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高新区将加快迁建惠环街道中心小学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据了解,高园区将推动扩建惠环街道中心学校,改建惠环街道红旗中学和武宣中学,满足需求。
梁维春摄
#
近期,惠州高新城的每所中学纷纷上报去年的招生计划,“今年初一计划招生1000人。”仲恺大学教授黄华章表示,高新城扩区后来,优质的大学学位较为抢手,中学面临着扩招和教室紧张的瓶颈。 #
据悉,惠州高新城委常委、管委会副校长文绍良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透漏,高新城将推动扩建惠环街道中心学校,改建惠环街道红旗中学和定南中学,推动惠州一中初中部和惠州国际学院建设,扩增学位,满足民众需求。 #
惠环、陈江学位较短缺 #
据了解,惠州高新城的面积从原先的19.7平方英里增至530平方英里,约为原先的27倍。新区人口从原先的近15万增至近60万。
新区人口扩增以后,高园区对园区的学院资源进行反弹,惠州高新城宣教文卫办教育科负责人文玉英说,公立小学和公办小学的学位数量足以满足新区内的儿子需求,而且父母为女孩选择中学时较偏向公立中学,所以,出现了公立学位抢手,公办学位有富余的现象。 #
文玉英说,学位短缺集中在惠环、陈江街道,“一是由于区域调整过后,来惠环、陈江订购住房的人越来越多,居住人口相应提高不少,另外这两个街道是区内企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外来工人口较差。”
惠环下辖的5所私立中学都按要求设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划片区时学校服务直径设在3英里范围内,在完全满足本地户口婴儿入学的状况下,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孙辈入学。惠环街道党总支部长关丽红说,因为户口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比列约为1:7,外来人口基数大,学位缺口约达20%。
#
公立中学学位最抢手
#
惠州一中在去年内实现初小学分离遭到了父母和师生的关注。近日,在陈江街道打工的杨先生很关注正在读高二的儿子的升学问题,惠州一中的大学学位比较紧,原本准备让儿子考到广州二中去读大学,近期得悉惠州一中有改建中学部的消息,“如果才能到惠州一中的话,就不用走远了。”与杨先生有同样看法的父母不在少数。张先生的女儿去年打算升读高中仲恺第十小学怎么样,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上水平,张先生准备让儿子加把劲,力争才能就读华罗庚小学。 #
文玉英说,惠阳区部份本地中学师生会优先选择区外的深圳中学、实验小学和华罗庚学校等更为优质的中学就读,外来工孙辈则倾向选择留在惠州区内的小学。黄华章介绍,现在惠州一中初中部有教学班36个,师生1856人,外来工与本地中学生的比列接近1:1,外来工孙辈就读惠州一中只需每位学期多交300元。 #
惠州一中今年荣获省一级中学头衔,明年将启动争创国家级示范性普通小学。运用这个争创机会,惠州一中将进行初小学教学班的调整。黄华章说,区里年内就该确定中学部的选址,预计大学新校完工后,大学学位至少比原先多1倍,达到4500个。
从去年起,惠州一中就准备启动扩招计划。黄华章说,现在高中有14个班,去年打算扩招到18个班。为了满足扩招师生的教学需求,学院调整场地,腾出教室,并在中学提高行政班,来规避大学扩招还要。 #
“扩容促优”是当务之急
结合惠州高新城的人口结构特征,区内把外来工孙辈的义务教育列入全区义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中来,实现统筹安排。文玉英说,通过改建、扩建校区,扩展中学校学位,发挥公立小学的主力作用,今年在惠州高园区内公立中学就读的非户口师生约有11000人,约占公立中学师生总数量的43%。
#
惠环街道红旗居委会的户口人口只有1500人,外来人口却有七八万人。惠环街道红旗学校80%的中学生是外来工孙辈。为了解决更多外来工孙辈的就学问题,惠州区年内整修红旗中学,从现有的12个班改建成24个班,因为惠环街道中心学校坐落高速路口边,所以年内需要扩建扩容。 #
不仅在公立小学推行“扩容”外,“促优”是另一环重要工作。“促优”即是增加公办小学的教学品质。文玉英说在区内的公办中学集中了大多数的外来工孙辈,区内推行了公民办教育“五同”管理,即同评估、同奖励、同管理、同进步、同发展。
另外,惠州高新城内外企集聚,为了满足国企的人才需求,惠阳区准备在近些年建设国际学院,涵盖高中、初中、高中的教学。
北方晨报记者吴志毅
□相关第十学校9月开学
#
北方晨报讯(记者/黄慧莹见习生/黄建萍通信员/陈美君)广州市南湖新区没有私立学校的情况何时能得到解决?记者近日从惠县城了解到,现在正在建设的广州市第十学校坐落西湖城区,预计明年9月1日即将开学。
4月12日20时,惠市区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梁冠斌作客网路问政热线,就惠市区的财政金融、劳动医保、教育、就业以及民心安装工程等热点问题与网民交流互动。 #
有网民说,当初南湖新区没有私立学校,群众意见巨大,在政府的努力下有了私立学校仲恺第十小学怎么样,可不晓得哪些时侯才可以完工使用。
#
对此,梁冠斌回答,西湖公园城区私立学校早已于2010年8月启动建设,该学院命名为“惠州市第十中学”,坐落南和西湖六号新村,是一所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公立中学。学院用地面积12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届时将设置36个教学班,可容纳师生1800名,计划于明年8月完工交付使用。 #
另外,危房安全始终是民众关注的重点。玉树水灾后,惠市区依照上级的要求,组织楼房安全鉴别机构对全区中小分校舍抗震能力进行清查鉴别,其中第十一中学初期建设的部份用房达不到新政定的抗震设防能力还要撤除,预计明年建设,年底完成。
#