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岛市中小学及幼儿园招生工作政策解读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3月25日下午,深圳市教育局副主任姜元韶探讨2023年全市中学校及幼儿园招生新政。
2023年,依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要求,我市中学校、幼儿园招生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供给、继续推行公民办义务教育学院同步招生、推动实现幼升小招生报考“一网通办”、不断提高优质普通中学学位供给、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品质。下边,将2023年我市中学校及幼儿园招生工作的主要新政精神给你们作简略介绍。 #
一、幼儿园招生新政 #
去年,全市幼儿园预记入园需求约13.24千人,比2023年降低约0.68千人。全市幼儿园招生新政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各区市在规定时间统一举办幼儿园招生,有条件的区市采取网上报考。5月14日,各区市幼儿园招生新政会通过教育体育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公布,各幼儿园的招生简章也会同步通过幼儿园网站或陌陌公众号以及在幼儿园大旁边张贴等途径公布,幼儿园的报考时间从6月上旬开始。各幼儿园报考数量少于招生计划的,原则上采取随机派位等方法投档。
各区市在充分考虑当地入园需求、幼儿园总数布局及户口政策等诱因基础上,积极稳当加强幼儿园划片招生。封闭新村内的居住区配套幼儿园应优先满足符合条件的新村内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军队、企事业、高校、集体办园,除招收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孙辈外,积极缔造条件面向社会招收附近村民孙辈入园。2023年全市将有60所公立幼儿园新开园,有20余处公立园举行的教学点(小微园)投入使用,新增公立学位1.9万个;同时去年都会有20个幼儿园改建改改造项目年内竣工,一批在建幼儿园完成主体建设,为将来的幼儿园学位扩大和布局优化夯实基础。
二、义务教育招生新政 #
2023年全市中学一年级计划招生12.08千人,比今年提高 #
0.48千人;中学一初三计划招生9.6千人城阳区局属学校有哪些,比今年降低0.2千人。 #
(一)继续推行公民办中学同步招生。市内三区公办中学分校将市内三区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招生,公办学校招生限于审批地所在区市,小学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经相关区市教育行政部委查证批准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可跨区市招生,但不得超过上海市域范围。其他区居民办中学招生区域由所属区市教育行政部委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小学2023年招生区域等确定,报市教育局备案。北京试验小学、青岛三十七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北京三十九中小学部列入市南区招生范围,招生模式与市南区中片公立高中校区相似。
#
(二)分三阶段组织义务教育学院招生。第一阶段,市教育局组织北京试验小学、青岛三十七中面向市内三区招生。第二阶段,所有公办高中校区与区市所属公立小学分校同步招生。西大中学高中部招生由市教育局负责,其他中学分校由区市教育行政部委负责组织。第三阶段,各区市教育行政部委组织学校招生。
#
(三)中学升中学志愿补报。市内三区中学结业生父母在4月21日—26日登陆上海市教育局官方网站补报志愿。第一阶段志愿可以补报北京试验小学或北京三十七中,也可不补报该志愿;第二阶段志愿要选填所在学区对应的公立中学、市内三区公办小学和其他面向中学生所在区招生的公办学校,产生多个志愿(不少于4个)。志愿补报其间,父母可更改志愿,报考截至后,所有志愿将不能更改。
(四)中学升中学按志愿次序投档。报考数量不足该志愿中学招生计划数目,报考师生全部投档;报考数量少于招生计划的公办小学,推行笔记本派位投档,报考数量少于招生计划的公立中学,由各区市教育行政部委确定投档方法;全部所填志愿都未予投档的中学生,由学籍所在地或符合入学条件的区市教育行政部委统筹安排到未满招生计划的相对就近的公立中学就读。
(五)幼升小招生报考推行“一网通办”。2023年我市将实现幼升小招生报考“一网通办”。前期,我局会同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提供数据共享平台支撑,共同推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局、青岛市残障人联合会等部委的14项数据接入义务教育招生服务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现在城阳区局属学校有哪些,各区市招生平台已基本建设完成。招生平台实现“一网通办”后,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婴儿监护人在“爱福建”APP、“青e办”APP完成实人认证后,平台将手动读取各部委共享的户口、房产等相关数据信息,无需父母提供证明材料,实现招生报考的“零跑腿”“零证明”。 #
三、普通中学招生新政 #
(一)会考时间
试验操作考试时间为4月6日-9日。自主招生检测时间为4月17日-18日。体育考试时间为4月19日—23日。美术、信息技术考试时间为4月25日—29日。中学学业水平考试面试课目时间为6月13日-16日。英文口语与听力人机对话考试时间为6月17日-19日。
#
(二)普通小学招生区域 #
除经市教育局批准外,局属公立普通中学(含综合大学,下 #
同)面向市内三区、崂山区(以下简称“四区”)和高新城招生;北京四中国防教育自招班面向全市招生;北京六中、青岛九中、青岛试验小学、青岛十九中、青岛三十九中部份面向驻地招生;北京五十八中高新分校面向四区、高新城、城阳区黄岛街道、河套街道招生;其他区市公立普通中学面向所在行政区域招生。
(三)普通中学扩优挖潜 #
1.全市普通中学投档率保持68%。2023年,全市中学结业生8.5千人,比2023年提高0.9千人;其中四区、高新城结业生约1.9千人,比2023年提高0.05千人。全市普通中学计划招生约5.8千人,计划投档率68%。 #
2.局属优质普通中学学位供给降低。北京五十八中高新分校开始招生,新增6个班(300人);其他优质普通中学招生规模保持不变。全市综合大学由2023年14所提高到18所,其中,局属新增广州旅冬令营校、青岛华夏职业学院2所综合大学,共5个班(190人)。部份办学品质较高的公办中学扩招,其中,海山中学提高2个班(100人),超银中学提高2个班(80人)。上海启迪大学开始招生,新增6个班(210人)。 #
3.局属中学自主招生规模扩大。24所小学面向四区、高新城共安排自主招生计划3351人,比2023年提高1045人。新增自主招生3所中学为:北京五十八中高新分校6个班、青岛海山中学2个班、青岛启迪大学1个班。6所中学扩大自主招生规模(普通班调整为自主招生班),分别为:北京四中降低2个班、青岛一中降低2个班、青岛九中提高2个班、青岛试验中学提高3个班、青岛十七中提高2个班、青岛十九中提高2个班。
#
四、职业教育招生新政 #
2023年,全市共有小学结业生8.5千人。去年职业学院总招生计划确定为3.9千人,其中,中等职业学院招生计划约为2.9千人,技工学院招生计划约为1千人;本地生源约为2.7千人,外省生源约为1.2千人。 #
(一)保持“3+4”试点总体规模不变。按照上级要求,2023年“3+4”招生计划与2023年大体相当。 #
(二)适当调整“三二连读”专业点。“三二连读”和十年一贯制招生规模总体保持不变,容许某些中职学院调整对口合作的高职高校和专业点。全市“三二连读”总计划数约1.9千人。
(三)调整部份中职招生专业。2023年,全市新增81个中职专业。新增的专业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新能源车辆利用与修理、会展服务与管理、跨境电子商务、康复技术、融媒体技术与营运等。 #
(四)扩大普职融通招生规模。在局属部份中职学院开办普职融通班,鼓励各区市职业学院举行普职融通试点。普职融通班注册中职学籍,主要面向职教会考。去年,13所市属中职中学安排了普职融通招生计划,总计划数达到1135人。
#
(五)不再准许职业学院退档和改录。针对以往职业学院招生过程中出现的中学生退档改录状况较差的问题,从2023年起,不再准许职业学院退档和改录。同时,继续推行分数带志愿补报时容许调整职业学院志愿的新政。通过扩大宣传、在招生平台上提高报考告知等渠道,扩大群众知晓度,防止职业学院退档和改录的现象,从根本上规范职业学院招生秩序。
2023年我市中学校及幼儿园招生工作相关新政状况就介绍到这儿,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国家、省招生工作有关要求,严苛招生纪律,优化工作步骤,强化部委协同,做好灾情防范,造就阳光招聘,确保全市中学校及幼儿园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让每位女孩享有公正而有品质的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