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提高至不超过16000元全日制研究生由不超8000元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经济晚报上海9月14日讯(记者李华林)14日,国新办召开吹风会,介绍进一步建立国家助学按揭新政有关情况。记者了解到,全日制普通本本科中学生每人每年申请按揭额度由不超过8000元将提升至不超过12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则由不超过12000元提升至不超过16000元。 #
据介绍,在高等教育阶段助学贷款登录系统,我国已产生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奖、贷、助、勤、补、免”全方位捐助体系。国家助学按揭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院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捐助新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国家助学按揭新政施行也面临部份新政举措须要调整、管理有待建立等问题。”财政部主任助理欧文汉表示,财政部、教育部、人民建行、银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国家助学按揭新政的通知》,对国家助学按揭新政作了进一步调整建立,政策策从去年春季学期起执行。 #
有人担忧,国家助学按揭额度提升后,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学生按揭额降低,还贷会遭到影响。国家助学按揭不良率会不会上升?
#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局长黄家玉表示,新政规定的国家助学按揭额度是指每名中学生每年最多可贷到的钱,是一个限额,而非一个固定的数额,中学生可依照自己每年需缴交的杂费、住宿费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在额度范围内自主确定。“关于提升助学按揭额度后还贷压力问题,财政部、教育部做了反复测算,结果显示,中学生还贷压力变化不大,不会由于按揭额度的降低而造成按揭不良率大幅度上升。”黄家玉说。
国家助学按揭额度提升后,财政贴息也相应降低,这么,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是怎样分担的?地方财政负担是否降低?
#
“在国家助学按揭中涉及财政开支的,除了是财政贴息这一项,部份风险补偿金也须要由财政来承当。”欧文汉表示,这两部份资金的央地分担情况,可依照中学隶属关系、学生生源地等诱因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院校中学生按揭形成的贴息,以及应由财政承当的风险补偿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当。
另一种是地方院校中学生按揭形成的相关费用分担,具体又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校园地助学按揭助学贷款登录系统,也就是入学后在中学代办的按揭,其形成的贴息和应由财政承当的风险补偿金由地方财政承当。第二类,在本省份就读的中学生在自己家旁边代办的生源地助学按揭,形成的贴息由地方财政承当,所需风险补偿金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比列分担。第三类,跨省就读中学生代办的生源地助学按揭,形成的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由中央财政承当。“总体估算出来,生源地助学按揭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中央和地方财政开支的比列大概是各占一半。”欧文汉表示。
#
至于这次新政调整对地方政府财政开支的影响,欧文汉表示影响并不大。“虽然按揭额度提升会相应扩大房贷规模,降低地方财政承当的贴息,但在提升按揭额度的同时,生源地风险补偿金比列也做了相应核减,核减为当初按揭发生额的5%,这块由地方财政承当的资金总额相应降低。这样一增一减,全省算总帐,基本可以对冲,地方财政开支不会有大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