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
大众网记者李欣徐州报导
1月9日上午,“法治政府建设”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市住房城建管理局专场新闻发布会成功举行,为你们介绍近些年来济南市在推动住房城建管理领域立法、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全面履职、维护安全稳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成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市住房城建管理局主任牛效强在发布会上表示,近些年来,徐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全面落实法制政府建设决策布署,扎实推动依法行政,着重优化营商环境,在法制轨道上推进构建特色生态城市“升级版”。市住房城建管理局被授予“今年度创新实干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
突出政治推动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以科学立法筑牢法制根基 #
坚持低位研究推动,全面强化党对法制建设的领导,创立法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行推动法制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抓紧抓好“关键少数”,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专题述法。加强跟踪问效,将依法制市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列入全局综合考评体系。立足全市住房城建管理事业发展实际,主动适应变革须要,积极回应群众期盼,科学制定立法计划。自2023年新乡市取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市住房城建管理局起草地方性法规1部、政府规章6部,占全市法规规章总量近1/3。重视系统化立法,积极举办《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细则》《东营市供水管理办法》调研工作,聚焦小切口立法,逐步推动《东营市住宅专项修理资金管理办法》起草工作。强化合法性审查能力建设,构建规范性文件初审登记、目录管理和定期清除制度,维护法治统一。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提高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持续加强权利运行监督,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67项。 #
聚焦依法行政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以推进变革推动全面履职
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事项规范化、清单化代办,2023年代办各种事项10358项。行政审批提质提速,持续升级改建“无证明系统”,32项证明资料实现免递交,11类涉企许可证书全部推行电子证照,为企业减负增效。拟定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52条,提高企业合规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加强新政赋能,认真落实《东营市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等文件,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实现建筑企业特级资质“零”的突破。先后颁布促使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4条、12条新政举措,通过中心城买房补助、房交会等措施有效激活住房消费,全市新建商品房网签面积增长全国前三。加大房地产领域管理服务信息化建设,建成全市统一的网签备案信息系统,实现涉房业务城区同权跨区通办,经验做法被省住建厅推广。突出搞好房子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标投标问题专项治理,构建健康法制发展环境。新乡市荣获市级景区城市建设试点,全面建成城市路政服平台,智慧巡警平台稳定高效运行,实现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城市“智管水平”不断提升。探求构建住房城建管理领域全链条信用管理新机制,举办信用评价24批次,提高行业监管精准性,《东营新闻联播》对市住房城建管理局信用建设情况进行宣传报导。积极实行使用“政企行”阳光执法监督平台,周通报制度被省委依法制市办夸奖。优化市县行政执法运行机制,在全国率先扩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建筑市场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制度适用范围,被省住建厅通报夸奖。编制全市住房城建管理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组织举办全系统行政执法“回头看”工作,全面推动严格规范公平文明执法。 #
创新社会整治,以平安建设护航稳定发展 #
严格落实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持续推动“八五”普法走深走实。组织举办全省城市节省用水宣传周、“安全宣传咨询日”进工地、“燃气安全进万家”等普法活动,领取材料21万余份。深入举办垃圾分类“六进”宣传,建成垃圾分类宣教场所33处,南通市在全省“垃圾分类齐照亮”活动中入选银奖。深入推动“城管进社区”,建设执法岗亭47处,大力推广“市民随手拍”小程序,发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整治新格局。构建完善“五个一”信访化解机制,竭力促进住房城建管理领域信访旧案化解工作,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到庭应诉制度,到庭应诉率100%。创立泰安市工程建设标准造价商会建设工程纠纷调处委员会和建设工程造价纠纷调处中心,提升纠纷解决效率,维护建设市场稳定。推动物管服务纠纷源头化解,发挥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用,矛调中心调处矛盾纠纷成功72件,涉及金额907亿元。在全国率先建设省级煤气安全风险检测预警平台,安装易燃气复检测仪4500台,城市运行愈发安全高效。加强建筑施工安全,在全国率先推行房子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关键岗位人员记分管理制度,做法被省住建厅推广。扎实举办自建房、施工扬尘、环保督查等专项治理,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 #
以民为本,循法而行。市住房城建管理局将厚植为民情结,聚焦内涵品质提高,促进城市精细管理,全面提高住房城建管理法制能力水平,为构建舒朗大气、生态宜居的特色城市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