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知识(2008.02)·本刊特稿·6·《》改版与毛泽东在
新闻知识(2008.02)·本刊特稿··本刊特稿··6·《解放晚报》改版与毛泽东在党内领袖地位的建立常德《解放晚报》的改版是西安反右运动的有机组成部份。以《解放晚报》为代表的共青团意识型态中枢,除了成为反右运动的突破口和重点对象,并且还作为毛泽东指导反右运动的有力工具,为整饬王明、博古的主观主义和教派主义,建立毛泽东的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起到了无可取代性的作用。一、《解放晚报》改版是西安反右的重要组成部份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西安中央团校开学仪式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这是毛泽东宣布反右运动的即将开始,只是清算以王明、博古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的开始。众所周知,王明和博古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兼任共青团总负责。王明站在教条主义立场,产生了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似乎在1935年的芜湖大会上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建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地位,并且因为时机不成熟等众多诱因的限制,没有对“左”倾错误路线作政治上和思想上的清除。直至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才接连举行扩大大会,再次检视农地革命战役时期的政治路线即“左”倾机会主义路线问题。
#
“可以想见,博古同志对过去的路线错误还没有进行清除,自然也影响到他对中央新的正确路线的贯彻执行。正由于那样,毛泽东同志才在1942年1月24日的政治局大会上严厉地批评了《解放晚报》的错误,并强调今[1]也就是说,整肃《解放晚报》的后的改进方向。”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针对博古本人的思想整修。一天后,毛泽东在《中宣部宣传要领》中指出,中央关于加强党性的决定和中央同志关于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讲话2023解放日报改版,并没有造成一些同志的深刻留意,“其成因,或者是有些同志过去犯了主观主义与帮派主义的错误相当的严重,一潮流没有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不甘愿做深刻的自我批评,不甘愿快速的改正自己的错误。”吴冷西觉得,“这里说的一些同志,显[2]然包括博古同志在内”。这是西安反右运动的一个着眼点。反右运动的另一个着眼点是王明等人1937年从圣彼得堡回到西安后,对马列主义采取教条主义心态,仿效马列主义,动辄裴晓彬吴廷俊拿马克思主义“吓唬”别人,因此教条主义作风一时间在中左派内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从共党前往西安的大批知识分子,由于在思想方式、政治倾向和组织生活上,与西安新的生活型态还存在许多积怨。
毛泽东意识到以上问题的严重性,他从实际斗争出发,站在马克思主义美国化和思想斗争的视角,领导和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西安反右运动。二、《解放晚报》的创立与改版展现了毛泽东对党报舆论的注重其实在二战踏入僵持阶段后,在边区首府西安出版了几家党的书刊,而且大多都由张闻天负责,对宣传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变得不是很得力,与当初国外外复杂的斗争情势很不适应。然后,毛泽东决定再次出版一张共青团中央机关报。1941年5月15日,民革中央做出“关于出版《解放晚报》等问题的通告”。通告说:“五月十六日起,将西安《新中华报》、《今日新闻》合并,出版《解放晚报》”,“一切党的新政,将经过《解放晚报》与新华社向全省宣达。《解放晚报》的时评,将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党员落笔。”中央委任时任中央党报执委会书记的博古兼任部长,他同时还担任新华社组长。5月16日,《解放日报》正式刊出。在复刊号上,发表了由毛泽东落笔的复刊词。复刊词指明了《解放晚报》的使命:“团结全省人民击败法国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创刊时的《解放晚报》深深地打上了博古的办报思想印迹。
#
博古觉得,《解放晚报》应该有大报作风,不能象苏区打游击时办的小报这样,只刊登自己的党政军民活动,而要着眼世界,把国际新闻置于首位。因而,这时的《解放晚报》呈现以下特性:在版面安排上,一版主要刊登国际新闻,二版是远东新闻2023解放日报改版,三版是国外主要是日伪新闻,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战按照地新闻则集中置于第四版上半部份,下半部份是校刊。在献词问题上,博古等主张一天发一篇时评。一方面它们有留苏经历,对俄罗斯《真理报》每天一篇时评比较认同,同时也深受《大公报》每天一篇时评的影响。她们觉得这是一个大报有影响力的标识之一。在新闻的价值取向上,复刊后的《解放晚报》显然没有积极贯彻毛泽东对蒋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