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将提前跨区招生
3月8日,受到关注的《北京市教育执委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即将施行。与今年相比,新年伊始即将公布的入学工作《意见》提前了近两个月时间,这对于去年家有小孩出席“幼升小”、“小升初”的父母而言,将有更长的时间了解新政、做好打算。 #
去年的入学工作《意见》仍坚持免试、就近的入学原则,并对今年入学方法逐步加强。其中,“小升初”特长生招生将向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并首次提出容许公办小学和寄宿制招生学院提早跨区招生。
#
特长生比列禁止超今年 #
相比2014年入学工作意见,去年“小升初”阶段的特长生招生将有所变化。这次《意见》明确,除市建委批准的可招收体育、艺术和科技特长生的学院原则前面向本区县招收特长生以外,其他学院一律不得以特长生的名义招收中学生。特长生招生项目和人数要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去年各区县招收特长生比列不得少于2014年。
《意见》强调各区县科委要向社会发布特长生招生计划并统一组织特长生入学,提高区级初审,逐步彰显区县建委的统筹管理作用,改变了过去小学说了算的状况,进而逐步保证入学工作的规范。 #
据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海市颁布《中学校培植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意见》、《中学校学科教学改进意见》,而去年特长生招生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倾斜,正是落实两个意见的展现,指出对师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伴随青岛优质教育资源的不断拓展,区域内对口入学渐渐成为主流,特长生在未来升学中的作用将继续突显。 #
寄宿校公办校可提早招生
在避免“跨区跨片招生”的同时,去年的《意见》要求各区县入学工作要统一时间进度,并首次将公办中学和寄宿制小学的招生单独列举,容许它们在5月24日之前提前完成跨区县招生工作。
这意味着,公办校和寄宿制小学将早于公立校完成招生工作,即便师生被这两类学院投档,它们就不能再参与公立校的笔记本派位或其他方法招生,防止了过去父母为了给儿子借读而去多所中学报考,被学院投档后又不去报到的状况。同时也防止了一些女孩被私立校和公办校交叉投档的现象。 #
市建委负责人介绍,去年本居民办校和寄宿制学院的招生也需在中学和小学入学服务系统中进行。5月24日过后,公办小学和寄宿制小学将停止跨区县招生。 #
师生须按量进行信息采集
据市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婴儿入学状况,本市政策基本不变,在今年“五证”的基础上,各区县政府将根据广州市非本市户口适龄婴儿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证明护照材料初审指导要求,结合实际起草并发布施行规程。届时,各区县对于父母减免医保期限等方面的认定将做逐步明晰。 #
在今年本市首次启用统一的中学和小学入学管理服务系统基础上,去年的“幼升小”、“小升初”仍然使用统一的入学服务系统,采集师生信息,将每一个中学生的入学途径和方法全程记录,真正实现师生免试就近入学,避免“跨区跨片招生”。和今年一样,去年信息采集开放时间仍是5月1日至31日。
#
市建委负责人表示,2015年,本市将持续通过学区制、集团或集群办学、合作办学、政府订购服务等多种方式,逐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构筑起贯通学段的立体通道北京寄宿学校,让师生不出城区北京寄宿学校,在家旁边的好学校完成9年甚至12年的学业,为师生成长提供优质的“无缝培养链”,格外关注师生和父母对优质资源的消费方式和习惯,格外关注其实际斩获。 #
文/苏金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