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精选ppt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计算机应用基础2023精选ppt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典型应用1.2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的系统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的基础配臵和常用的外部设备1.3进位计数制及其数据信息的编码(熟悉)进位计数制的基础概念数据信息在计算机中的编码1.4信息处理的基础知识(了解)1.5计算机的维护与安全(了解)微型计算机的通常维护和安全使用方式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和清除方式2023精选ppt1.1计算机的发展1.1.1计算机的发展一、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在英国的宾西法尼亚学院诞生.它的问世,标志着信息时代的将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ENIAC的研制过程中,法籍瑞士物理家冯诺依曼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通用计算机方案,这就是EDVAC方案,也是现代计算机的技术方案.它包括3个部份:计算机由5个部份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采用二补码方式表示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将程序(由一系列的指令组成)和数据存入在储存器,让计算机手动执行程序。 #
为此,计算机是一种就能快速地、高效地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根据人们预先设计的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储存、处理和传送,使人们获得有用的输出信息知识,以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2023精选ppt二、计算机的分代在第一计算机诞生以来的50多年中,电子元件及其发展对计算机的更新换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学术界经常以元件作为界定计算机发展的标准。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年)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功能单元,容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差;采用电子射线管、磁鼓储存信息,容量小;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制程序,主要用于数值估算。典型机种:ENIAC、等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年)采用晶体管为主要逻辑部件,容积小,重量轻,可靠性提升,运行速率推进;采用磁芯为主要储存器,用c盘和鼓作外储存器;出现了系统软件和中级语言。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化的元元件,使计算机容积更小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速率更快;采用半导体储存元件作为寻址储器,储存容易和存取速率大大增强;系统软件得到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用户分享计算机资源;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式,使用软件技术得到较大的增强。
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代替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这时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微型机异军凸起,独树一臶,一般把1971年至今出现的计算机称为第四代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的容积更小功能更强、价格更低,计算机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2023精选ppt三、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微型计算机核心部件,即中央处理单元(t,CPU),又称为微处理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习惯上把微处理器发展过程看作是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组成。AMD和Intel公司继推出了四核处理器,(目前为止最大的生产CPU的厂商)即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使微型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得到更大的增强。反正,近年来微型机的发展异常迅速,芯片集成度不断,并奔向重量轻,容积小,运算速率快,功能更强和更易使用的方向发展。(奔腾、赛扬、酷睿等品牌)2023精选ppt1.1.2应用领域一、科学估算科学估算即数值估算,它的特征是估算量大和数值变化范围广。计算机的高速率、高精度、大容量储存和高手动化性能是最进行科学估算的,同时还涉及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
如潜艇、火箭、航运天客机、载人飞船、人造卫星、天气预报、水利枢纽、大型桥梁、高层建筑、地震测报等工程中的科学估算。二、信息管理核心是数据处理,即计算机对生产和经营活动以及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大量信息进行搜集、转换、分类、统计、处理、传输和输出的处理。人们熟悉的建行信用卡存取业务、网络信息服等三、过程控制小型企业的生产过程手动控制,是计算机应用的又一重要领域,如数字化车床、电子仪表等。四、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CAD/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辅助工程(CAE)五、人工智能即借助计算机模仿人类的智能,是在计算机技术与控制论学科学上发展上去的边沿学科,近些年来,它的应用主要是:机器人研究、专家系统、模式辨识、智能检索、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2023精选ppt附加: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向超高速、超大型、平行处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计算机的特征:运算速率快、计算精度高、具有非凡的储存能力、具有逻辑判定能力、自动控制能力强、通用性强和应用范围广。计算机的分类:小型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 #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快速而高效的完成信息处理的数字化的电子设备。2023精选ppt1.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份组成,(如图1所示)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的化学部件,它包括计算机系统中的一切化学元件,如显示器、主机箱、键盘等。软件是所须要的程序、数据等。计算机的种类好多,不仅微型计算机之外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还有巨型机,大小型机和大型机。微型机中,不仅台式机外,还有便携机(如电脑笔记本、掌上笔记本等)、单片机等。虽然它们在规模、性能等方成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系统软件硬件软件主机中央处理器显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随机储存器只读储存器输入设备辅助存贮器输出设备键盘按键显示器复印机软件盘硬碟光碟外部设备应用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函数库应用程序计算机系统2023精选.2.1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功能上看,一台计算机的硬件都是由输入设备、存储器(其中可分为显存储器和外存存器)、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组成。(如图)程序数据处理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外储存器2023精选ppt11计算机是根据冯诺依曼提出的“二进步和储存程序原理”制造的。计算机的大致工作过程是这样的:用户通过输入设备输入程序和数据,控制器先将之保存在储存器中,之后指挥运算器根据程序的规定对数据进行运算或处理,并将运算或处理结果存和在储存器中。
假如要输出结果,则控制器将输出结果从储存器输出到输出设备上,为此,计算机内部的硬件工作均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之下进行的。从结构上看,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包括主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三大部份。主机部发包括控制器、运算器和显存储器,一般在微机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制做在同一块芯片上,称为CPU。主机箱中不仅主机部份外,还包括显卡、存储设备、电源和各类插件板等部件。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鼠标、鼠标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2023精选.2.2主机箱、中央处理器(CPU)和显卡一、主机箱主机箱:内安装有CPU、内存储器、主板、硬盘及硬碟驱动器、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机箱电源和各类插口卡部件。主机箱面板上有一个电源开关(power).计算机主机箱的反面有许多专有的插口,主机通过它与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输入、输出设备联接。2023精选ppt13二、CPUCPU主要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大部件,又称为微处理器,是计算机核心部件。估算机的所有操作均受CPU控制,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CPU的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由它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
主要指标有两个:字长和时钟频度。字长表示CPU每次处理数据的能力,字长越长,计算机的精度越高,速率越快。2023精选ppt14三、主板显卡是整个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由微处理器,寻址储器、各种插口电路及总线扩充槽组成,各个输入输入设备卡口均按插在总线扩充槽内。现今有许多显卡已将显示卡和声卡也集成其中。显卡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和稳定性。显卡的核心组成部份是芯片组,芯片组几乎决定了显卡的功能。芯片组性能的好坏,能够与CPU良好地协同工作,决定了显卡性能优劣和级别高低。总线(BUS)即是系统部件之间传递信息的公共通道,各部件均通过总线联接在一起,通过总线进行通讯。总线的性能主要由总线长度和总路线频度来表示。总线长度为一次能并行传输的二补码位数,总线频度即部线中数据传输的速率。因为总线联接的部件不同。可分为以下3种。内部总线即同一部件的联接,如CPU内部联接各部寄存器和运算器的总线。系统总线联接同一计算机的各部件,如CPU、内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插口之间互想联接的总线。系统总线按功能可分为控制总线、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分别拿来传送控制讯号,数据信息和地址信息。 #
外部总线是指与外部设备插口相连的总线,实际上是一种外设的插口标准,负责CPU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讯。如目前微机上浒的插口标准IDF、SCSI、USB和等,前两种主要是与硬碟、光驱等IDE设备插口相连,后面两种新型外部总线可以拿来联接多种外部设备。2023精选ppt15CPUAGP主板输入输出插口IDE硬碟光碟显存2023精选ppt162023精选ppt17四、接口CPU与外部设备、存储器的联接和数据交换都须要通过插口设备来实现。后者被称为I/O插口,而前者则被称为储存器插口。储存器一般在CPU的同步控制下工作,插口电路比较简单;而I/O设备品种繁杂,其相应的接口电路也各不相同,因而,习惯上说到插口只是指I/O插口。2023精选ppt18插口的功能在微机中,当降低外设时,因为种外设的使用讯号不同,或工作速率不能与CPU相匹配,因而不能直接将外设挂在总线上,必须经过I/O插口电路能够联接到总线上,插口电路具有设备选择、信号转换及缓冲等功能,以确保设备与CPU工作协调一致。总线插口显卡通常提供多种线类型,如PCI、AGP等,供插入相应的功能卡,如显示卡,声卡、网卡等。 #
并行插口并行插口又简称为“并口”。目前,计算机中的并行插口主要作为复印机端口,是25针D形接头,所谓“并行”,是指8位数据同时通过并行线进行传送,这样数据传送速率大大提升,但并行传送的线路张度遭到限制。由于厚度降低,二扰才会增加,数据也不容易出错。串行插口是计算机的标准插口,简称为“串口”现在微机通常在COM1和COM2两个串口。并口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是一位接一位地传送的,尽管这样速率会慢一些,但传送距离比串口更长,因而若要进行较长距离的通讯时,应使用并口。一般COM1使用是9针D形联接器,而COM2有的使用的是旧式的DB25针联接器。USB插口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新型的插口标准。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外设使用越来越多,原先提供的有限插口早已不够使用。USB插口只需一个就可接127个USB外部设备,有效扩充了计算机的外部设备能力,现今采用USB的外设种类有很多种,有调器、数码单反、打印机、移支储存设备等。2023精选ppt191.2.3储存器储存器分为两类:一类是主机的显存储器,也叫显存,用于储存当前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它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另一类属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储存器,也叫外存,属于永久性存储设备,它通过显存与CPU进行数据交换,如软驱、硬盘、光盘等。
储存器的最小储存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B),描述储存器容量一般用的单位有KB、MB、GB、TB,它们之间关系如下:1TB===4KB=2023精选ppt20显存2023精选ppt21一、内存显存俗称为寻址,显存通常按字节分成许许多多的储存单元,每位储存单元均有一个编号,称为了地址,CPU通过地址查找所需的储存单元。当CPU从储存器中读取数据时,不会破坏其中的信息,此操作称为读操作;把数据定入指定的储存单元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