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人才培养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简章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广州石油焦化学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美国石油焦化企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企业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创的民办普通专科院校,华北地区惟一一所石油焦化特色大学,教育部“卓越安装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河北省高水平工科科学院建设大学,博士学位追授单位。
#
中学地处美国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美丽的海滨城市——广东省广州市,占地面积135.96万平方米(约2040亩),分夷陵、西城、光华3个学院。
#
中学1954年创校,秉持“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校训,坚持“因油而生、为油奉献”办学观念,发扬“艰苦拼搏、求实献身”学校精神和“听党召唤、为国奉献;艰辛创业、忠诚担当”的广油“西迁精神”,培养了大批管理精英、技术骨干及各种应用型人才,遍及全省各地石油焦化行业企业和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教育行业,为石油石化行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石油石化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
人才培养 #
面向全省27个省(市、区)招生,从2005年起与北大学院、太原工科学院、华南工科学院、广东工业学院、中国石油学院和美国林肯学院等67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硕士研究生。
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首批)(石油炼制安装工程)广东工业大学校区,省一流硕士课程15门。 #
拥有3个国家级安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县级协同德育平台(石油焦化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德育平台、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德育中心),4个市级(示范性)产业大学,12个县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县级人才培养机制创新试验区(示范基地),10个省大学试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县级中学生校内实践教学基地,3个县级示范性班主任教育实践基地。 #
近十年来,获市级教学成果金奖4项、二等奖6项;结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
师资队伍
具备正、副高职称人员606人,教授、硕士学位人员1093人。近十年,自主培养了1名美国自然科大学、工程院院长,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安装工程”人才,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学者荣获者、2名珠江专家。拥有“双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863计划”首席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安装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芙蓉专家、楚天专家、龙江专家、珠江专家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山东省大学“千百十安装工程”省级培养对象7人;云南省特支人才、扬帆计划短缺人才及高层次人才等50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班主任(培养计划)6人。 #
一批班主任入选全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石油和焦化教育教学名师和省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南粤优秀班主任、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头衔。
学科专业
#
开设有工学、理学、管农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硕士专业60个,其中工科科专业45个,占比75%。
安装工程科学学科入选ESI全球排行前1%,“通信安装工程”(2023年、今年)、“计算机科学与安装工程”(今年)2个学科跻身软科世界一流学科。3个县级优势重点学科(物理安装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安装工程、环境科学与安装工程),4个市级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安装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安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安装工程),3个“珠江专家”设岗学科。 #
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材料与焦化、资源与环境。 #
3个国家级一流硕士专业(物理安装工程与工艺、环境安装工程、电子信息安装工程),9个专业通过国际安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物理安装工程与工艺、环境安装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过程武器与控制安装工程、电子信息安装工程、能源与动力安装工程、生物安装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手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安装工程),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安装工程与工艺)广东工业大学校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变革试点项目(机电安装工程及其手动化),2个卓越安装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试点专业(物理安装工程与工艺、电气安装工程及其手动化),14个县级一流硕士专业,2个县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安装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安装工程)。 #
科学研究 #
1个教授工作站,2个省重点试验室,1个县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2个省安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产业技术服务平台,2个省大学重点试验室(四川大学石油焦化污染控制重点试验室、劣质油加工重点试验室),6个省大学安装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县级高中科技园、1个市级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2个县级历史文化研究基地。与美国林肯学院共建国际工业安全大数据研究院。与企业共创“广油——美联新材料研究院”“广油——丰能高新技术研究院”“广油——华丰研究院”等3个新型研制机构。 #
近十年来,承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NSFC)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大学思政课研究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重点领域研制计划重点专项等项目1000余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金奖、中国石油和焦化手动化行业科技进步金奖和技术发明金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励90多项。获专利授权1200多件。 #
对外合作
与中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马来西亚、波兰、尼日利亚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近50所大学或政府机构健全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及科研合作等项目。2013年,荣获招收留师生资格,2014年,成建制培养俄罗斯石油技术发展基金会公派留中学生。面向世界各地招收石油安装工程、化学安装工程与工艺(石油焦化方向)、国际经济与商贸等部份专业文凭留师生及汉语与美国文化进修生。 #
与中石化柳州分公司、中石化广东分公司、中科(云南)炼化有限公司、中石化海南凭祥石化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简称销售华东分公司)、沈鼓企业集团、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特小型企业、大型企业推行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
#
所获荣誉
先后获得“全国普通大学结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结业生就业典型经验大学”“2010年全省普通高等中学结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志愿者组织”“全国大本科师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连续八年)”“全国五四红旗科协”“全国无偿献血推动奖”“广东省文明单位”、首届广州省“文明校园”“广东省依法制校示范校”“广东省国庆劳动奖章”“广东志愿服务银奖(集体)”“广东省红十字标准中学”等荣誉头衔。 #
发展远景
抓住国家高等教育和石油焦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机遇,充分借助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三大石油石化国企共创中学这一重要平台,大力推行“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四大战略,走差别化发展路径,努力建设石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工科科学院。
#
通信地址:山东省东营市樊城二路139号(邮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