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万,创历史新高!考研培训市场正在经历蓬勃发展的时代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377万,这是2023年考研的报考人数。
#
2023年底,考研报名人数增加50万人,多家权威媒体惊呼:创历史新高! 2023年硕士学位考试341万人报考!
#
2023年,受COVID-19疫情影响,就业环境受到较大影响,且因出国留学限制,考研报考人数再次增加30万人,使总人数达到377万户,增长10%。
#
近年来,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国内考研人数连年大幅增加。 2023年至2023年,考研人数翻倍,从201万人增至377万人,年均增速近20%。
#
作为另一个迫切的需求,考研培训市场正在经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01名师出海
#
1978年,恢复高考,全国研究生招生也开始,各招生单位自行决定。
#
1980年,研究生统一考试模式初步确定,公共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 随着高考持续火爆,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许多考生苦苦寻找信息,而且没有导师。 一些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开始兼职考研导师。 #
北京的大学,主要是清北的大学,是当时研究生的重点对象。 #
1988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位深谙命题规则的权威名师应学生要求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研究生考试培训项目。 依托名师,这个培训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规模越来越大,受到了广泛关注。
1993年,该项目改制为企业并经教育部门批准后,海文考研正式注册成立。 因此,“海问考研”成为中国第一个考研培训知名品牌。 #
1995年,陈文登教授从中央财经大学辞职,创办了第一所民办考研培训学校——北京文登学校。 #
在此之前,陈文登已经是一位知名的大学数学老师。 20世纪60年代,从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他在北京理工大学任教20年,随后担任中央财经大学数学系主任11年。 文登考研官网介绍他:
他深谙考研数学命题规则。 他授课严谨,注重基础,突出重点。 他的讲课从来没有写过,都是一口气讲完的。
陈教授堪称考研培训领域的化石级人物。 自20世纪80年代统一考试以来,他一直工作在考研培训第一线。 是唯一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考研名师。 老先生虽然不再教书,但世间却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传说,称为:
#
想要数学高分,请找陈文登。 #
1995年,当时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的冯小平也开始制定计划。
#
由于他在人民大学读书,很多外地的研究生经常找他帮忙买材料、找辅导班。 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 #
那年夏天,他回到沉阳,向两个朋友求助。 他们在沈阳各大学张贴考研培训广告,然后邀请人大老师来授课。 结果一下子招收了两三百名学生,冯小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3万至4万元的收入,极大地改善了他的生活条件。
你赚了这么多钱,怎么找到工作呢? #
这让他决心走教育培训之路。 1996年,他正式创立文都集团,为众多学生提供考研辅导。
#
可以发现,较早进入考研培训市场的企业都是从小商机起家的。 北京大学的老师和研究生在打工的过程中看到了另一个世界,然后跳入其中。 #
改革开放的思潮和广大学子对名校的不懈追求,暗中催生了广阔的培训市场。 #
主角悉数登场,各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苦练内功。 不过,考研培训行业的蓬勃发展还要等待十几年。
#
02 资金援助 #
2006年9月,俞敏洪意气风发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舞台上,吹响了国内教育培训公司上市的第一声号角。 #
随着新东方的上市,教育培训行业开始受到资本追捧,投资机构敏锐的触角已伸向全国。 与留学语言培训几乎同时兴起的考研培训也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
#
2006年,多家投资机构接洽了行业先锋海问考研,但此时海问考研的内部情况却让他们感到担忧。 #
早在2004年,张锐在人民大学攻读管理学博士学位时,就有机会在海问兼职考研管理顾问。 他为海文设计了新的管理方法,并帮助海文在两年内将分支机构从2家拓展到23家,使海文成为北京考研培训业务的领头羊。 张越的身份也从最初的顾问,到校长助理,再到公司副总裁兼执行CEO,并获得了公司15%的股份。
原团队占据大部分股权??,已经老了。 实际管理业务的执行CEO张锐的股权并不高。 资本机构担心未来管理不稳定。 资本的青睐,让张锐开始关注考研培训行业。 另外,他即将博士毕业,他也在认真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 #
经过深思熟虑,张锐决定自己创业:
#
我们有经验、有能力、有成熟的团队、有国家培训资源、有资金支持。 为什么不试试呢?
#
张锐用了十一天的时间,说服了原团队兼职的五位朋友,他们都是全国研究生会的成员,最终放弃了高薪就业机会,选择了创业之路。
#
2006年8月,张锐创办万学教育,并获得51job创始人冯云雷、华兴资本投资。 万学教育借助资本的力量,与原海文考研合并,以万学海文的品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改革、升级和扩张。
随后2008年,红杉和联想投资2000万美元用于张锐的海文考研。 2014年和2023年,海问获得了百度、DCM、安达福基金的投资。 #
海文考研持续获得资本支持的同时,整个行业也得到了资本的帮助。
#
2023年,10年质询教育被上市公司宏涛股份以2.35亿元收购,实现考研培训行业首次资本化。 创始人套现,转身成立桃李资本,开始专注于教育行业的投资和收购。
#
2023年8月,文都教育正式在新三板挂牌。 那一年,文都教育营收3.9亿元,净利润1128万元。
资本进入后,推动整个行业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考研培训机构排名前十,“名师+加盟”成为主流模式,包括万学海文、文登教育、文都教育、海天教育等。
#
以文都考研为例,该公司一开始只在北京开设直营学校,全国其他地区则以特许经营模式开展业务。 文都教育与加盟商签订加盟合作协议,为加盟商提供文都教育考研公共课程(政治、英语、数学)和考研专业课程的资源和服务,并授权加盟商使用“文都教育”推广项目品牌时,加盟商负责提供教学硬件设备(教室、电脑、投影仪、音响系统等),负责招生推广、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保证课程如期正常开课。
加盟商对学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通过远程多媒体教育来实现的。 如需面授培训,公司会协调课程老师,加盟商直接向面授老师支付学费。
凭借师资、内容、资金等优势,龙头机构迅速入市,形成了以文都、海文、文登、阔考、学轩、启航为代表的线下机构。 #
03现实诉求 #
考研培训机构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不断壮大的考研大军。
二十年来,报考考研人数从39万人增加到377万人,增长了十倍,录取学生人数也增加了近十倍,从10万人增加到99万人。 录取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这意味着今年约有270万人会挂科。 #
虽然30%的录取率相对于公务员考试1%的录取率来说已经很高了,但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个别学校和专业的实际录取率会低很多。 #
首先是报考学校的集中度。 80%的考生来自非“985/211”学校,70%的目标院校选择“985/211”。 从这个角度来说,考研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次学历提升的机会。 大多数普通高校的学生都希望通过另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进入一些名校。 这既是对高考的一种补偿,也是在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的主动选择。 在学历膨胀的时代,硕士学位可以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大学排名越高,考研的竞争就越激烈。 以北京大学为例,2023年共有2.8万人报考考研,录取2300人,录取率不足10%。 其中,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专业,申请43人,录取1人,录取率为2.2%。 #
二是保送、免试生比例不断提高。 一些名校,保送生比例接近50%,统考生名额受到挤压。 推荐免试政策是“双一流”学校的重要招生渠道之一。 近年来,推荐免试学生数量不断增加,总体比例在教育部要求的50%以内。 但在大学内部,不同专业的推荐生数量却在不断上升。 比例不同。 一些大学专业招收的研究生大部分来自推荐。 #
2023年,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统计学、工商管理等专业只招收推荐生,推荐率达到100%。 #
暨南大学多个专业保送生入学率超过60%,其中西方经济、新闻学保送生占比高达80%。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只招收推荐生。 如果想通过考研进入这些专业,竞争就变得更加困难。
#
与此同时,考研往届毕业生比例不断增加,竞争压力加大。 就业困难的加剧和对自身职业发展的担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以提高学历和竞争力。 据统计,2023年290万研究生申请者中,应届毕业生约140万人,占比近一半,且应届毕业生比例持续增加。 以辽宁省为例,2023年至2023年,往届毕业生占考研人数的比例从34.5%上升至41.8%,四年间提升了7.3个百分点。 现实中,二战、第三次大战期间考研的学生不在少数。 这些往届生的加入,无疑会进一步增加应届毕业生的竞争难度。 #
实际的考研竞争可能比我们看到的要激烈得多。 高四没能参加比赛就意味着被迫进入职场。 如果作为往届毕业生考研,毕业后将面临就业和复习的双重压力。 这也客观上促进了考研培训的需求。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数学和英语两门公共课对基础知识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专业课,由各院校自行选修。 参考教材要么宽泛,要么根本不具体,复习难度最大。 考研帮的一项调查显示,75%的考研考生认为数学和专业课难。 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知识点的掌握”,其次是由此产生的“时间成本”。 #
依托培训机构对考试内容和规则的研究,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时间成本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提高学习效率。
#
40 亿个问题
#
尽管需求旺盛、玩家众多、资本加持,但长期以来,考研培训领域从未有一家年营收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
新三板上市的文都教育成立已有20年,已是行业老手。 2023年,其营收刚刚过亿元。 随后在大连、武汉、南京等地收购了11家加盟商,2023年勉强实现了3.9亿元的收入。 具有代表性的在线考研培训机构新东方在线,2023财年高校业务收入为6.4亿元,其中考研培训业务收入不足3亿元。
其他龙头考研培训机构规模仅数亿元,无法支撑更高估值。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这固然受到管理团队本身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行业发展逻辑的驱动。 考研培训的几个特点,导致行业内很难出现出国留学语言培训、公务员考试培训等具有营收规模的机构。 #
首先,名师是考研培训行业的普遍现象,名师把控内容和教学。 数学界有四位著名教师:唐家峰、张宇、李永乐、杨超; 萧秀荣,政治领域鼻祖,名声大噪; 英国道士王江涛、《考研真相》张国敬、《恋恋有词》朱伟等; 还有网络上著名的小丑张雪峰。 这些名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积累和个人魅力吸引了大部分研究生。 培训机构只能与名师签约合作。 比如,81.5%的考研政治辅导书籍选择“肖秀蓉系列”,29.8%的英语辅导书籍选择“张謇黄书”,大部分考研数学仍然选择??“李永乐系列” 。
最重要的教学内容由签约名师提供,核心资源不受培训机构控制,收入和毛利率自然较低。 以文都考研为例,2023年培训教师157人,其中签约讲师122人,占比78%。 从教材、讲义的开发到教学,该机构都高度依赖名师。
其次,名师的出现直接导致龙头企业选择特许经营发展模式。 名师难以复制。 开设直营分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而且很难招到这么多合适的老师。 因此,扩大教学规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盟特许经营。 事实证明,大多数机构也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
培训机构向加盟商提供教学内容和在线教师,但在特许经营模式下,加盟分公司承担招生和服务的责任,因此学员来源由加盟商控制。 长此以往,机构对加盟商没有议价能力,也就赚不了多少钱。 2023年,文都考研加盟商364家。 每个加盟商每年只需缴纳3万元的加盟费。 文都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图书销售。 #
三是标准化不够。 从内容上来说考研培训机构排名前十,考研与K12、留学语言培训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课程复杂,这也导致培训机构需要在标准化研究上投入更多。 出国留学语言培训考试内容全国统一。 K12的内容至少在省级也是统一的。 但是考研的科目会很复杂。 仅在数学中,就有第一、第二和第三。 在专业课程上,各个学校也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
由于缺乏标准化,考研培训机构在扩张时面临很大的局限性。 每个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领域和专业领域,但跨领域、跨地区的拓展往往显得捉襟见肘。 如果想要实现标准化,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发。 这是一项重资产投资。 #
但事实上,这三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
05 群雄逐鹿 #
据教育部统计,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突破900万人,达到909万人。 今年毕业生人数将突破1000万。 未来十年,将有超过1亿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研几乎成了必然。 预计未来2-3年考研报考人数将达到500万人。 目前,考研参加率已达到30-40%。 按200万学生、1万单价简单计算,产业规模超过200亿。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额。 培训市场。
谁将成为第一个营收突破10亿的机构? #
在教育培训行业,成功的机构总是需要努力耕耘、一点一滴的积累。 没有捷径。 #
2023年年报中,中公教育综合培训板块(考研、IT等)收入16.4亿,其中考研辅导业务收入增速超过100%。 据了解,考研准备工作早在2013年、2014年就已启动。中公教育依托全国319个地级市1335个直营校区,在多个校区开展考研培训项目。 从公务员考试培训到师资培训、事业单位培训,中国公安已经证明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持续拓展的能力。 考研培训、IT培训等板块收入突破10亿只是时间问题。 #
2023年跟谁学也高调进军考研培训,差点抢走了新东方的一批考研名师。 李旭和唐静从新东方跳槽到跟谁学,引起了业界轩然大波。 其中,李旭是新东方集团十佳讲师冠军、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梦想之旅”讲师团成员; 唐晶是新东方的功勋老师。 她曾担任俞敏洪老师的特助一年,在新东方工作了十多年。 2006年担任新东方、新东方教育在线考研翻译、博士考翻译、专业八级翻译、硕士翻译课程设计者。 考研培训业务未来或将成为跟谁学下一阶段增长的核心板块。 #
凯冲从四级、六级起步,迅速占领细分市场。 大学校园是单位面积人员非常集中的场景,四六级考试的备考时间往往比较集中。 以此为切入点,营销宣传的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放大。 通过高度标准化的线上超级课堂+现象级的线下信息包培养与用户的情感联系,考冲迅速拓展至考研、公考、出国考试等赛道,成为高校在线教育领域现象级企业学生。 2023年,先后获得腾讯、高瓴领投的2000万美元、5500万美元融资。 #
……
后浪汹涌。 #
在线教育的战场不断扩大。 从激烈的K12科目辅导,到2023年猿辅导的斑马AI引入到低年级学生。竞争对手纷纷效仿,比如字节跳动的瓜瓜龙、作业帮的丫丫英语、黑龙江等。 谁学了小枣启蒙和学而思的小猴子AI课程。 猿辅导粉笔在公务员考试培训中掀起了一场局部战争。 以考研培训为代表的职业教育赛道,势必将迎来更加激烈的战争,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
教育培训行业龙头企业的加速扩张和中小型机构的倒闭,也体现了行业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规范化、专业化的培训机构,依靠组织和资本的力量提供更好的服务,行业正在逐步整合。
K12学科辅导最先受到在线大班课的冲击。 少儿英语、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公考、考研、IT培训、英语等等,都免不了,迟早的事。
#
2023年开始的培训机构大规模破产关闭,也是一次市场出清。 过去靠营销、盲目扩张、鲁莽增长的机构正在逐渐退出市场。 没有专业的师资、优秀的内容、高效的组织,这样的教育培训机构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将越来越难以生存。 中公教育、好未来、新东方、猿辅导等行业龙头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青少年就业和职业教育将是未来10年最重要的教育问题。 #
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市场中,谁是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