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考研国家线的意义是什么?你知道吗?
2023考研国家线已公布,然而,有不少读者留言,表示看不太懂考研一般多少分过线,应当是父母居多。
你们在问国家线总分、单科线是哪些意思?代表什么课目?也不太懂自己儿子究竟有没有过线……。
#
所以,这篇文章作为考研科普文章,教你们轻松读懂国家线。
#
我们以最新的2023年考研国家线为例进行说明。 #
考研国家线的意义是哪些?
虽然,我们可以对比熟悉的中考分数线来进行理解。
#
中考之后,才会有分数线揭晓,之后整个中考投档就会以这条线作为基准。
考研也一样,考研初试成绩公布之后,教育部会依照当初的考生人数、计划招生人数、试题难度等诱因,来划一条线。
这条线就是“国家线”。
#
所谓的国家线,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考生步入复试的一个基准分数线,只有考生的初试成绩过了这条线,才有资格出席考研复试。 #
而实际上呢,国家线的全称早已说得相当清楚了。 #
例如,2023年考研国家线叫:“2023年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步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
相信,听到这儿,你们已然晓得了哪些是考研国家线了吧!
#
下边,我们再讲一讲考研国家线的构成吧!
考研国家线的构成 #
我们直接放上2023年考研国家线,之后对着来讲。
如右图所示,可以看见考研国家线有两个,一个备注为(学术学位类)考研一般多少分过线,另外一个备注为(专业学位类)。
#
虽然,这是依据研究生的属性来分的,研究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面向科研的学术型研究生,另外一种是面向应用的专业型研究生。 #
两种研究生类型的考试题目不一样,考试课目也不一样,所以,必需要单独划线。 #
于是,就有了两个国家线。
之后,我们再单独掏出来一个来说。 #
例如,学术型研究生国家线。 #
可以看见,最左侧一栏是“学科”名字,这一点挺好理解,由于,考研会分为好多专业,之后,被界定到不同的学科门类中,之后,共用一个分数线。
例如,工学,包含有计算机专业、自动化、通信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等。 #
所有工学专业都是以工学这一栏作为统一的国家线。
“A类考生”、“B类考生” #
我们还可以见到,国家线又分为:“A类考生”、“B类考生”两栏。 #
这似乎是与考生报名的学院所在省份有关系,注意,与生源地无关。
#
考取A区省份院校的朋友就是A类考生,以A类考生分数线为复试基准线。 #
报名B区省份院校的朋友就是B类考生,以B类考生分数线为复试基准线。
A区与B区各自包含的省份如下所示。
很显著,A区省份比B区省份教育要发达一些,所以,分数线A区就要比B区高一些。 #
举个反例: #
小李朋友报名的是上海学院,清华在上海,这么,小李就属于A类考生。 #
小王朋友报名的是西安学院,川大在四川省,这么,小王就属于B类考生。
#
这与她们专科结业于哪所学院完全没有关系。 #
下边,再讲一讲总分国家线、单科国家线。
哪些是“总分线”与“单科线”?
#
这一点与中考分数线不一样。
中考分数线只有一个总分,而考研则不一样,不仅总分线外还有单科线。
#
“总分线”比较好理解,就是所有考试课目加上去的总分参考的那种线。
#
总分,又分为满分500分与300分两类,专硕上面管理类统考专业总分是300分,其他大部份专业满分都是500分。 #
“单科线”也有两类,分别是:满分=100分与满分>100分的单科线。
#
而满分=100分,是指:日语、政治。 #
而满分>100分,则是指:物理与专业课。 #
也就是说,法语与政治都必需要过单科线(满分=100分),物理与专业课都必需要过单科线(满分>100分)。
#
其实,总分还必需要过总分线。 #
只有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才会算过了国家线。
见到这儿,相信你们肯定都早已对国家线有了一个详尽的了解。 #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个问题,也是你们始终在“争议”的问题。
#
过“国家线”到底有没有用? #
有些朋友说,我们不能只看国家线,由于,过了国家线也没有用,还得看复试线。
这句话似乎不完全正确,既然国家线是一条“基准线”,这么,过国家线其实是有意义的。 #
只不过,有不少热门高校,以及34所自划线学院,会有自己的复试线,通常都低于国家线。
对于报名这种高校的朋友来说,国家线确实看上去没有“意义”,由于,你们都默认早已过了国家线。 #
然而,还是有不少院校的复试线就是国家线,对于报名这种高校的朋友来说,过了国家线则意味着有学可上!
#
所以说,综合来看,过国家线还是十分有意义的。 #
以上,一篇关于考研国家线的科普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非常是考生父母。
#
谢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