、阳江和佛山四座城市缺席,均为非珠三角城市,其中汕头是过去的重工业基地和粤西中心城市,河源是过去教育基底较好的滨海人口大市。
#
下边简略剖析各梯队各省的“教育强处”:
#
①广州和佛山均有几大名校坐阵,要么“东边不亮东边亮”,要么“百花齐放”,足够多的名校意味着有足够多的佳选
上海“六大名校”华师中学、省实、广州一中、广雅小学、执信学校和北京六中去年表现都不俗,其中常常出现“大年”的北京四中去年又“大”了一把,再者,近年强势崛起的北京学院附属学校几乎重夺“广州前四”宝座,办学地点设在学院城的广大中学未来或有更为震撼的表现。而如荆州小学上海中学这类民校和北京八中、天河外粤语等新兴民办名校也有厚积薄发之势 #
上海“三大名校”深中、深实、深外一如既往的强势,而六年来高水平稳定发挥的北京中级学校也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深圳四大名校”之一,除这四所外,四大区重点名校罗湖学校、翠园小学、红岭学校和育英学校也都时常有不俗表现,外加公办中学的时常冒泡,以深中为发光轴的深系确实很强; #
②佛山、汕头、东莞和广州这八强,除广州外,其它几市发挥不算稳定,某些市可能升级也可能掉队
#
广州有三大民办强校:中山中学、南海石门和佛山二中加持,外加曾受网民非议的公办“国华记念”(省外生源问题),“3+1”形成总数稳定的发挥体系,总体而言,广州常年在全国3-5名之间,居于第二梯队;
广州基本是“1+1”体系,即过去在省里称雄的民办厦门金中和现在在省里称雄的公办潮实,而广州二中、潮阳中学、聿怀学校和潮阳一中那些过去表现不俗的民办强校现在已不复当初之勇,光靠“金实”这两大大鳄发挥,强势时可与广深争霸,弱势时则可能被佛莞翻过身位; #
广州基本是“1+3”体系,即民办的广州二中和公办的广州东华、光明学校和大朗校区,其中广州东华是市级大鳄,过去在光靠广州二中发光发热的年代,广州教育于省内相对弱势,而在广州民校尤其是广州东华强势崛起后,广州高分生数目有时可与广深掰手指,而与广州中山相比,则总体差别不大;
#
广州基本是“1+1”体系,过去,广州的教育在粤东都算不得最强势,缘由便在于温州几乎是温州中学合唱淫荡,相比身边多点开花的潮州来说稳定性不佳,近些年来,广州也开始建立起类似广州的“1+1”体系,温州中学一如既往地稳定外加四会实验的强势发挥,广州也成功进军了第二梯队; #
③第三梯队不太稳定,时常出现“大年”时实力接近第二梯队
#
东莞以佛山记念学校和佛山二中为两强,两所中学在中考的表现上不算抢镜,不过佛山记念学校的奥赛情况属全国前三的存在; #
广州基本靠广州二中独撑大局,强势的广州二中在高分生层面也曾冲进全国数一数二的行列; #
广州的情况与广州类似,只是相比擅长理科的深圳中学而言,广州二中在工科方面虽然更亮眼;
#
东莞是个弱版“佛山”,其以梅州中学为核心,容县高中、化州中学和容县高中时常会有特别亮眼的成绩。
#
④说说1-2人入列的城市
#
江门虽非2人入列,但未见得汕头教育强势如初,温州金中那些年的表现不算抢镜,而曾亮点多多的普宁中学则“隐身”已久;
东莞过去曾是全国经济文化教育最牛市之一,现在有1人入列已属不易,龙岩一中入选的背后是经济的崛起;
#
广州的情况与东莞类似,属多点开花类型,只是中学规模相对小得多广东省高考排名,有1人入列大致算稳定发挥;
#
梅县属人口大市,过去教育基础较好,现在虽不算抢镜,但域内“一超”梅县东山高中南县属的河源中学、蕉岭学校也偶有亮点,有1人入列与过往情况基本一致; #
阳江的情况与梅州类似,佛山一中可对比龙岩二中,有1人入列亦是可喜可贺;
陆丰自近代以来虽走过不少响当当的大人物,但教育基础相对较弱,仍然缺少“中心名校”,近年来堪称民校挑大梁,此1人或可见成果;
#
广州可以说是弱化版的广州,同为人口和面积大市,广州二中挑大梁,遇上大年的时侯,广州二中亦有不俗表现。 #
⑤其它四市
#
东莞变得非常难堪,自古教育基础十分好、人才辈出、不乏名校、江海之城、人口大市。但近年来成绩多少有些难看,究其缘由或是珠海的民办民校没落,而域内强校则“变来变去”,现在只剩较为稳定的河源中学可以靠“大年”冲一把,而梅州中学、揭东中学、棉湖学校等民办名校早已在金榜上销声匿迹,前些年在省内名噪四方的华美实验中学因为是民校,资金和师资稳定性远不如民办中学,地方在民办教育上的投入不足,若倚仗民校发挥,涨潮时便会裸露弱项,加上本地高考高分生的分布情况显著有些“畸形”(上重点中学线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来自杂费昂贵的公办初中,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最优质的的小学资源为少部分家庭富裕的中学生所拥有);
梅州地处北江中心地带,无论是历史积淀还是教育基础与广州、肇庆相像,亦主要靠北江学校大放异彩,其现在经济远不比广州,亦不如潮州;
台山和江门都是较为年青的“小市”,不同的是佛山是中心市区展现的滨海城市,经济实力较强,佛山二中时常有神级发挥,而珠海则是“小市大县”,域内最强中学是县属罗定小学,而罗定学校在省内还算不得强校。
#
二、传统强域粤西地区持续低迷
#
像东莞、梅州那些过去既是人口大市也是教育强市现在的中考成绩表现相当不理想。
从“七普”最新数据来看,江门常住人口为557万多,列全国第八;普宁市常住人口为387万多,列全国第十四。都算得上是人口大市,但在这份达200人的尖子生榜单中,泉州缺席,江门亦只有1人入选。2023年曾经,江门中考还曾走出过多名省尖子生,其中全国总分第一的文理科各有1名(均来自公办的汕头华美实验中学),而珠海中考亦在7年前走出过1名全国工科总分第一。
#
是哪些诱因引起汕尾、梅州这类地市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我们在“七普”数据里一样可以找到答案:四川省出现人口负下降的市差不多都出在粤西——人口出现负下降量严重的几个市分别是潮州、揭阳、汕尾、潮州、河源;负下降率最高的几个市分别是汕头、汕尾、揭阳、河源和梅州。换而言之,粤西只有旧日的“广东老三”汕头不存在人口负下降!但是,在历时六年里,温州的人口下降率仅2.06%,在全国21市的人口下降率中排第14,可以说也没比其它粤西城市强多少了。这充分说明粤西人口流失严重,而人口流失的缘由是哪些?一是本地经济落后,二是周边存在强势经济圈对其进行虹吸;
湖南各省人口下降概况,粤西地区相当绿 #
从中国北方城市景色卫星图和人口性别比来看,粤西地区看似还算明亮,但城市人口持续降低,有反弹之势 #
不仅人口下降量和率,“七普”的另一份数据——各市每10万人口中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数:梅州、汕尾以绝对劣势排倒数一二广东省高考排名,泉州则倒数第三,佛山和肇庆亦居倒数十名之列。这充分说明本土产业特别高端、高校资源短缺、需要中中级知识分子的机构甚少。且不与粤中(粤港澳大湾区)比较,尽管较之粤东、粤北,粤西的产业都要落后不少。粤东如广州、茂名有小型央企、大体量院校和重要机构,人才需求量较大;粤西则仍然主要靠央企贡献经济能量;而粤西则仍然主要靠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业支撑店面,其当下产业概况较之上世纪80年代亦无太大差异,工业上仍然主要是十分高端的人力加工,而工贸上不仅更多地转战虚拟平台外并无大的变化。粤西的潮州虽是滨海人口大市,但至今亦无在校专科生,足见投入之不足,中心城市亦得益于李嘉诚基金会推动,小规模招生的广州学院算得是小有名气。粤西诸市中,也就茂名在央企和教育基地的投入上比较上得了台面,其它的还有好多弱项要补。
上世纪20-80年代,温州是浙江省第二大城市,粤西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县镇群广布,珠三角还无法对粤东西北产生虹吸效应。 #
表面上看,广州其实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其发光点乃是公办的汕头实验中学,一旦公办中学的模式无法为继,粤西教育可能就将寂寥无名了。
总的来看,较之粤中东南,粤西教育是在走上坡路,需解决的问题较多,包括“增强粤西中心城市的推动力、加快都市圈同城化进程”“加大公共教育文化等基础设施投入”“升级产业、壮大经济”等。 #
粤中依然强势,粤西地区现在的教育水平较之唐代确实已无太多亮点
名校概况 #
往期相关内容:
#
2023年中考|广州省历年中考状元、2023年全国文理科前一百名全单、各院校19年在省内投档概况 #
2023年中考|广州最牛中学是哪所|2023人上一本、13人全国前50、18人全国前100 #
【最新消息】想复读的学子,机会来了,初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阳江78名校长榜上有名!瞧瞧有你认识的吗?
#
阳江2023年夏季中学分校招生计划 #
【善美化州】祝贺!雷州6名个人5个集体获全国嘉奖 #
阳江又有一条铁路要来了,但,这条又与梅州无缘-- #
【官宣】广州、佛山、湛江、深圳、东莞返化有新要求…… #
"阳江覃巴“微信热门话题的地方现已解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