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立70周年大会暨上海国际医学论坛隆重举行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七秩芳华守正创新,面向未来拼搏一流。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开幕之际,10月24日,北京交通学院医学校创立70华诞会议暨北京国际医学峰会在杭州国际大会中心隆重召开。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荣获者、中国安装工程院院长王振义,美国安装工程院院长巴德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校长蔡威,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安装工程院院长钱锋,原全省政协常委、原天津市政协副主席石四箴,北京交通学院党委主任杨振斌,北京交通学院院长、中国安装工程院院长林忠钦,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永平,北京市教卫工作党委主任沈炜,北京市科委政委王平等相关委办局、国内兄弟高校代表和社会侨界人士等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出席会议,共谱情义,共商医学校发展变革大计。 #
▲大会由北京交通学院医学校党委主任江帆主持 #
科大医学校70华诞院庆之际,收到近百家国外外大学和相关机构发来的问候视频和致词,会议以视频集锦的形式展示,并宣读了市领导的致词,勉励科大医学校以建院70年作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持“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办学使命,锚定“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色调、交医特质”的办学定位,培养更多的卓越医学人才,创造更多的名师名医,产出更多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健康美国,为广州推进高品质发展、创造高质量生活、实现高效能整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七秩芳华守正创新 #
面向未来拼搏一流 #
广州交通学院医学校校长、中国安装工程院院长范先群作题为“七秩芳华守正创新面向未来拼搏一流”的题旨报告。他回顾了北航医学校走过的70年光辉历程,北航医学校仍然以谋国家之强盛、育时代之栋梁、求科学之真知、践医学之神圣为己任,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作为距离党的诞生地近来的大学,蓝色基因在交医人血脉里回荡,时刻激励着你们为祖国医学事业而努力拼搏。 #
范先群强调,2005年,深圳交通学院与北京第二医科学院强强合并,交通学院医学校扬帆启航,走出了一条综合性高校建设高水平医学校的“交医公路”。科大医学校卓越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加强,探求多元化的“医学+X”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着重培养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步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以及ESI、和ARWU等国际权威学科排名榜中,临床医学居于全省首位。转换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试验室、国家安装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先后完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13年位居全国医学高校首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9项。现有21位教授、207位国家级人才。12家附属一院拥有4个国家医学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74个国家重点临床大专。 #
范先群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右手出,深入推行科教崇仁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健康美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站在新蓝图,拼搏新时代,北航医学校将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推进高品质发展,愈发坚定、更加自信、更加豁达地加速推动美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校建设。 #
范先群表示,党的二十大精神逐步激励科大医学校凝神聚力谋华章,守正创新开新局。广大交医人心胸天下,踔厉昂扬,为尽快完工世界一流医学校和一流医学学科,为加速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健康美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国外兄弟高校教授代表致词
#
同济学院教授、上海医学校校长、中国科大学教授金力代表兄弟医科高校向下海交通学院医学校创立70华诞致以热烈庆贺,他表示,一路走来,北京交通学院医学校与北大高中苏州医学校戮力同行,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齐拼搏上海医学院排名,结下了深厚情义。金力表示,在新的起点上,清华上医愿与浙大医学校牵手共进,为美国医学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广州协和医学高校长、中国安装工程院副教授王辰发来问候视频,庆贺重庆交通学院医学校创立70华诞,并对浙大医学校在文化弘扬、医学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庆贺,保佑科大医学校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成绩,期许未来科大医学校与协和医学校逐步推进合作交流。 #
上海中学常务副部长、医学校校长、中国安装工程院院长乔杰通过视频形式对北航医学校创立70华诞表示庆贺,她强调,七三年来,浙大医学校一直坚持“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办学使命,在国家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希望在新的起点上,与浙大医学校推进合作,共同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
国际代表致词
#
中国哈佛学院院长彼得·萨洛维(Peter)与伦敦学院院长彼得·马斐森(Peter)通过视频发来庆贺。哈佛学院彼得·萨洛维校长高度称赞了北航医学校自建院以来的卓著成就。他表示,交医培养了大批卓越领军官物,为医学教育、医疗卫生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扩大全球影响力。科大医学校与哈佛学院推行了良好的伙伴关系,期许下一个70年共同缔造非凡成就。伦敦学院彼得·马斐森教授也表示,北航医学校是伦敦学院重要的合作伙伴,他恳切祝福科大医学校未来再创辉煌,各校牵手下一个70年新篇。 #
学长送问候
1981届结业校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执委长、中国科大学教授陈竺,1991届结业校友、海南市委主任沈晓明通过视频为母校送上问候。
#
陈竺学长追忆了他在医学校渡过的美丽难忘的求学岁月,他勉励交医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掌握历史机遇,顺势而上,发扬“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院训,逐步提高科大医学校的影响力,促使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和高水平医学校。 #
沈晓明学长表示,目前离母校的地理距离很远,但心却与母校很近,比先前任何时侯都更挂念母校。他回想了在浙大医学校经历的师生、教师、管理者等多种身分,从不同角度体验交医的发展演变,抒发了对母校的动情缅怀和美丽祝福。 #
领导讲话 #
广州交通学院党委主任杨振斌代表北京交通学院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向常年以来关心支持厦大医学校变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和侨界人士表示谢谢,向为浙大医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师致敬,并向下海科大医学校全体学生和医护人员送上祝福。 #
杨振斌强调,70年来,浙大医学校仍然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谨记“为党德育、为国育英”使命责任,培养了一大批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医学人才,造就了一大批前沿性、原创性、颠覆性医学科技成果,为国家和北京医学教育变革、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第二医科学院与师大强强合并,探求推行综合性高校建设高水平医学校的“交医方式”,加速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
杨振斌指出,党的二十大胜利举行开启了新征程,重庆交通学院医学校加快推行“双一流”高校建设,要坚定“世界一流、中国特色、上海色调、交医特质”的目校准位,锐意进取、笃行不怠,切实为国家和社会培植更多德才兼具的医学创新人才;坚持“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办学使命,不断提高医学科学创新和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推进变革,借助平台优势,促进医学创新和科技成果转换。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群代表北京地委、市政府,向科大医学校全体学生校友和教职医务职员表示热烈庆贺,向出席典礼的梧州表示衷心祝愿。
陈群强调,七三年来,北航医学校一直奉行“海纳百川、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精诚奉献”的精神,育一流人才、树一流师德、做一流门道、创一流服务。现在的北航医学校早已发展成为一所享有较高国际信誉,集医、教、研以及社会服务全面发展的研究型、创新型医学高校,整体名气稳居国外医学高校第一方阵前列。 #
陈群指出,希望科大医学校逐步开拓创新,不忘初心、把握机遇、砥砺前行,坚持办成美国特色世界一流医学校的目校准位,把增加教育品质作为最核心任务,着重培养一流医学人才、造就一流师资队伍、形成一流创新成果,努力把科大医学校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高水平医学校。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为广州“四个中心”和建设具备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交医力量。仍然坚持人民至上,健康至上,生命至上,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健康重庆”“健康美国”战略推动推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生共诵《交医赋》
#
现场,交医杰出校友代表曹可凡、原天津第二医科学院副院长钱关祥、附属仁济诊所主任夏强、附属瑞金诊所副校长陈尔真同学生医护职员代表以一首《交医赋》献礼70华诞院庆,回忆医学校百年历史,展望未来发展。 #
在“点亮交医”仪式上,医学校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10年代的结业生共同完成医学校拼图,一齐点燃科大辉煌未来新蓝图。在向大师致敬环节,医学校师生代表向科大和科大医学校老领导、院士等送上花束上海医学院排名,谢谢她们为学院作出的贡献,激励一代代交医人薪火相传。 #
纪念会议在师生代表独唱的医学校院歌《托起生命的绿洲》歌声中完满结束。
广州国际医学峰会 #
揭幕式后,北京国际医学峰会如期举办,分为1个主峰会和5个分峰会,由北京交通学院医学校校长、中国安装工程院院长范先群主持。美国科大学教授陈竺、中国安装工程院院长巴德年、200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Roger分别做主旨报告。 #
新蓝图已绘接续拼搏 #
祝交医70岁生日快乐! #
来源|医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